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96067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论文: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举例教学,一方有效的催化剂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摘 要】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 举例是比较实用且常用的一种方法,得当贴切和富有启发性的举例,对教学起着催化 剂的作用,但是,如举例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教师要讲究举例 的艺术:一方面要把握时机,注意因势利导;另一方面需讲究策略,做到张弛有度,从而将品德教学和实际例子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 对他人、 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关键词】举例教学 把握时机 讲究策略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

2、桥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举例是比较实用且常用的一种方法, 因为它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得当贴切和富有启发性的举例,往往会使课堂激起阵阵波澜,对教学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清晰,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评判能力,发展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觉性。但是,如举例不当则会离题万里,对学生有害而无一益。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教师要讲究举例的策略和艺术。适时、适当举例,将品德知识和实际例子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

3、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一、把握时机,因势利导举例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切不可为了举例而举例,更不能为了所谓的活跃课堂气氛,把重点放在举例的过程上,否则只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课堂举例要把握好时机。1、激情时举例未成曲调先有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也指出:“感情这个东西很重要,如果能激起孩子们的道德情感,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 ”可见,情感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如用鲜活的事例、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则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我为母校添光彩一课时,教师逐一展示画面并配以动情地描述:“他的名字

4、叫陈嘉庚,很多人的成长成才与他有关;他曾经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赞誉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他逝世后每天总有许多游客来参观他的纪念馆,每年清明节都有一群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他的故居缅怀他,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受到了这么多人的敬仰?”教师言语热情洋溢,句句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然后师再讲述陈嘉庚为使家乡的孩子能上学而倾资办学的事迹,学生们立刻被陈嘉庚爱国爱乡热心教育事业的精神所深深感动。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村、厦门大学的事迹,是教材中已有的故事,但课前教师搜集了他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以及他受后人景仰的资料置于故事前,作为“前奏” ,增强了事例的感染力,使得课堂“未成曲调先有

5、情” 。当然,除善于选择例子外,教师举例还要结合形体动作与传神的面部表情,把鲜活的事例呈现给学生,把自己真挚的道德情感体验注入学生的心田,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这样,举例才会生动,更富有感染力,从而达到“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2、明理时举例未成沉醉意先浓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倘若在“明理”时机选择具有说服力的例子,则能让学生在对例子自身的分析中,信服地明白道理,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在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宽容是解决矛盾冲突的最好武器”这一道理,老师举了将相和的例子,并让学生讨论:“被赵王封为上卿

6、、职位比廉颇高的蔺相如倘若与廉颇争锋相对,是不是肯定会输?如果那样做,对赵国来说可能会有怎样的结果?”在当时“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的形势下,学生都能明白“将” “相”是赵王的左右臂膀,两人如若争斗,秦国乘机攻打赵国,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事实是由于蔺相如的宽容,不但避免了两人的矛盾,而且使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负荆请罪,最终他们成为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在这里,老师没有喋喋不休的“灌输” ,因为例子本身很有说服力,所以学生都非常信服的悟出了“与人交往时,要学会宽容” 、 “退一步便会海阔天空”的道理。明理阶段要使所举的事例具有说服力,例子定要典型。教师除了广采博收外,更主要的是要以百

7、里挑一的严格态度去遴选例子。不用则已,一用最好就能获得以一斑而窥全貌的效果。3、导行时举例未有飞雪春已到 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一环,是区别于其他学科、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特点的一个环节。品德和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和社会教学应该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作为归宿。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后,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指向指导儿童的生活,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抓住这一时机恰当举例,便能起到增强号召力的作用。让我们同行倡导的是我们应该互帮互助,让友谊长存。如果身边有活生生的例子,其导行的号召力会更强。备课时,想起曾无意中听男生们说过“何帆很厉害的,女同学都听她的” ,抓住这一信息,我课前请来了何帆

8、的多名知心朋友,让她们谈谈对何帆的印象,并记录下来。上课时,我告诉学生:“其实我们同学中就有一位非常善于交友的人。请大家来看一下她的朋友对她的评价(幻灯出示“朋友印象” ,每一句评价后面都有朋友的真实署名) 。 ”随后我问男生:“现在你们知道她为什么厉害 ,为什么女同学都听她了吗?如果我们也像她那样与朋友真诚相处,互帮互助,何愁交不到知心朋友呢?”男生们都会心地笑了。在导行的过程中,展示这种源自身边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犹如“细雨润无声” ,其所要表达的意思早已潜入学生心田,化为无形的推动力。在导行时举例,例子本身要有号召力,能鼓动人心。另外,教师在“举例”时言语要有鼓动性,能用准确、充满感

9、情的语言,让学生不由自主地在生活中朝着例子所指引的方向去实践,从而促进学生有向知行的转化,达到以知导行的目的。二、讲究策略,张弛有度适当的举例可以更好的诠释教材观点,充实教学内容。因此,举例时一定要掌握好“度” ,在实践中选取一些实效性强,富有趣味,贴近生活的例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精心准备 力求典型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举例时应该注意选例的针对性,将所举事例与所要说明的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子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但无论正反都要紧扣教学内容。脱离教学内容、可讲可不讲的例子干脆不讲,切不可为了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举毫无价值的例子。要象老舍先生说的那样“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

10、杏一筐” ,力求选择典型精当的事例,让学生在对例子自身的分析中,信服的明白道理,提高认识,这样例子方能起到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2、合理安排 注重实效每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如若在课堂上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品德课变成了故事会,那样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例如,关于诚信的故事很多,有位老师在教学诚信真可贵时,就选取大量这方面的例子,一节课下来学生不断地听老师讲故事,却不清楚诚信对我们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及与人交往时该如何体现诚信,显然这没有达到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真正目的,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课堂中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合理安排例子,并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即

11、简要、精致,举例不多,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3、生动形象 幽默趣味心理学家认为,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感性事例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倘若事例不新鲜,学生就不会再集中注意力去听。因此,举例时要精选事例,力求趣味性、经典性相结合,选用具有代表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果所举事例乏味无趣,尽管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还是身在其外,这就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预期目的,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4、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来源于身边的、最近发生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更易于达到教学目

12、的。例如在红绿灯一课中,有关于行人在高速公路上被撞的两个事例,其中一人重伤,一人直接死亡的例子。这时,有位学生轻声地说:“我外公也是这样撞死的。 ”我立刻请她说说事情的经过。原来,外公从安徽回家,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外公下了车,由于缺乏交通知识,随意站在路中间,结果被飞驰而来的轿车撞出了十几米想起往事,孩子泣不成声,教室里异样的寂静无须更多的语言,相信孩子们已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将会丧失生命,最后连懊悔的机会都没有。可见,课堂中要尽量例举发生在离学生学习、生活近一点,接近他们的心理,与他们的认知水平相吻合的事例,甚至是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既贴近了学生生活,又能引起学生的情感

13、共鸣,从而让学生心悦诚服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当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应多做有心人,多留意、靠近、熟悉学生生活,获得好的例子即时记录以备用。总之,课堂举例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能把举例用得恰到好处并非易事。教师应善于捕捉教育的各种信息,为举例的内容不断添加新的养料,在课堂中适时、适当,因课而异的讲述、描绘、演示和展现精当的事例,让举例教学成为品德课堂中一方有效的催化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参考文献】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 月)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大出版社主编(2002年版)3、赵艺杰 课堂教

14、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探索 远方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村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闻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爱好。举例教学,一方有效的催化剂浅谈举例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应用一、把握时机,因势利导1、激情中举例未成曲调先有情2、明理中举例未成沉醉意先浓 (此时无声胜有声)3、导行中举例未有飞雪春已到 (细雨润物悄无声、未成志远且行思、未成韬略且行思)二、讲究策略,张弛有度1、精心准备 力求典型2、合理安排 注重实效3、生动形象 幽默趣味4、与时俱进 贴近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