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94129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三论新道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载之前请注意: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新道家之界定与营建 三 论新道家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以道家固有思想加以内在生机的阐释,而探寻本国本民族文化的新生命,这是新道家的意义所在。近十余年来1,学者探讨新道家问题,呼吁“新道家”学派的营建,乃至 酝酿成立全国性、国 际性的道家研究机构与创刊专门的学术刊物,不仅是因为此一学术领域的荒芜空缺,更重要是由于道家之学本身内容的重要,与现代新儒家

2、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本民族文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换言之,探讨新道家之学理与精神,建立新道家学派,乃是21世纪承接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生存的一项重要工作。十年以来,笔者关注新道家问题,稍有议论公之学界2,兹谨略就新道家界定与营建问题的思考具述一二,期之同好。一 新道家之界定(一)“ 道家”之“道”的语言学、文化学与思想史含义语言学含义在语言学、训诂学上,道家之“道” 字解为“道路”。许慎说文:“ 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 道”字从“辵”。金文或从“行(彳亍)” 、“行止”,写作“衜”。中间“首”字竹简或从“ 人”。诸形字 义皆同。由常用的普通名词“ 道路”,可以引申出“由”、“行”诸义,再引申

3、出抽象的哲学含义,成为常用的哲学概念。以儒家朱熹解“道” 为例: 道训路,大概说人所共由之路。道者,人之所共由。道者,事物常行之路。问:“仁与道如何分 别?”曰:“道是统言,仁是一事。如道路 之道,千枝百派,皆有一路去。道者,众人之道,众人所能知能行者。道者,人事当然之理。 道者,古今共由之理,如父之慈,子之孝,君仁,臣忠,是一个公共底道理。所谓道者,如天道、地道、人道、父子之道、君臣之道、“率性之谓道”是也。3不仅汉籍如此,汉译思想史著作也认同类似的用法,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论述道家:“ 这派的主要概念是 道,这就是理性 。据雷缪萨说,道在中文是道路,从一处到另一处的交通媒介,因此就有 理性

4、、本体、原理的意思。综合这点在比喻的形而下的意义下,所以道就是指一般的道路。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 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2(PP125 126)文化学含义在文化制度背景方面,“ 道 ”字或“道”的哲学概念 还有更为深刻的渊源与根据。在此方面笔者较为赞同的是江林昌先生的观点,即认为“道” 字的本义是“黄道”,即太阳的循 环运行,“道”字中的“目”也可以理解为“ 日”,“止”可以理解为“推步”。也就是说,“道” 不是人们行走的普通的道路,而是太阳的运行轨迹。3(PP315316)由 “世官世畴”、“技进于道”的上古遗制而言,“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章学诚文史通义 易教上 ),所谓“

5、 学术”均与现代所说“技术” 相近,“道” 字或“道”的哲学概念起源于“天学” 是可信的。思想史含义在思想史上,“ 道”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自古至今,自儒家至道家都通用。特别是北宋以后,“ 宋明新儒家 ”使用了“道学”一 语,并将整个儒学统系追释为“传道 ”。宋史道学一说:“道学”之名,古无是也。三代盛 时,天子以是道为 政教,大臣百官有司以是道为职业,党、庠、术、序师弟子以是道为讲习,四方百姓日用是道而不知。是故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于斯时也,道学之名,何自而立哉!影响所及,以至有学者至今怀疑“道家” 之名为汉代晚出且名称不 伦。4因此,在讨论“ 新道家” 问题 以前

6、必须界定,“新道家”之“ 道”虽然与文字学和思想史上的“ 道” 具有关 联,但其本身并非思想史上泛称之 “道”,而是具有特指的固定含义,即以先秦道家老、庄、文、列四子为主干,以鬻子、管子、关尹子、鹖冠子等等导源或归宗于老子与“黄老道德之术” 的道家诸子为流裔的学派。(二)道家之学三要义道家之学有与先秦诸子其他各家特别是儒家学派明显不同之处,论其差异,以往学者多有阐述,大致不外三种:其一以为儒道互绌,“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史记 老子列传 );其二以为诸子时有所明,更相为用(庄子天下);其三以为诸子殊途同归,“ 皆务为治”(司马谈 六家要指)。三种 阐释以外,更有其四,以为诸子皆

7、有所本而同出于三代王官(刘歆七略)。由道家出于史官、天官而言,其源流之久远,居道术为大宗,较其他诸子更为优越,降至晚周之际,影响所及无所不在,实为先秦诸子各家学术兴起的最大滋养与共同背景。而道家之学所包涵的内容也最为广泛,要之,则有自然(物性)之学、形上之学、无为之学三大要义。自然(物性)之学道家对自然的关注,是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生命、躯体、性情,完全都在自然之内,而非以天、地、人并列为三。换言之,自然不是与人类社会(人文)相对的一个概念,更非指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自然是天地万物的共同居住与和谐并存的共同环境。“自然”这一概念的本义,意 谓天地万物都各自体现 着“道”,天地万物的天

8、性、自性、本性,亦就是“道” 的体现。“道”遍在于万物,而不外在于万物,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之“道” 。但是,“自然”又绝非意 谓着万事万物可以极端任意 发展,并非如西晋郭象注庄所理解的“自尔”、“独化”。天地万物相互关联而存在,万事万物 间的一大关联就是“道”。“道”一,“道” 恒(常),故万事万物永远关联而存在。道家将人类、生命与无生物都视为“物” ,宇宙天地 间的一切存在都是“物”。都是物便都有共同的 “物性”,“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庄子 达生)。道家相信凡存在的事物本性都同,所以道家主张万物平等。形上之学但是道家不认为人类的感官感觉可信,宇宙万物

9、的存在,有超出人类感官感觉之上之处,“ 夫物,量无 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言之所不能 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庄子秋水)另一方面,道家对于宇宙事物的认知,也具有超出感官感觉的能力。道家又以对“ 形下” 的分析 为基础,而提升、获得了 “形上”的成就。易经为儒家传承的三代先王政典,易学与老学近似而不同。易学主旨为“因天道以明人事 ”,老学 则舍弃人事而取法天道。易学重在阴阳,老学重在有无。“ 阴阳” 是一相 对概念,二者互为消长,而不可以互相取代。 “有无”是一绝对 概念,“ 有 ”就是“无”,“ 无”就是“有”,二者异名同实,各自代表着抽象思辨中的不同

10、环节。“有” 是宇宙万物的存在, “无”是宇宙万物存在的终极根据。从思辨逻辑上说,有一个“有” ,有一个“无”,无是绝对的,是纯粹的。但是从实质上和整体上看,无并不是片面的和孤立的。无不是对世界的物质本质的否定。正相反,无表示着世界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表示着世界万物的统”,但是从实质上和整体上看,“ 无”并不是片面的和孤立的。“ 无 ”不是对世界的物质本质 的否定,正相反,“无”表示着世界万物之 间的普遍 联系,表示着世界万物的统一与和谐,而“ 有”所根据的“无”,也就是“有”本身。“ 道”是“有”和“ 无”的统一,是形而上、形而下的统一,是物理的宇宙论和哲学的本体论概念的统一。无为之学先秦诸

11、子百家均以周文疲弊、上下失序为背景而期以重新获得真理,其思想体系之构建亦无非以政治实践为目的,故先秦哲学本质上都是政治学。道家的政治理想具有两个不同层面,就老庄而言,是由形上本体论中引申出“无为无不 为” 层面,由形下相 对论中引申出“贵柔”与“ 安时处顺”层面。政治理想之“ 无为” 与“无不为”,与哲学思想之 “无”与“ 有”对应。“无”即是“有”,“有”即是“ 无” ,故“无为”即是“无不 为” ,“无不为”亦必须通过“无为”而获致。“有无”为哲学上的绝对概念,而 “无为无不为”即成为政治上无所不包宏大至极的运作。就此而论,道家的政治理想其境界最高。在形下方面,道家认为“ 唯之与阿,相去几

12、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老子二十章 )相对存在、互 为消长的双方,彼此因依而存在,所以都不具有绝对的根据。而其并存之法则,莫善于“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老子 二十八章 ),故老子“用阴”而“贵柔”,与儒家用阳而贵刚健不同。要之,道家“ 相 对” 之学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三章 )为途径,其形下部分亦皆精彩。(三)新道家之新义新道家之“新 ”,其含义并非 仅就时间概念而论,亦非脱离道家学 说本义而予以根本性的改变。自凡晚近以来国家民族所遭遇之新困境、新挑战,皆得据道家立场以回应之,新道家之新义,为时势之新与阐释之新。由国家民族方面而言,“ 生存” 不是一肉体 层面,

13、而是一文化 层面,肉体的存在并不足以展示存在,文化的存在才真正可以称之为存在,个人的年寿生死皆不足惜,重要的是“ 技” 与 “道”的延续。凡能占据道家之学的立 场,对以往之历史与学术传统予以“理解之同情” ,延续国家民族之 “文化大生命”,心率旧典,信而好古,皆得以新道家之名义相称。二 新道家之建立新道家一语系包真理系统而言,内涵学理、信仰、为治三层面,而非单纯学理或信仰或履践。据今日“为人之学” 之“大环境”,而欲行古人“ 为己”、“弘道”之事业,是否可能具 备此一历数?单就操作 层面来说,比较宋明新儒家之建立,新道家之建立是否应当具备此一过程?二者均待智者深论。笔者限于学力,仅就庶几可及的

14、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一)找到周敦颐 以宋明新儒家之建立为参照周敦颐在宋明新儒家的建立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仪式性” 作用。前引宋史道学一 又说:文王、周公既没,孔子有德无位 孔子没,曾子独得其 传,传之子思,以及孟子,孟子没而无传 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 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宋明新儒家继汉唐经学之后,跨越千年而起,直承孟子,表明学术学派的兴起,有不为时间所阻断者。单就操作层面而言,宋明新儒家的建立过程,全由朱子对于周子的推崇而实现。考其所以如此,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恰好为宋初先驱长辈。众所周知,在宋儒诸学案中,周敦颐既非最早,也非大宗,“大抵近世诸公知濂溪甚浅”

15、 、“ 即濂溪二子,亦失其家学之 传”5(P21),但若以辈分粗论,周敦颐在“ 北宋五子 ”之中确实年长一辈 ,使得自“初祖”以至朱子有一恰当的时间作用(适当的连续与适当的间隔),亦无可否认。第二,恰好为二程之师。周敦颐是否为二程传道之师,自当世学者已多表怀疑。程氏遗书所载,二程只称周敦颐为茂叔而不称先生,平生绝口不提太极图说,而门下弟子游酢至称“ 周茂叔穷 禅客” 。全祖望称:“濂溪之门,二程子少尝游焉,其后伊洛所得,实不由于濂溪 今观二程子终 身不甚推濂溪 予谓濂溪诚入圣人之室,而二程子未尝传其学。”6(全祖望濂溪学案序录P480)但周敦颐确曾为二程之师,亦绝不可否认。第三,恰好著有易通书

16、。宋代新儒家学者当世少有显达,退居治学,往往以诸子位置自居而回避经术,表明诸人与当世政治的并立立场,至元代表彰朱子,乃是再次升子为经。但子家有一形式要求,即须留有文字,如先秦诸子之例,凡有言论直接或间接留于后世者,皆得称之为子。而周敦颐著作十分单薄,太极图说仅三百余字,通书三千余字,且在当世亦不知名。如钱穆先生所说:“北宋理学开山有四巨擘:周敦颐濂溪、张载横渠、程颢明道、程颐伊川兄弟。此四人皆仕宦沉沦,不居显职,在中朝之日浅,并未在治道实绩上有大表现。论其著作,濂溪分量特少,独有易通书与太极图说,一是短篇,一是小书,据朱子考订,太极图说亦当附易通书,非单独为篇,是则濂溪著书仅有易通书一种。”5(P13)但是,周敦颐毕竟有一完整“ 子学 ”著作,从而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