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86907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育学: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2、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中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3、 教育者:教育者是教教育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和社会代表性。4、 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教育措施:措施是教育活动的实施手段和方法,包括教育工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等。6、 双轨制:在资本主义的学校制度有两个相互独立系统: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有良好的师资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升入一些有名的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成

2、为统治阶级和各级管理人员。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比较差,主要是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7、 学校: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的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通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就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机构实施的。8、 学校化:学校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体,如教育和管理观念、历史传统、行为规范、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教育环境和制度以及由些而体现出的学校校风和学校

3、精神。9、 学校精神化:学校精神化包括学生化和教师化,主要是以人或人际关系为基础构成的化形态。10、 学校物质化:学校物质化是指学校物质环境所构成的一种化,如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如校园面积、校园布置、学校建筑、教学设备、图书馆等等,都会构成一种独特的化内涵。11、 学校制度化:学校制度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化。12、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同其他领域的管理一样,也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

4、制度。学校的管理对象是指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 、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只要在沟通过程中的任何一个五一节上遇到干扰,使信息传递受阻或造成差错,就算不上沟通。13、 遗传决定论:以柏拉图为代表,其观点认为人性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物点所决定的。14、 环境决定论:以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获得的教育引导。1、 辐合论:也称之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二者作用各不

5、相同,不能相互替代。16、 儿童个体的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生生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17、 教师:1993 年 10 月 31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 3 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8、 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或标准,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条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19、 教师培训:是指专门教育机构

6、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20、 教师考核: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依法对教师进行的考察和评价。21、 教师的地位:1、从历史的角度上看,社会对教师的工作都相当尊重;2、从现实的角度上看,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对于稳定教师队伍、加速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2、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题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蔡德总的质量标准与规格要求。23、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涂尔干为代表,认为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决定,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依赖于社会,教育质量规格只能以社会的

7、需要规定。24、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以卢梭为代表,其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人的本性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应当依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2、 德育:德育是教育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26、 智育: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27、 体育:体育是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体魄提高的教育活

8、动。28、 美育: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29、 技能: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写作的能力。30、 程: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的身心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的。31、 学科程:学科程是分别地从各门学科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32、 活动程:活动程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33、

9、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34、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叫法上的基本要求。3、 教科书:教科书简称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36、 程设计:程设计就是对于程的各个方面做出计划与安排。37、 班级授制:又称“堂教学” 或“班级教学”它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

10、全班学生进行授的教学组织形式。38、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介导的教学法。是指是教学过程中,从獐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物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的思维活动,亲自探究和主动发现有关知识,从而产生新的领悟,得出相应的结论的学习方法。39、 教学: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40、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则指以某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度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

11、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41、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师生相配作用的活动。42、 直观性:直观性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自己的感官直接感知学习对象。43、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4、 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4、 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

12、和保存。46、 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中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47、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了。48、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9、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他的基本形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0、 谈话法:是在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形式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1、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

13、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进行了学习。2、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完全相反的做法,上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3、 外活动:外活动是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堂教学之外利用余时间为其组织的多种教育活动,长期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4、 班级:是指将年龄相近,知识水平程度基本相同,有共同学习任务的一年级学生编成有固定的人数的学生群体。、

14、班主任: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的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6、 班集体:指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积极分子骨干,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自觉和纪律,良好的民主氛围的班级。7、 少先队:全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预备队。8、 学校咨询与辅导:学校咨询与辅导是指学校工作者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了诊断矫治的过程。9、 心理健康辅导:指学校咨询工作都通过程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60、 信

15、度:又称可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测试仪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1、 效度:也称测验的有效性,指一次测验能测到预先想测的知识和能力的程度。62、 相对评价:相对评价是在群体中进行对比,这时衡量标准是相对的。63、 绝对评价:绝对评价是与预定的标准对比,只要达到标准,就称为合格。64、 形成性测验: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6、 总结性测验:用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阶段总结分析。在一个段落或一门结束后,老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情况。66、 问卷调查:是一种书面调查方法,是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以了解被访者的意见和看法的研究方法。67、 实验法:设计某种新措施,然后用于实践中,考察其实际效果的研究方法,它有一种实施过程:1、提出假设;2、选择实际实验对象;3、控制无关因素;4、推行研究新计划;、对比前后测成绩,检验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