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87625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讲评课 教案一、教学目标:1、字词正音及写法;文言诗文的背诵和默写。2、学会修改病句的具体方法;掌握材料探究题的做题方法; 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3、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审题和组材。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字词正音及写法;文言诗文的背诵和默写。2、如何阅读现代文、作文如何审题和选材。三、教学过程基础知识讲评讲评试卷 积累与运用部分(共 27 分)一、学生自己阅览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讲评试卷。对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修辞练习、材料总结及病句修改中出现的错误,属于个别现象的,可由别的同学讲清答案,重点讲明答案的由来,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

2、然”。对于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题型,可先由同学们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重点讲。中考链接作题方法指导(一)、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 1、 2、 3、 4 题着重考查的是课内基础知识,如果做错的话,应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牢固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字音、字形,掌握文言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及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翻译。(二)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 5 题,考查的是结合语境填写句子,并能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这就要求考生们不仅要阅读好材料,而且要能恰当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方法。这类题的通常做法是先弄清前后文是写些什么,是写人、叙事、议论、还是写景。再看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子结构,语气语调。结合

3、这些信息来构思句子。而这一题只要能结合语境,理解材料,就能较容易地做出来。(三)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第 6 题,考查的是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病句修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在做题时应首先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其次要分析文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及结果。做这类题的格式通常为:主要人物事件及结果。病句的修改应注意以下几点:.主谓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 成分赘余 .语序不当,结构混乱 等。现代文阅读讲评讲评现代文阅读部分(共 28 分)一、学生自己查看试卷,找出自己做错的题目。二、分析错误原因,对于属于个别现象的,可由别的同学讲清答案,并讲明答案的由来及方法,对于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题型,可先由同学们讨论解决,仍解决不

4、了的问题老师重点讲。作题方法指导(一)、现代文阅读的第 7、11 题,着重考查的是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题型,应首先找出文中的主人翁(主要人物),其次要分析文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及结果。做这类题的格式通常为:主人翁(主要人物)事件及结果(二)、现代文阅读的第 8、10、12、13、14 题,着重考查的是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它要求我们在阅读现代文时一定要准确地把握课文原意,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重点语句及其表达效果。 根据这套试卷,它也强调了对标题的题解,同时又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的个性。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这类题的答题模式是:我觉得*(人)是个的人(至少答两点,而且要从不同的角度)

5、(三)、现代文阅读的第 9 题,考查了学生根据语言环境补写句子的能力。总之,这两篇现代文阅读既考查了同学们的读的能力,又考查了同学们的写的能力。因此在以后学习中我们要明确阅读方法,做到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古诗文讲评讲评古诗文部分(共 15 分)一、学生自己阅览试卷,分析错误原因。二、讲评试卷。对 15 、16 题出现的错误,应要求学生掌握好课文中的重要注释,要把握好知识的准确性。对于全班出现错误较普遍的题型,可先由同学们讨论解决,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重点讲。作题方法指导(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好课文中的注释,做到重点的词语能理解,重要的句子能翻译。(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古文,要多读,要学会欣赏古诗词,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作文讲评讲评试卷中作文(50 分)任选一题作文作文一 我最( )的人对于这篇作文的写作,首先要求学生要按试卷中的写作要求去写作文。其次,结构上要把握好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选材上要新颖典型,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特别是描写和抒情,它更能展示人物形象,突出写作主题。作文二 是一篇材料作文 对于这篇作文的写作,首先也要求学生要按试卷中的写作要求去写作文。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材料,深刻挖掘材料内涵,寻找最佳立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