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蒸汽吹扫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899692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蒸汽吹扫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蒸汽吹扫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蒸汽吹扫方案: 火力发电 关键词:锅炉吹扫方案1、蒸汽吹扫吹扫的目的锅炉锅炉过热器蒸汽管道系统的吹扫吹扫是大修机组投运前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为了除去在制造、运输、保管、安装过程中留在过热器系统及其蒸汽管道中的各种杂物(例如:沙粒、石块、木屑、氧化铁皮等)。防止机组运行过程中过热器爆管和汽机通流部分损坏,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改善运行期间的蒸汽品质。2、编制依据2.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锅炉机组篇)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2.3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2.4管道工程安装手册2.5汽轮机、锅炉、发电机金属材料手册2.6电力建设施工

2、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2.7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 年版)2.8 沈阳铝镁设计院机组施工图纸2.9 北京锅炉厂及武汉锅炉厂厂家资料3、设备及系统特性介绍锅炉系武汉锅炉厂提产改造后的 150t/h 中压、自然循环汽包炉,半露天布置、平衡通风、固态机械除渣,单炉膛正四角布置(角置式水平浓淡燃烧器)、切圆燃烧方式,中间储仓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热风送粉,燃用烟煤与无烟煤的混煤,锅炉启动、稳燃用油为 0#轻柴油,点火采用二级点火,即高能电弧点火器点燃轻油,轻油点燃煤粉,共四只油枪。分别布置在锅炉燃烧器下层二次风口中四角处,点火枪油压为1.5Mpa,容量为 700Kg/h,燃油系统出力按 30

3、 负荷设计。过热蒸汽调温系统为自冷凝水喷水减温型式。3.1 锅炉主要热力参数(额定工况):过热蒸汽负荷 150t/h过热蒸汽压力 3.82MPa过热蒸汽温度 450给水温度 150空预器进风温度 20热风温度 387锅炉排烟温度 137排污率 3锅炉效率 913.2 汽水系统简介本机组给水系统采用母管制。除氧水经三台电动给水泵,通过中压加热器供至锅炉省煤器,额定负荷下给水温度为 150,给水进入省煤器后吸收部分热量进入汽包,水经锅筒底部设置的 4 根集中下降管经分配管引入水冷壁下集箱,在水冷壁中吸收炉膛辐射热,汽水混合物经水冷壁进入水冷壁上集箱,由汽水连接管引入汽包,经分离装置分离后,饱和蒸汽

4、经顶棚管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减温器高温过热器锅炉出口集汽集箱,然后由一根27311mm 的主蒸汽管道引至汽机房。4、吹洗范围及吹洗流程4.1 吹洗范围锅炉过热器管道4.2 吹洗流程4.2.1 过热器、主蒸汽管路系统吹洗流程汽包过热器锅炉出口集汽集箱电动主汽门临时管道靶板排大气5、临时系统的安装及布置5.1 将集汽集箱出口处的阀门(301)换为临时吹管用的电动阀门(DN250,PN10,T=450),临时门具备开、关、停三种功能,在控制室操作,全开时间不大于 60 秒,全开或全关相应的红、绿灯亮。5.2 将 301#门后的主蒸汽管道断开,接27310mm 临时排大气管,材质为 P10T450的#20

5、 无缝钢管。临时排大气管向东从东墙引出厂房排大气,在横梁上用支架对其支撑,做到能承受吹管时蒸汽对管道的反推力,并能自由膨胀;排汽口向上倾斜 250。5.3 临时排气管不准直接吹动设备和建筑物,前面 50 米,两侧 15 米区域内应拉警戒线,防止人员误入。靶板可用铝板制成,其宽度约为排汽管内径的 8,准备 10 块。6、吹洗方法及参数控制6.1 吹洗方法6.1.1 吹洗采用蓄能降压吹洗,利用本炉自身产生的蒸汽动量将系统内的杂物清除干净。6.1.2 吹洗前应安排三次吹洗,压力值从低到高逐渐开启临时控制门,以便检查临时系统的受力和膨胀情况,并逐步掌握补水方法。试吹洗具体参数由调试人员现场安排。6.2

6、 参数控制:开门汽包压力:2.0Mpa,关门汽包压力:1.0Mpa主汽温度:250350最大补水量:150t/h 左右7、吹洗前应具备的条件7.1 锅炉经调试合格,具备安全运行。7.2 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经验收合格。7.3 锅炉平台、梯子、栏杆齐全,安装用的脚手架已拆除,道路畅通,锅炉运转层及零米地面施工结束,沟道畅通无杂物,沟道盖板完整,并与地面平齐。7.4 厂用电系统已投入,有关照明、通讯设备符合设计,能够满足试运要求。事故照明系统应能可*地投入。7.5 锅炉本体及主蒸汽管道、给水管道经检查热膨胀间隙合适。在锅炉上水前将膨胀批示器零位调好,作零位标记。7.6 检查汽

7、包、受热面、烟风道及炉膛内部应清洁无杂物、无临时点焊部件。炉顶及烟道密封应符合设计要求。烟风道伸缩节部件能自由膨胀。锅炉水压试验合格(试验压力 3.5Mpa)。7.7 汽包水位计完整、清晰、照明充足。7.8 锅炉烘炉结束,临时系统已拆除,正式系统已恢复。7.9 下列系统应满足运行要求:7.9.1 给水系统正常。7.9.2 锅炉本体疏放水系统、排污系统正常。7.9.3 锅炉风烟系统正常。7.9.4 准备有足够的燃油。7.9.5 炉膛出口烟温具备投入条件,炉膛火焰监视、汽包水位系统已调试好,具备投入的条件。7.9.6 工业水系统可*。7.9.7 化学加药、取样系统能投入使用。7.9.8 化学水系统

8、具备一定的储水量和制水能力,满足吹洗需要。7.9.9 全厂消防水系统具备投入条件。7.9.10 电除尘器振打、加热、空载升压试验试运合格。7.9.11 燃烧器已调整好,油枪、点火枪伸缩灵活,位置正确,点火装置调试好,试点火成功。7.10 热工、电气部分应具备的条件:7.10.1 各系统所有就地仪表、控制台、盘上仪表及操作装置均调校完毕,可投入使用。7.10.2 各电动阀门、风门挡板均已调试好,开度指示与实际开度相符,开关灵活,能遥控操作。7.10.3 锅炉辅机联锁、保护经试验合乎设计要求,信号功能齐全。7.10.4 锅炉有关保护经调试可以投入。7.10.5 热工声光报警信号正常,有关信号报警及

9、保护定值正确。7.10.6 吹管控制门经反复试验,开关灵活到位。7.11 正在试运行的现场与施工现场、生产现场已采取隔离措施。7.12 临时排气口 50m 以内设立围栏,标明危险区域。7.13 生产准备工作就绪,运行人员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持证上岗,运行操作标准及锅炉点火升温升压曲线已准备好,运行所需工具配齐。7.14 试运行指挥系统健全,明确岗位职责及联系制度。方案方案措施已经过审批,并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7.15 消防、保卫及医务人员应安排好,并进入现场值班。8、吹洗操作8.1 点火前的检查及准备8.1.1 由安装、运行、调试人员对锅炉本体及其附属系统、给水系统等全面检查,确认设备、系

10、统符合启动条件。8.1.2 检查参加本次吹洗的设备、阀门、风门挡板的挂牌工作已完成,汽水管道、风烟管道已作标记,并标明介质流动方向。8.1.3 对所有汽水阀门、风门挡板进行开关试验正常,并有合格记录。8.1.4 由热控人员将需要投入的仪表及有关热控系统投入运行(水位保护除外)。8.1.5 由调试、运行人员进行锅炉启动前的静态联锁试验已完成。8.1.6 由电气人员将需要投入的机械和设备送电。8.1.7 由运行及调试人员共同检查操作盘的有关仪表、指示灯、显示器等指示正常,各操作开关处于正常位置。8.1.8 工业水系统投入运行。8.1.9 锅炉上水,下水可以通过疏水泵进行,水位到-100mm 停止上

11、水。8.1.10 锅炉冷灰斗密封水投入。8.1.11 燃油系统投入并循环至炉前。8.1.12 各疏水、排污系统正常。8.1.13 对锅炉进行冷态冲洗。8.2 以上工作完毕后,得到启动命令,启动引风机、送风机,调节炉膛负压至-50pa-100pa,调节总风量至 30,对炉膛吹扫 5 分钟。8.3 点火条件满足后,先投入 2 支角油枪,着火后,观察燃烧情况,并及时调整至合适工况。8.4 锅炉点火后,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饱和温度最大平均温升率50/h,汽包上下壁温差42。8.5 升温升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各系统泄露和膨胀情况,并作好记录,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升压,待查明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升压

12、,在以下情况下应检查并记录膨胀值:上水前、上水后,0.30.5Mpa、1Mpa、2Mpa。8.6 当汽压升至 0.050.1Mpa 时冲洗水位计;当汽包升至 0.150.2Mpa时,关闭锅炉各空气门;当汽包压力达到 0.20.3Mpa 时,下降管下部放水一次,改善水循环,减少汽包壁温差;当汽包压力达 0.30.5Mpa时,稳压一段时间,热紧螺栓,并开始冲洗有关仪表管,投入有关表计。8.7 升温、升压过程中有关汽水系统的疏水、临时吹洗系统的疏水应打开,同时进行暖管工作,并注意过热器管壁不能超温。8.8 吹管过程中,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锅炉定排间隔时间。8.9 当汽包压力达 1.0Mpa 时,详细

13、核对各水位计显示,对主汽系统普查一遍,吹管抄表人员分工到位,详尽操作事项,按有关规定及电厂锅炉运行操作标准执行。8.10 试吹8.10.1 当锅炉汽包压力达到 0.5Mpa 时,试吹一次,检查表计指示是否正确,临时吹管门开关是否正常,开和关的时间必须小于 60 秒。8.10.2 当锅炉汽包压力达到 1.0Mpa 时,试吹第二次。8.10.3 当锅炉汽包压力达到 1.5Mpa 时,试吹第三次。8.10.4 当锅炉汽包压力达到 2.0Mpa 时,正式开始吹管。8.11 吹管合格,应全炉带压放水冲洗。8.12 吹洗过程中的有关操作要点8.12.1 从点火升压开始,就应该进行整个系统的暖管工作,暖管通

14、过主蒸汽系统中的旁跑门进行,吹洗期间一般情况下不要打开锅炉点火排汽阀。8.12.2 水位控制:吹洗开始应尽量保持较低水位,以免吹洗过程中大量带水,具体补水操作可通过试吹洗阶段掌握。当临时控门开启时,汽压迅速下降,由于虚假水位的影响,水位会急剧上升,甚至满水,此时应缓慢增加给水流量,待吹洗控制门全开后,应增加给水量,当临时控制门关闭后,发现水位有回升趋势,应迅速减少给水量,防止发生水位过高或满水。8.12.3 燃烧控制:锅炉在点火升温升压初始阶段,应尽量投入对角油枪,并控制燃油量,以免过热器超温,在汽包压力达 0.51.0Mpa 时,可根据汽包壁温差和其他金属壁温情况,决定是否增投油枪,汽包压力

15、达 2.0Mpa 时,应根据相连两次吹管间隔时间需要决定是否增投油枪。8.13 制粉系统若条件具备。可在第二阶段吹管期间制粉投粉。9、调试记录及验评标准9.1 调试记录9.1.1 从点火检查项目开始至吹管结束后放水等所有设备试验、操作、运行情况应有详尽记录。9.1.2 吹管过程中,每次吹洗参数,包括压力、温度、过热器最大压差和最大给水流量等应有专门的记录表格作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分析,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措施,9.1.3 合格靶板应记录在案,存档备查,并办理吹洗合格签证。9.2 验评标准:9.2.1 过热器及其管道各段的吹洗系数应大于 1。9.2.2 在被吹洗管末端的临时排汽管内装设靶板,靶板可

16、用铝板制成,其宽度约为排汽管内径的 8,连续两次更换靶板检查,靶板上冲击斑痕粒度不大于 0.5mm,且斑痕不多于 5 点即可认为吹洗合格。10、吹洗阶段的组织与分工10.1 吹洗期间应在试运行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10.2 施工单位应做好运行设备及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并作好有关工作记录,负责配好检修人员及相应的检修工具,负责吹洗临时系统的安装及拆除工作。10.3 生产单位负责配合一定的运行人员,分工明确,吹洗过程中的重要操作应由有操作经验的人员担任。11、安全注意事项11.1 吹洗期间,应设专人看管主要运行设备。11.2 临时管道的临时排汽口 50 米以内应设专人看守。11.3 锅炉灭火后或点火前应充分吹扫,避免爆燃及二次燃烧。11.4 给水泵启动前要对其入口滤网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固定牢固可*,向锅炉补水时,注意给水泵电流,不要超过额定电流。11.5 若所有水位计损坏,无法监视汽包水位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