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70348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旧城保护-馆陶路建筑背景-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背景起初德国建筑师因为对中国的气候特点知之甚少,在设计时未能摆脱英国殖民地式建筑风格,多采用这种当时在亚洲颇受青睐的建筑形式。甚至把当时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直接引入到东方的这快土地上来。建筑平面为四面设敞廊的单层布局。随着地皮价格的上涨,外国商业区逐渐出现多层建筑,每层均有遮阴的敞廊。该建筑式样被戏称为“Comprador style”(买办建筑风格)得名于与外商合作的中国中间商。当时德国的建筑亦效仿了这一形式;还包括罗马式复古风格与德国青年派的结合风格。不久由于德国建筑设计师越赖越趋于理性,这一现象便逐渐改观,出现了倾斜陡峭的德国式屋顶,与高耸的塔楼高低相衬,错落有致。中国流行的青砖被红砖

2、所取代。后期建造的建筑外墙均以灰浆抹面,涂以明快的色彩。 由于建筑法规禁止用瓦楞铁皮铺顶,红瓦屋顶便成为青岛独有的景色。花岗石在青岛一带价格低廉,加之当时在德国国内风行花岗石装饰物件,所以在青岛,花岗石便成了当时典型的建筑材料。这种采自崂山地区的花岗石最初仅用作建筑基座。街区历史青岛老城老房区域有几处,馆陶路是其中一区。尽管馆陶路现在是国务院批的建筑风貌保护区,但众所周知在中国所谓的“保护”更大程度上并不是依靠可持续的合理发展规划,而是真正靠“人”治,以及实际使用者的良心。 馆陶路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在上世纪20 年代它东侧的一系列银行建筑。这些建筑和中山路中段的银行建筑群相呼应,前者是外资金融

3、区,后者是中国金融区,成为当时青岛的两大金融区。因为馆陶路上外资金融机构的繁多,所以一度有“青岛的外滩”的称号。其实在馆陶路的魅力不单单是那些保护的银行建筑,再往西,那些民居建筑也一样动人。尽管大多已经破败不堪,看起来几成危房,但是整个建筑造型、语汇,仍旧非常有韵致。例如馆陶路 41 号到 43 号那一组。上世纪初,在那个时候恰是青岛政局相对比较平稳的时候。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基于发展这个北方重要的军事,经济,商贸地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法令法规,诸如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划 青岛市施行都市规划案等,甚至成立了像“建筑审美委员会”那样的机构来对城市面貌进行监管。以鼓励设计竞争,表彰优

4、秀的建筑。著名的“八大关”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规划兴建的。政局稳定,政策支持,所以吸引了相当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加入到青岛的规划当中来。青岛近代建筑也慢慢在前期的德式和日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法语汇融入,逐渐形成丰富多姿的风貌。天时、地利、人和俱备,近代青岛第一个建筑行业的春天来到了。德国与青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青岛最初的城市规划就是德国驻胶市政当局于 20 世纪初主持制定的,迄今仍有很多历史优秀建筑保存完好。欧韵建筑是青岛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风格各异的建筑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文脉。馆陶路上 14 栋历史优秀建筑,其中 12栋是德式或欧式风格。德国与青岛有着长久的友好往来。改革

5、开放以来,青岛与德国在各个领域建立起广泛联系,缔结友好城市、经济技术合作、文化资源交流特别是 1995 年 11 月 15 日,德国总理科尔访问青岛,拉开了德国与青岛交流合作的新篇章。一个世纪以来,德国与青岛在建筑、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共融,共同塑就了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德国与青岛的对话与融合,已经成为厚重的历史,永远镌刻在城市基座上。街道区位 馆陶路初建于 1899 年,因为靠近胶海关、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当年德国驻胶市政当局将此规划为“洋行区” ,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在这里涉足。20 世纪初,在中山路北段的延伸部分馆陶路,建成了“洋行一条街” 。20 世纪的头十年内,

6、随着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来此设立。20 世纪 30 年代,馆陶路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 ,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据史料记载,馆陶路上的洋行最多时有 50 多家,多为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大公司的分支机构。馆陶路紧邻正在建设中的“青岛的维多利亚湾”由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公司建设的小港湾休闲旅游区,与青岛火车站、青岛栈桥风景区相邻,周边中山路商圈、即墨路商圈人气旺盛,具有创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街区规划馆陶路将规划建设为青岛德国风情街。整体功能定位在金融商贸、特色旅游、影视

7、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街区。中山路与馆陶路交界处设置主题雕塑,引导人群视线. 将馆陶路改造成步行街,扩宽店铺门前空间,增设花池、座椅、仿古路灯设施;据了解,规划的青岛德国风情街南起堂邑路,北至恩县路,建设成为步行街。现坐落于馆陶路 1 号的青岛银行馆陶路支行和馆陶路 12 号的中国工商银行市北二支行将保留。馆陶路 2 号甲、乙、丙、丁;馆陶路 37 号原为大连汽船株式会社,现为物流公司;馆陶路6-8 号的原为私立男子中学;现为商务办公、居民住宅的馆陶路 33 号甲、乙、丙、丁,这几处将规划成为金融商贸、物流中心。馆陶路 5 号(原英国汇丰银行) ,建于 1917 年,现为汇丰苑大酒店。馆陶

8、路 9 号现为部队招待所。馆陶路 32 号、34 号,现为海利达宾馆有限公司和新良商务酒店有限公司租用。这几处将规划为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一体的营业场所。作为规划的青岛德国风情街,将主打酒吧牌。原丹麦驻青岛领事馆、宝隆洋行的馆陶路 28 号、馆陶路 2533 号丁、馆陶路 37-43 号、广东路 50 号都将作为酒吧、茶座等休闲场所。资料:馆陶路上的保护建筑一览二十世纪初的馆陶路横滨正金银行青岛分店旧址(馆陶路 1 号)三菱洋行旧址(馆陶路 3 号)朝鲜银行青岛分店旧址(馆陶路 12 号)馆陶路 24、26 号(馆陶路 24、26 号)馆陶路 25 号(馆陶路 25 号) 大连汽船株式会社

9、旧址(馆陶路 27、39 号)宝隆洋行旧址(馆陶路 28 号)青岛作为德国殖民者独占的殖民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在中国较早地开始了近代城市的历程,使青岛在城市风貌上的独特性表现为德占时期建成的高质量的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等风格的建筑。而时值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探求新建筑运动的影响,所以馆陶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在此时期的建筑思潮和特色,是在中国大地上的德国近代建筑风貌的缩影。 馆陶路的主要建筑风格 :1.古典主义(Classicism) 建筑多使用西方古典柱式,讲究对称,突出轴线,强调构图中的主从关系,比例严谨的立面构图,但也能根据基地地形作灵活处理。建筑用材讲究,多使用

10、花岗石贴面,花岗石柱式;或作水刷石面层,坚固耐久,典雅华贵。例如:(1) 馆陶路 22 号青岛取引所:青岛取引所应该是馆陶路上最漂亮和最有名的建筑了,日本建筑师三井幸次郎设计。 “取引所”是日文中的汉字,其意思是“证券物品交易所” 。在旧中国“青岛取引所”是全国建筑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它的证券厅在解放后被改造为一座有 600个观众席的剧场;期货厅被改建为可进行排、篮球比赛的体育馆,由此可见其规模之大。设计的语言渊源自可上溯到雅典卫城的帕蒂农神庙。主立面采取三段式分割法,中部与两侧略突出山墙,主体部为 6 根三层高的科林斯廊柱,在中央三角山墙上部两端附两处高起的塔楼山花上部分列 2 个小塔楼,

11、塔楼中间偏后为一小弯顶,增加竖向层次和立面丰富感。两翼的一、二层为矩形壁柱,第三层为双柱式壁柱,室内采用西方古典手法装饰。在现场看,我们组认为那漂亮的头显得略重。廊柱内侧的墙体的石材颜色略深而偏冷,和廊柱本身恰好形成色彩上的微妙对比,也加强了柱廊的空间感。从侧边看,可以看到由两个小塔楼和一个小穹顶所形成的丰富的造型。(2)馆陶路 3 号三菱洋行旧址:墙体建筑材料为青岛特产花岗岩石材,分上下两段。下段八根爱奥尼克柱优雅有力。整个建筑有很好的韵律感。(3)馆陶路 1 号横滨正金银行 :从建筑师长设计意图上看,正金大楼在正立面造型上试图体现出一种当时的金融权威的意向,以配合在当时正金和其发行的银元券

12、在青岛的绝对统治地位。但事实上,以 8 根方形花岗岩壁柱和凸檐金字塔型山花展现的仿古罗马神庙的手法,却使建筑显得有些虚假,反倒让人觉得是枉费了一片心机。建筑上部大厅高 5.5 米,厅内有方型藻井,倒是宽敞壮观。二层的正金大楼整体呈长方形,同时建有阁楼和地下室。2.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 青岛的德式建筑几乎是德国本土风格的原样移植,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风格占据主流。德意志传统折线式屋顶陡高奇特,举架很高,层高一般约为 4m 以上。为了使建筑物表情丰富、生动,往往把墙壁做成抹灰,而将壁柱、上楣、窗户四周、拱门、柱子等用红砖装饰;或用砖来构成墙面的基调,而壁柱、上楣、窗户四周等则采用石材。例如:馆陶路5号

13、汇丰银行:平面布局不整齐,体型较自由,局部起山墙,阁楼,老虎窗,坡屋顶集各种风格于一体。曾经遭受火灾,为了掩盖火烧的痕迹将外墙改成了红色。在改造中将根据历史资料恢复它原来的颜色。原有的外立面和瓦片将尽量保留,解放后已经被破坏的部分尽量恢复成最初的样子,瓦片换回原来的牛舌瓦,外墙能够清洗的就设法清洗,不能清洗的根据情况喷上真石漆保护。现为汇丰苑大酒店,用途:旅游餐饮、休闲娱乐。3.折衷主义 折衷主义的建筑并没有固定的风格,讲究比例权衡的推敲,沉醉于“纯形式”的美。为了弥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可以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这一风格曾一度在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盛

14、行。 集各种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局部有意或无意地融入了其他建筑文化要素的折衷主义建筑华丽新奇,引人注目。特别是巴洛克建筑手法的掺杂很受欢迎。严格意义上说,青岛德占时期的所有建筑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折衷现象,或纯德式传统建筑本身融入了青年风格派的要素;或掺杂中国传统建筑形式构成要素和各种象征意义的东方符号。例如:(1)馆陶路2号麦加利银行:这是一座日本占领时期又一位有着良好职业训练的非本土建筑师设计的办公建筑。其风格混合了演变中的欧式建筑语言的部分变异元素,入口和窗口的装饰已大为简化,斜坡屋顶的处理明显具有东方意味,整体上呈现出了一种隐约的受约束的镇静。相信这种不事张扬的风格,为其中的金融企业的经

15、营活动,提供了可信任的基础。而由于其所处的开阔的位置,也使其在建成后即成为了通向馆陶路这一新的城市商务区的显著标志。(2) 馆陶路28号丹麦领事馆(宝隆洋行)旧址:体形自由,拱形门窗,折线形蒙沙屋顶,老虎窗, 门窗外框用红砖装饰,檐角微翘,集多种风格于一体。4.青年风格派 德国的“青年风格派” 是从“ 新艺术 ”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功能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因此被视为介于“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线条表现手法是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的线条进行装饰。 “青年风格派 ”在青岛有许多典型的实例,曲线的山花和开窗纹样非常丰富。例如: 馆陶路35号私人住宅: 没有内院,平面布置不整齐,体形很自由。外立面经典三段式构图,蒙莎顶加巴洛克式山花,清新典雅,风味宜人。现在改建成上层宾馆,底层酒吧咖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