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70283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论文: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学生在制作学具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内容摘要】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制作学具,体验学习乐趣,不仅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对激 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 动 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在制作中激活学生思 维、在制作中学会观察和分析、在制作中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在制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制作四方面进行了 阐述,以求与同行共同切磋,共同提高。【关键词】学生 制作 体验 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

2、子。 ” 实验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手段,实验直观、具体、形象生动。实验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有限的实验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人手一份。教师利用常见的材料指导学生共同参与制作学具,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增强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一、在制作中激活学生思维。动手操作制作学具一直以来都是学习的好方法,特别是小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学习时往往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尽可能地让学

3、生动手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形成表象,直接感知和体验事物,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有限性,教师的期望不能太高,能完成一些简单的设计和制作就行了。例如:科学磁铁的磁性探究的活动中,教 师引导学生学会用牙膏盒和磁 铁制作磁性玩具。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并制作各种磁性玩具。鼓励制作出像磁性蝴蝶、猴子爬竿、小人在天花板上行走、磁性迷宫等多种磁性玩具。从而扩展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制作和创造出许多磁性玩具和利用磁铁的日常生活用品。又如在教声音的产生的时候,教材选用的实验器材是音叉,而我是

4、提供 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 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 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等物体 发出声音来。 学生利用身边熟悉材料开展操作和思考,能提升科学概念反映自然现象间的某种关系,有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形象,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由此可见,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的思维由获得表象,到产生出一种新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二、在制作中学会观察和分析。小学科学论文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能够离开观察的。在学习中,观察就更重要了。如果不会正确的观察,就难以获得知识,反而会将一些错误的东西、违背科学基本知识的现象,甚至是

5、封建迷信的东西当为真理;观察是发现事物本质,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学会观察,不只是看清事物的各部分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事物众多的属性中把本质的东西找出来。这需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加以锻炼,制作学具可让学生的观察深刻。例如,在了解了共同特征的含义的基础上, 让学生画出或剪出各种哺乳 动物的图片(也可分任务画几个),找出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 让学生画出或剪出各种鸟类 的图片,找出 鸟的共同特征。解剖油菜花和其它植物的花的结构并画出来,找出花的 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利用 视频让学生观察分析解答。实践表明,这种自制学具的观察比直接观察书上图片要来得全面细致。

6、只有在这种准确的观察基础上学生才能进行准确地分析。一个人要有所作为,较强的观察能力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观察的不准确或全然不对,那么,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付出本不应付出的代价,甚至是惨痛的、无可挽回的代价。三、在制作中学习生活中的科学。 科学课标 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从他们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入手,积极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禹科学知识于学生的生活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对科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教学

7、 怎样溶得快 一课中,我创设 了这样一个情境:“ 老师去学生家家访,大家都非常热情,捧出糖开水来招待老师、那么你有什么方法,快速泡出一杯很甜的糖开水呢?”由于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场面,学生又有泡糖开水的 经验,所以每个人都 积 极地投入到制作糖水的活动中。有搅拌的,有加热水的,有摇晃的。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发现,如果糖放得太多就溶解不了这样一个值得探究的新问题兴趣对学生行为的作用巨大,但是小学生的兴趣以自发为主,这就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教师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刺激,使其能长时间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随之产生了探究活动板块小、活动不完整、自主性不强等问题。设计时必须在学生的学习

8、与生活的中寻找探究的活力。科学来源于生活,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研究具体的生活现象,揭示蕴含的自然规律。比如,教师在上水的热胀冷缩时开始从生活中烧开水引入,让学生猜 测,水开了会 发生什么现象。学生有的说有气泡、水冒出来、壶盖响。这时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信心。接着,放 录像水开的情景。让学生讨论,水为什么会溢出来?上述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究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是学生带着科学探究的欲望进入下一个环节。当学生想研究更多的液体时, (科学的课堂研究时间不够,大量的研究需要课后去完成)

9、,教师出示喷泉实验装置,给学生回家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演示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既有水的膨胀,又有空气的膨胀,空气的膨胀体积要增大好几倍,压迫水从管中喷涌出) 。课外让他们去制作不透水的纸、神奇的魔粉、不用锅的烹饪法(如图)等器具,使他们在生活中学科学。3四、在制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制作科学探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事物和变化,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科学4探究中,我们就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明确的告诉他,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科学知识就隐藏在这些不起眼

10、的身边的事物中,并积极指点他们去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与指导。如我在教学小杆秤的研究时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充分利用上节课对杠杆的认识,从旧知引入 对杆秤的研究,引 导 学生认识杆秤的结构,激发他们制作一个小杆秤的欲望;第二环节:边制作边研究。小杆秤的制作在我们成人看来很简单,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在一节课时间内,既要制作又要研究,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在设计小杆秤时动足了脑筋,设计了一套准 备简单、操作方便、又可重复使用的 “杆秤制作法”:准备材料:打磨光滑的带两个孔的筷子、系好三条一 样长的细绳的塑料 盘、两条棉 线、一个螺母;制作方法:将棉线打结成绳套,穿 过第二孔套过来做好提绳;然后

11、将称 盘上的绳套穿过第一个孔,绳套套过来固定好秤盘;最后用棉 线拴上螺母做好秤砣。这样免去了学生系绳子、找位置等不必要的干扰,一般 4、5 分钟都能完成;同时,这套材料只需取下绳套、擦去刻度,第二个班又可以继续使用了,既节约 了材料又减少了教师准备的 时间。前面只完成了小杆秤的初步制作,对于刻度的制作我是完全交 给小组,由孩子 们自己研 讨,想出办法,在动手的过程中通过动脑来完成的。为了降低 难度,在教学中我分了两步:第一步、小 组商量“怎样找出杆秤的 0 刻度”,想到 办法以后,再动手制作;第二步、小 组讨论 “1、给你几个 50 克的钩码,怎么找出 50 克、100 克甚至更多的刻度呢?

12、2、不是所有物体的重量都刚好是整数,中间的刻度怎么定呢?”,商量出 办法后,小组再进行制作。通 过孩子 们的汇报,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都能利用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大家开 动脑筋,共同 讨论出正确的方法,最让我惊讶的是在找刻度时,很多孩子利用了数学知识 ,利用平均分的方法找出中 间 刻度,甚至有孩子提出用一个钩码画出 50 的刻度后,用同样的 长度直接画出后面的刻度,我抓住时机追问:“ 你是怎么知道同一个钩码刻度就一样长的呢?”,以此为契机,交 给孩子 们科学、 谨慎的态度。动脑筋想出方法后,他们有的提杆秤、有的加钩码、有的移秤砣、有的画刻度,共同努力下,顺利的完成刻度的确定;而对于部分没完成的小组,

13、由于在 汇报时知道了正确方法,完全可以在下一个活动时补充完成。 为了进一步落实在制作中研究,在完成刻度后,设计了观察秤杆上刻度的数字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刻度越远离提绳数字越大, 进而体会到秤砣越 远离提绳称的物体越重, 为后面发现杆秤是怎样称出物体的重量做好铺垫。在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完成刻度的制作、能有新的发现,就必须集体开动脑筋,共同去观察、去发现,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要“在制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制作” 。制作小杆秤的目的就在于最后能称出 东西的重量,孩子 们期待已久的也是能用自己做的小杆秤来称量,但这时我决定顺着学生思 维发展的方向给他们提出了:“边称边思考:杆秤是怎样称出物体重量的?

14、”问题,引导他们带着思考去丰富体验,进而在体验过程中寻找答案,提高科学 课堂的时效性。在称量 时,我刻意让学生称量同一个物体螺母的重量,既可以让孩子 们体验到称量准确的喜悦,也真实感受到了秤砣(30 克左右)称起了 250 克的物体,自然引入了 对“ 秤砣虽小,能 压千斤 ”这句话含义的解释。 从孩子们的汇报情况看来,多数孩子能分析杆秤三点间的距离 变化情况,判断出 这是利用了杠杆能省力的原理。此时 ,提出更具挑 战的问题:“如果我 们要用这个小杆称,称更重的东西,怎么改进?”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运用杠杆原理进一步 设计的激情,教学中有孩子提出了:“延长秤杆长 度”“增加秤砣重量”“向前移动提

15、绳”的创意,这都是孩子们思维的火花!活学才能活用啊!,在此基础上将学生 对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向课外拓展,为下节课的研究做好铺垫。 这整个过程,孩子们体会了与他人合作,交流讨论的益处,体会了在与别人的观点交5锋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在辩论中以理服人,懂得吸纳别人的观点的同时,重新梳理自己的观点,修正自己的观点,正视现实。学具制作的学习对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能够面对真实的世界,要有独立的观点、科学的态度,不对权威盲目崇拜等健康人格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科学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包括学具制作)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亲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参考文献】 1楼曙光:小学科学课探究活动缺乏实效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2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科学组:在研究中制作在制作中研究 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3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