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95977 上传时间:2017-08-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要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机专业试题及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河北省农业机械化也实现了从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历史性跨越,正向高级阶段迈进,掀开了河北省农机化发展史崭新的一页。经过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通过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河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回顾 30 年光辉历程,河北省农机化发展经历了从农机产权制度改革农机服务市场兴起到探索农业现代化国家投入引导下

2、农机化科学协调发展的四个阶段。19791985 年的 6 年里,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确立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各种适合农户家庭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如手扶拖拉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在这一时期得到大量发展,解决了耕翻脱粒加工及农产品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19861995 年的 10 年间,河北省大力推广田间作业机械,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全省重点发展了以“三机一器” (即小麦少免耕条播机开沟机割晒机和化肥深施器)联合收割机等为代表的田间作业机械,小麦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为解决小麦收获机械化打下了技术基础。19962003 年的 8 年,是发挥市场对农机发展的调节作用,农机社会化服务兴起的时期。河北省农机手

3、“南征北战”跨区收获,突破了一家一户及地域的束缚,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机作业流通维修三大市场的繁荣,农机服务成功迈向市场化社会化,带动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2004 年以来,河北省农机化进入了科学协调发展的新阶段。5 年来,中央省及地方补贴资金逐年增加,仅中央及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就达到 6 亿多元,补贴机具 20 万台套。在购机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联合收割机大中型农用拖拉机等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广泛普及,玉米种植机械化“瓶颈”取得重要突破,玉米生产机械化全面启动,各种适应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特色农机发展迅速,高效植保秸秆还田等环境友好型机械得到大力推广。农用航空太空技术物理

4、农业等高新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农机作业环节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服务领域从粮油生产拓展到林牧渔业蔬菜园艺业。近几年来,河北省农机推广系统承担的重大农机化技术引进开发推广工作主要有:农机节能技术。其中排灌机械节能测试改造 58 万台套,效益 4.27 亿元,小拖检测调修 17.2 万台次,效益 1.73亿元。机械覆膜技术。引进开发研制推广机引铺膜机 8513 台,半机械化铺膜机 23213 台,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四大作物机械覆膜面积已达到 362 万亩,年效益 3.2 亿元。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引进开发研制改造小麦精插半精播机 7.2 万台,小麦精播半精插面积达到 1663 万亩,年效益 3

5、.7亿元。夏玉米免耕机播技术。开发研制推广玉米免耕播种机 51330 台,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232 万亩,年效监 2.5 亿元。秸秆还田技术。引进开发,研制推广各种类型秸秆还田机 87320 台,2008 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 3274 万亩,年效益 3.2 亿元。化肥深施技术。引进研制改造化肥耕施播施,追施机具 12.4 万台套,2008 年化肥机械深施面积达到 2689 万亩,年效益达到 3.2 亿元。虚实并存耕作技术。研制推广多用组合犁 16231 台,推广“虚实并存”耕作面积达到 480 万亩,年效益 1.4亿元。机械化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全省 112 个县市实施推广,

6、到 2008 年底,共新增各种机具 3.83 万台件,各级财政投入项目经费 270 余万元,新增机具价值 3800 多万元,新增机械化旱作面积 500 余万亩,效益 1.8 亿元。其他农机化技术。重点开发推广的新机具新技术有小麦机械沟播小麦穴播机及配套技术棉花小拖植保机及相关技术玉米移栽机小麦秸秆切抛机械多种玉米秸秆根茬还田新机具新技术玉米联合收获机及配套技术拔棉柴机等十多项新机具新技术。到 2008 年底,河北省农业动力机械中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迅猛,拥有量 34.28 万台;粮食生产机械特别是联合收获机械发展加快,达到 6.87 万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 5873 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广

7、泛应用,达到 1200 多台;深耕深松覆膜播种等旱作节水机械达到 13.4 万台。经济作物机械快速发展,果蔬设施农业机械达到 4.1 万台,花生收获机械达到 1.8 万台,薯类收获机械从无到有发展到 1450 台。林牧渔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也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机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机耕地程度达到 79.5%,机播程度 60%,机收程度 34.4%。其中,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 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8 个百分点。农田灌溉和农业运输等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全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接近 70%。进入 21 世纪,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以来,全省农机部门一手抓

8、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一手抓特色农机发展。各种适应畜禽水产养殖蔬菜园艺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以及产后加工机械的发展明显提速,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农业装备领域的空白不断得到填补,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升,农机服务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跨区作业和农机服务市场化的发展,一大批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8 年,全省农机专业户超过 37.4 万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达 5098 个。2008 年全省参加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达到 8 万台次,作业收入 33 亿元,农机服务经营总收入达到 150 亿元。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

9、支持和保障。2008 年与 1978 年相比,全省农业劳动力减少了 662 万人,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了42 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 109.5 万公顷,而人均粮食产量增长了 2.3 倍。在农业劳动力及耕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河北省能够保持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农业机械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世界农机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装备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从目前发达国家主要农机产品来看,拖拉机正朝系列化多品种大功率高性能多用途方向发展;耕整与种植机械向高速高效复式作业低能耗方向发展;联合收割机向提高喂入

10、量和生产率加强适应性方向发展;田间割前脱粒联合收割机不断完善;植保机械向低量喷雾静电喷雾控滴喷雾和雾滴回收喷幅自动标识遥控无人驾驶方向发展;干燥机械向提高品质和自动化水平高效低耗方向发展;排灌机械向高效节能节水和灌溉自动化方向发展;畜牧机械向品种多样化生产集约化环境无害化控制自动化方向发展。我国农机行业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研究开发更多的农机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档次要求的成套农业新装备;进一步提高农机产品的实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以适应当前广大农民购买力和使用技术水平不高的特点;加速开发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以改善日益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开发农产品工厂化生

11、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多方位探索农业装备和农业产业化的新增长点。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中,主要农产品向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结合发展,即由生产环节机械化向生产过程机械和产业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促进农业机械化上新的台阶;过程机械化与产业化结合发展,是农机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紧密联系的必然要求。随着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发展,粮食作物机械由小麦向水稻玉米豆类马铃薯棉花等多种农作物发展。1.什么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在谷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

12、碎翻埋或整杆编压还田的技术。2.什么是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机械化根茬粉碎还田技术是将割去秸秆后剩余残茬用机械粉碎后混于耕层土壤中的一项机械化技术。3.什么是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一次完成摘穗(剥皮)收集果穗(或摘穗剥皮脱粒) ,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处理(切断青贮或粉碎还田)等项作业的为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具有这种联合作业功能的机具称为玉米联合收获机。4.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主要由发动机部分底盘部分工作部分液压部分电气部分操纵等六部分组成。5.联合收割机的总损失率由哪几部分组成?总损失率由割台损失和脱粒机体损失组成。脱粒机体损失包括未脱净损失分离损失清选损失。

13、6.什么是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是在育秧过程中使用机械及温度调节和自动控制等手段,将种土肥水温度湿度等条件置于人工控制之下的一项技术。目前推广较多的有以下三种:带土育秧机械化技术双模育秧和软盘育秧技术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7.什么是机械重镇压技术?镇压的主要作用是保墒提墒,适时机械重压可以调整土壤耕层的密实度,碎土填补土壤孔隙,防止散墒。另外,作业时土壤中的毛细管被破坏,通过镇压,压紧松土,恢复土壤的毛细管作用,具有引墒作用。镇压强度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和作物种类确定。播种前后用不同播后镇压,为使苗眼容重达到适宜作物生长范围 1.11.37 克/立方厘米。单位面积压强应为 650

14、克/平方厘米左右,镇压压强应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整地时镇压在 6001000 克/平方厘米。8.什么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只要包括: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及残茬覆盖技术杂草与病虫害控制及防治技术和深松技术。9.保护性耕作的好处有哪些?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由于作物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减少了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减少了水土流失。由于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

15、水的下渗保存和作物根系的生长。增加土壤肥力。由于秸秆腐烂形成大量有机质,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能逐步增加土壤肥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了机械作业次数和对土壤耕作层的破坏。10.什么是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该技术也称为秸秆热解气化工程技术,是将玉米秸秆玉米芯棉柴麦秸杂草干树叶等农作物干秸秆粉碎后作为原料,经过气化设备(气化炉)热解氧化还原反应转换成可燃气体,经净化除尘冷却储存加压再通过输配系统送往一家一户,作为燃料或生产动力。秸秆气化的过程是秸秆在气化炉中进行不完全燃烧,实际上是在缺氧的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过程,其中的碳氢元素就会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秸秆中所含有的能量也就转移到可

16、燃气体里,秸秆气像天然气一样,燃烧后无尘无烟无污染。11.什么是深松技术?深松就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不打乱耕作层,只对土壤起到松动作用,增强降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12.为什么间隔深松优于全面深松?间隔深松形成虚实并在的耕层机构。虚部深蓄水,有利于土壤通气和好气微生物活动,土壤矿质化较强;实部提墒供水,通气性较差,促进嫌气分解,土壤腐殖化较强。虚实并存的耕作层,由于土壤中能协调土壤微生物作物之间的诸多矛盾,特别是协调蓄水和供水的矛盾。当降雨强度大时,雨水多可通过虚部空隙大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将雨水深蓄深贮;当干旱少雨时,可通过实部毛细管的作用,将深蓄的水提上来供给作物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