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80786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在写话中体验快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在 写 话 中 体 验 快 乐浩瀚世界以其博大的胸怀孕育着万事万物,而人,则高踞于万物之灵的宝座。生命乃是人的精灵所在,每一个生命都以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而显得无比宝贵,也因此形成了世界的千姿百态和生活的五彩缤纷。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天性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探究这个世界,因此都带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新的语文教材在低年级要求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学完汉语拼音之后,教师就可以抓住各种契机,让孩子学会用书面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尝试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留下成长的足迹。这既为今后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能让孩子养成一生受用的好习惯。那么怎样才能使他

2、们在写话过程中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呢?通过对学生年龄特征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我试着做了一些尝试,其中有些方法对低年级孩子卓有成效。(一)角色转换,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感受是生活的信号敲打在作者心灵上引起的颤动,即心灵的颤音。它是以感觉器官为基础,把注意力向主观情感进发,其核心是一个“情”字。很显然,感受的侧重点不在客观世界,而是自我的情感世界,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客观世界来表现人人皆无、唯我独有的感触。一个人的感受愈丰富、愈敏锐、愈独特,他的文章也必然愈有个性。要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必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低年段的孩子初接触写作,多数以写状物的文章

3、为主,那么怎样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呢?必须让学生角色转换,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去感受。视角变了,他们就赋予了那些物体鲜活的生命,其实这个生命的主体是学生自己。他们观察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世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事物感到新奇和愉悦,自然他们表达的欲望就提高,畅所欲言,毫无顾忌。看看下面的两段文 2字:“我用五颜六色的油画棒画画,绿色画小树,黑色画泥土,蓝色画小河,黄色画小鱼,咦?还缺了什么呢?对了,还缺了太阳公公,最后我用红色画太阳。 ”“下面该我和兄弟们闪亮登场了,绿小弟在纸上打了个滚,画出一片青草地,黄小妹在纸上转了个圈,画出了奥运五环,我是蓝大哥,我在纸上猛踢几脚,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4、。 ”这两个片段都是孩子们写学习用品油画棒的,第二段用第一人称我来写的片段显然更富有童趣,孩子们有爱玩的天性,有许多的兴趣爱好,从他的只字片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多么可贵啊,这就是孩子该有的天真。(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作文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一个认识能力低下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作为语文老师无疑肩负着培养学生对生活正确而深刻的认识能力的任务,要引导学生从表象中悟出深刻的哲理。而有时候,我们又往往太注重思想性而使文章显得老气横秋或无病呻吟,学生在没有真情实感的状态下,挖空心思,文末添加几句牵强附会的中心句,什么我们要向他们那样认真学习或坚强不屈等等词

5、句。其实,如果我们为孩子们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他们写作的束缚,为他们创设一些喜闻乐见的情境,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故事中的孩子是个小马虎,他总不爱惜妈妈给他买的学习用品,故事讲完后,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当成那些学习用品给小主人说说心里话,有个孩子写道:“我的小主人很粗心,有时忘了把我送回温暖的家,让我留在屋外一整夜,把我冻得瑟瑟发抖;有时又把我重重摔在地上,害得我头破血流;有时好几天不给我喝水,让我口干舌燥,写不出半个字来。 ”多么充满生活气息的句子呀,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粗心调皮的小男孩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小作者没有笼

6、统地说一些套 3话,什么小学生要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等等,而是转换了一个角度,叙述了钢笔的辛酸,细细读来,像一杯好茶,能品出好滋味来。(三)留心生活,培养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新时代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有无想象力是一篇文章好坏的灵魂所在,我们的孩子很聪明,有时摸透了老师的心思,在作文中使用一些人人皆可套用的作文思维“定向”公式,连想象也无法摆脱思维的惯性和惰性,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大地释放学生生命深处的创造性能量呢?我们要多鼓励孩子们留心生活,用一种来

7、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高度去审视,相信会看到得更多,想象更丰富。我曾试着让孩子们回家喂养小动物,喂养时要把小动物的一举一动看清楚,并时时刻刻加以想象,想想它在说什么。在日记中有个孩子这样写:我又去给小乌龟喂食了,它把头伸出来瞧了瞧,好像在说: “哟,小主人给我带来了好吃的,是块好肉,这下我可有口福了。 ”于是它舞动四肢,伸了个懒腰舒展舒展,顺便逗我开心,巴望着能多吃一块。想象的材料是来源于生活现实的,孩子们在作文中要能大胆地想,向是与小伙伴们海侃神聊时所说的话,语言很生动,很生活化,它不需要刻意的修饰和造作。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就能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

8、。(四)激发情趣,培养真实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孩子写话时的语言,应该是打上孩子个性化的烙印,符合孩子的个性,并带有童真的语言。我曾看过一个资料说有位家长不允许孩子在写话时使用成语,在能够用成语的地方都必须用自己的话来表述。我为这位高明的家长的做法拍手叫绝,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对于成语本身的意思还一知半解,怎能恰当地运用成语?如果硬要揠苗助长,只会让孩子患上“成语依赖症” 。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孩子们心灵深处的东西 4和不同孩子的个性。可以肯定孩子们的语言是不成熟的,但是我觉得也正是这种不成熟才能体现出一个“真”字。因此我感觉孩子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

9、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他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这种表达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孩子化” ,虽然没有什么精彩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但却十分生动;有些语句甚至不够规范但很有创意;有些表达不够精确但足以表达他们的生活。在一次给爸爸妈妈写心里话的过程中,孩子们那一句句稚嫩却真实的话语着实让我感动。他们有的写“我觉得爸爸像一把无形的大锁,锁住了我的星期天,我真想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有的写“原本我的心里住着一位天使,那就是我的妈妈,可现在我真恨她,为什么她要这么拼命地打牌呢!”看着孩子们这些鲜活的语言,我渐渐地明白该提倡孩子怎么想怎么写,引导孩子们“写真” ,在这些写话实践中我充分认识到条条框框越少,孩子的个性越能得到充分表现。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梦幻灵性的世界,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 ”孩子是世界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欢乐和憧憬,让我们尽自己的全力保留他们的一份真,一份趣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