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7743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两份合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篇【一】近日,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布了中国人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这是保险行业第一份关于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项报告。报告从丰富产品供给、优化保险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参与养老健康产业、强化资金支持、提升基础管理等六个方面展现了中国人寿在服务社会全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成果,为服务好国家和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提升风险保障能力2016 年,公司保险供给总量快速扩大,保险产品供给体系不断丰富,风险保障水平有效提升。上半年,境内寿险业务累计新增

2、承保 11.38 亿人次,有效保险金额177.76 万亿元,赔付支出 1250.58 亿元;财险业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 29.88 万亿元,赔款金额达到 126.59 亿元。1、积极开展养老、健康保障产品创新。为满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客户日益增长的养老和健康保障需求,陆续开发推出 28 款年金保险产品、21 款养老金保障产品和 142 款健康产品,产品线不断充实,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积极服务和支持“三农”,开展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积极试点推出了燕麦、荞麦、猕猴桃种植及羊养殖保险等特色产品,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保障;试点开展生猪价格指数、农作物气象指数保险;积极开发和完善农房保险、农机保险、农

3、业基础设施保险等产品体系。3、适应技术进步和互联互通,积极开展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在“+互联网”和“互联网+”两端同时发力,有效满足互联网客户个性化保险需求。优化保险服务供给,改善客户服务体验1、不断加强资源整合,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全面建设并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推进综合销售;创新获客方式和支付模式;全面推进大数据战略。2、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简化客户理赔手续,推广理赔直付;建立通赔全流程授权机制,缩短理赔时效;升级服务承诺,提升客户体验。3、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增强服务便捷性。推出“e 宝账”、“金 e 保”、互联网智能理赔等服务平台,实现自助服务功能。上半年,寿险业务新单

4、15 日送达率为 96.27%,保全作业平均时效为 1.01 天,理赔平均处理时效 1.58 天,理赔 5 日结案率达到 98.58%,获赔率达 99%以上;财险业务车险和非车险平均案件理赔时效分别为 29.11 天和 73 天。创新参与社会管理,助推政府职能转化1、积极做好大病保险及新农合经办工作,助力政府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继基本医保经办典型模式后,又形成江门模式、江苏省内转诊、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一体化管理等新的经营服务模式。截至上半年底,累计承办 200 多个城乡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 4 亿人,累计支付赔款 400 多万人次、100 多亿元;在 23 个省开展 300余项医疗经办业务,服务

5、 6000 多万人。2、积极开展政策性保险业务,助力政府做好风险管理。在寿险方面,为 2000 万老龄人口提供老龄保险;为超过 1300 万家庭提供计生意外伤害险,保额达 5000 多万亿元;为 9000 万人提供小额保险,保额 1.34 万亿元。农险业务方面,累计承保 506.7 万户次,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额 1537 亿元。责任保险方面,着力推进校方责任险、医疗责任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保险。巨灾保险方面,积极参与各地巨灾保险试点,在多地相继开展相关业务。3、积极解决好扶贫与社会人群就业问题,有效增强社会托底水平。作为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的中央企业,中国人寿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工作,投入资金、捐赠物资

6、、选派干部,直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挥保险优势,加深保险扶贫深度和广度。其中,宁夏分公司为贫困户量身定制寿险“脱贫保”服务,甘肃分公司针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及孤儿研发并推广“两保一孤”专属产品,实现了对精准人群的精准保障;积极服务社会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在去产能重点领域定向提供就业岗位。截至上半年底,境内公司销售人力 160 万人,较年初净增 40 余万人。积极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助力养老体系建设1、加快推进养老养生项目落地。“三点一线、四季常青”战略布局不断推进,各养老项目先后落地。“国寿嘉园”健康养老子品牌正式发布,“大养老”产品线不断丰富。推进“智慧养老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探索构建

7、中国人寿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创新模式。2、加快健康医疗产业布局,做好养老健康配套服务。健康并购股权基金成功获批,成为首支获批的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健康管理产业链不断完善,成功投资康健国际、华大基因等健康管理类企业,与淄博市中心医院合资设立新院区,投资入股南石医院开展医疗合作,入股国药租赁合作开展医疗设备租赁业务,入股医疗控费企业卫宁科技加强承保和理赔管理。强化资金支持力度,服务经济结构调整1、积极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助力改善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目前,公司基础设施类项目投资余额近 2000 亿元。2、响应“去产能

8、、去库存”号召,优化投资策略。减少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敞口,重点关注并加大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截至上半年底,公司持有新兴产业股票市值 159 亿元;持有新兴产业债券 301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54 亿元;持有过剩产能行业股票市值 4.4 亿元,占股票持仓比例较上年末下降 0.43 个百分点;持有过剩产能行业债券 466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57 亿元。3、积极把握“去杠杆、降成本”政策红利,加大股权投资力度。重点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国企改革领域,有针对性地加大股权投资力度,直接为实体经济注入流动性。4、发挥保险风险管理优势,提升社会信用水平。大力开展政策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服务小微

9、企业;在多地开展商业性保证保险业务。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增强供给侧发展动力1、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优化考核激励和薪酬分配机制,建设创新项目培育、推广、激励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司大中城市机构改革。2、优化内部资源分配制度改革,从供给侧增强发展动力。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将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实施基层办公用房和职场改善计划;持续加大对基层的战略性投入。3、不断加强队伍渠道建设,增强发展竞争力。传统销售队伍建设成效突出,新渠道建设稳步推进,公司供给服务的渠道不断丰富,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中国人寿在未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

10、保监会要求,立足和服务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局,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切实完善供给布局,扩大供给范围,增强供给动力,提升供给水平,提高供给质量,确保在服务国家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供给侧改革、落实自身供给侧改革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的自查报告篇【二】受国务院委托,现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有关情况做汇报,请审议。一、总体工作情况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十八届

11、五中全会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 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中国制造 2025”工作。各部门、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有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规模快速扩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实现了年均 9%的增速,成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支柱。尤其是 2015 年“中国制造 2025”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推动,各

12、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发布实施中国制造 202511 个专项规划指南,推动出台一批配套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制定了贯彻实施方案或行动纲要,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各方协同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16 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8%,为全国 GDP 实现 6.7%的增速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成立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细化落实行动方案,开展专项督查,2016 年度化解粗钢产能 6500 万吨以上和煤炭产能 2.9 亿吨以上,超额保质完成年度目标,职工安置总体平稳有序,奖补资金拨付基本到位。创新行业管理方式,分

13、类处置“僵尸企业”。大力推动行业兼并重组,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有效提升,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在增效益促转型、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改善预期和稳定信心、防范经济社会风险、探索长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成效逐步显现。二是促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消、减免涉企行政收费加强银企信息共享,引导金融业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稳妥推进投贷联动业务试点,完善产业链金融,降低融资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玻璃门”、“天花板”等各种隐性壁垒。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立双创平台。在 6 省(市)建立担保

14、代偿补偿机制,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三是补齐实物产品质量短板。组织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改善行业生态,提振消费信心。核定 23 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发布 55 项消费品国家标准和 208 项行业标准。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兼并重组和质量追溯。(二)先进制造业发展和新动能培育取得新进展。一是深入推进工业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完善制造业标准体系和创新网络,推动国家和省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已挂牌成立,广泛吸纳高校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按照“公司+联盟”的市场化模式运作。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正在筹建,各地也培育建设了

15、19 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要素资源,把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成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的重要载体。二是不断夯实工业基础能力。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四基”短板,开展重点产品和工艺示范应用,在一些重点产品和工艺上取得积极成效。三是扎实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本着“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启动 81 个试验验证项目研究。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初步摸底,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

16、升 30%以上、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 1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 20%以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四是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把装备升级作为中国制造 2025的重点,积极推动重大装备产业化,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成功组建,高精度数控齿轮磨床等产品跻身世界先进行列,C919 大型客机即将首飞,长征五号大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发射成功,“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水,中国标准动车组成功完成世界首次 420km/h 交汇试验。五是深入推进绿色制造。打造以绿色标准、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 44 个京津冀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推动创建 51 个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出台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对 20 个省区市开展节能监察专项督查。2016 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上年下降 5.47%,用水量同比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