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考察报告4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8636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农村考察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考察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考察报告4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农村考察报告4篇做好对外宣传。各级团组织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基地开展的相关业务,加强自身建设。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现代化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以带动青年创业致富。健全青年创业体系,为整合青年创业资源。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共青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通过提供就业导航、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发展。那么,这种集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培训平台、资金平台为一体的成长平台,否能有效解决青年创业难题,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得到全面发展,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引导自主就业。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1搭建创建平台。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

3、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第 2 页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解决融资难题。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2争取财政支持。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获得资源共享。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以乡镇为单位筹建,3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辖内不同行业集中管理,使青年

4、创业者共同拥有一个创业致富平台。该种模式的运用,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一方面有利于创业青年分享经验、汲取教训,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创业青年及时获得市场信息,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从而实现辖内青年自主创业、以老带新,做好传、帮、带,引领地方百姓共同致富。二、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其发展过程中,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解决农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成果。既存在着诸多优势和机遇,也必须遭遇各种条件的制约。经营存在风险。尽管有不少部门表示,1管理成本较高。会响应团组织号召,积极支持农村青年创业,筹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但是企业在重视社会效应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成本支出。由

5、于农村地域广阔,有创业需求的青年较为分散,要将他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固定的经营场所,这期间涉及水费、电费、场地租赁、办公经费等各项费用支出,这些费用由谁来承担,以及今后维系基地正常运转的资金由谁提供,这都是事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授信额度偏低。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2融资渠道单一。发放贷款往往要求提供住房等抵押物,农村青年虽有创业热第 3 页情,但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财富积累,加上部分青年家庭实力有限,又难以提供有效担保。虽然在信贷支农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因地制宜推出了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这一专项金融产品,但是授信额度相对偏低,5万元信贷资金虽能解决简单种养业需求,倘若遇到科技创新型项目,则也

6、只能杯水车薪。影响基地建设。银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3存在惧贷心理。信贷资金投放以风险可控为前提,但是一些基层信贷人员指出,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创业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最高的一缺有效抵押物,二缺实践能力,一旦产生风险,吃亏的肯定是银行。另外,大多数信贷人员又实行的模拟利润考核,对小额农业贷款实行包收、包放、包管理,绩效薪酬直接与资产质量挂钩,这也使得他存在惧贷心理,从而影响基地建设。制约规模扩张。农村就业问题是国务院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4政策支持不足。如何发挥基地作用,凝聚团员青年力量,引领新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这不仅仅是

7、团组织和金融部门的工作任务,成长更离不开政府及各级部门的关心支持。目前,基地部分产业项目虽获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以部门为单位针对项目设定,缺少对整个创业基地的专项扶持政策。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优秀青年创业项目难以落户,基地抗风险能力不足。缺少科技支撑。农村青年创业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5人才难以引进。不仅需要在摸索中发展完善,更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优秀首页12345678尾页 人才参与。但是多数基地地处农村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且创业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何能够引入优秀产业项目,第 4 页留住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执业经验的人才,也是关系基地建设成败的一项因素。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

8、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积极作用。但不可忽视的发展初期也同样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成败事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那么如何实现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呢?落实筹建资金。创业就业是民生问题,1统一思想认识。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引导青年自主就业,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此,政府各级部门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正确对待基地建设。关于基地资金的筹集,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企业冠名。邀请县域优质企业出资冠名,由其承担基地首期资金投入,配合乡镇团组织做好基地筹建,或能引进项目、解决销售。二是政府出资。由地方政

9、府部门或所在行政村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对部分资金予以留成,用于维系基地正常运作。三是青年缴纳。基地对青年创业者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基地创业主体的青年理应分摊一部分基地费用,确保其有序运作。解决融资难题。创业难,2创新担保模式。难点更在融资。农村青年创业者由于缺少财富积累,初期阶段大多缺少资金,又无有效抵押物,借贷肯定碰壁。因此,如何解决贷款担保难问题是基地创建成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予以解决: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或成功人士出资冠名赞助、县农业担保中心划出专项资金、农村创业青年共同筹集。担保基金可按15比例承担风险责任,1设立农村青年创业担保基金。基金资金来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由

10、县农业担保中心负责具体事项运作,但考虑农村青年经济承受能力,建议担保中心免费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采第 5 页用集中授信、随用随贷原则,2建立农村青年创业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联保贷款可由5名以内员工组成。由乡镇团组织根据基地青年资信等级情况推荐,并完成初评估。由于创业项目在基地内实行集中管理,辖内创业者的生产经营情况相互了解,采用互保模式,大大增强了风险可控性。同时,不同行业联合重组,允许种植户、贩销户和养殖户相互担保,也降低了因季节性因素而导致的经营风险,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支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3推进丰收小额贷款卡业务。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作为

11、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社必须创新流程、简化手续,特别是对10万元以下的支农项目,可以通过发行丰收小额贷款卡等形式,实行“额度一次核定,担保、抵押一次落实,贷款分次发放使用”真正做到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主动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服务。支持基地发展。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事关农民增收、农村长效发展,3实现支农倾斜。对解决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农村信用社应从构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重要意义。关于基地青年贷款担保方式可以通过上述基金或联保等方式予以解决,客户经理的薪酬考核中要视同抵押贷款,促使客户经理转变经营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农村信用

12、社还不应过份强调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而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反哺农村发展,主动下调基地创业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入驻创业。做好典型推进。农村青年创业是一项全方位的系统工程,4加强政策引导。只有将金融保障和多方综合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遇到各项困难和问题。因此,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应当受到政府部门关注,农口等政府职能部门应为基地引进专家第 6 页、学者做好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人行、信用社应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通过基地全程了解农村青年的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资信评估数据建立对农村青年的信用档案;各级团组织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建立基地专项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财政支持、工

13、商登记等,引导农村青年落户创业。*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4月30日)为学习借鉴内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科学制定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纲要,根据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安排,由自治区党委农办副主任代宁祥同志带队,有自治区有关地州党委农办主任参加的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考察组一行6人,于4月中下旬赴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省,对五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的五个省代表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的内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既有经济发展内容,又有社会发展内容,既有各省的面上部署,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具体做法,既有经济发达地方的典型经验,

14、也有经济欠发达地方的推动措施。总体看,五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安排部署力度大,组织措施有力,已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首页12345678尾页 扎实推进的良好局面。尽管学习考察时间短,但大家开阔了眼界,交流了经验,加强了相互了解,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五个省的经验和做法对当前我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五省的基本情况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总人口8750万人,农业人口6700万人,耕地面积5856.6万亩,人均耕地仅0.67亩。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38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2%,农业增加值达到149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5.6%,农民

15、人第 7 页均纯收入2803元。四川省也是一个畜牧业大省,全年仅肉猪出栏就达8764万头,肉类总产量949万吨,畜牧业产值116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49个民族成份,总人口3900多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8%,农村人口3225万人,人均耕地0.67亩。全省88个县市有50个是国定贫困县,贫困人口26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465万人。全省生产总值19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份,全省国土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00万人,农村人口4241万人,人均占有耕地略高于四川、贵州省。,全省生产总值为64

16、74亿元,农业增加值125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6.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湖南人均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366元。江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300万人,农村人口3700万人。这几年江西省整体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全省生产总值达到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十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为9439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财政总收入426亿元,“十五”年均递增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6元,比上年增收313元。福建省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全省3535万人,陆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5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621元,财政总收入78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二、五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一)突出重点,全力推动。一是抓好安排部署。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五个省迅速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