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孩子小”说事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97966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别拿“孩子小”说事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别拿“孩子小”说事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别拿“孩子小”说事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别拿“孩子小”说事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别拿“孩子小”说事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拿“孩子小”说事儿小宝和小妞争抢玩具,小宝大哭,小妞死揪不放。奶奶匆匆跑过来,呵斥小妞:“你怎么欺负弟弟?”小妞一脸委屈:“小宝抢我东西!”奶奶语气稍转:“弟弟还小,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小妞撅起嘴,眼眶内盈着泪花,撒了手,扭头走向一边,心中却不满不服:弟弟小就能随便抢别人的东西么?这样的剧目几乎总能在不同场景、不同孩子、不同时间里看到。每当听到这样的呵斥声,我总有些心酸,想起一些久远却刻骨铭心的往事。小时候,有一次我和妹妹一起玩耍,不知为何妹妹摔了一跤,号啕大哭,直把我这个不爱哭的孩子弄得手足无措。大人们闻讯赶来,不分青红皂白,就问是不是我推倒了妹妹,还假装要打我,藉此安慰妹妹。我恐慌

2、得忘记辩解,即使辩解怕也无人相信,只会罪加一等。虽然大人们并没有真的下手打我,但是犀利的言辞与严肃的面孔已经足够威摄到我小小的心灵。现在回想起来,大人的心思不过是用此法息事宁人,可当时的我却不明就里。从那以后,我对质问我的大人们“敬畏”有加,与弟妹们相处时也小心翼翼,兄弟姊妹间已失了许多分亲切。还有一次,与妹妹下跳棋,连下两三盘,妹妹都输了,哭着说不玩了。大人们一边安慰妹妹,一边告诉我:“你是姐姐,肯定下得好些,要让着妹妹,让她也赢几盘。 ”我像个犯了错的孩子,聆听着大人们的教诲,心里早已失了下棋的兴致。不能不说谦让是美德,可之前从来没有谁告诉过我下棋时该怎么谦让才能让妹妹赢棋又不被发觉成功又

3、有尊严,这对于只有几岁的我来说着实有些困难。如今我对这类竞技游戏不感兴趣,大约源于此。我宁愿左手与右手打牌,宁愿玩单机游戏,也不愿意参与对抗性的运动和游戏,因为揣摩人心实在是件辛苦事。长大后回想往事,知道这些其实不算什么,也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谦让。只是当时的心酸、恐慌、委屈、不平已经深深地烙在心上,留下一团黑糊糊的印记,怎么都抹不去。此后待人接物常苛求平等,既不能容忍他人不公的诋毁苛责,也静思己过,有担当敢面对。这些直接影响了我育儿的态度。孩子间相处,矛盾冲突是常见的,细细思量却有些微妙。两个习惯好、懂事理的孩子总能和睦相处,矛盾冲突极少,即使有,也态度温和,极易冲淡。而那些不通事理的孩子往往

4、只顾自己,自己的东西不愿谦让、吃亏、共享,他人的东西眼馋嫉妒,意欲据为己有或恶意破坏,常使一件小事小物成为矛盾的源头,并争执不下,很难妥协。大部分孩子与人相处都是“遇刚则刚,遇柔则柔” ,柔则和睦,刚则易折,硬碰硬的后果是两败俱伤。大人们常对弱小有恻隐之心,当此时,不论对错,大多要求大让小,其实这样反而纵容了小的为所欲为之心,因为“小”成为他的护身符,甚至他会理直气壮地用“小”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换个角度看,如果你认为孩子的一些表象如抢东西、打人、不能自理、行事拖拉等是因为孩子“小”的话,那不知这些孩子何时才会“长大” 。一个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必定从出生起就不会恶意抢东西、打人,三岁如此,六岁亦如此;一个从小就学习自理的孩子必定比他人要更早地学会刷牙、洗脸、上厕所,孩子能干,大人轻松;一个从小就灌输时间观念的孩子必定从容优雅,办事效率高。古话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蒙特梭利认为:“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教育要从小抓起,我们没有多少时间等待。错过了育儿黄金期,将来要补救就杯水车薪了。所以, “孩子小”不能成为纵容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