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7233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单选填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 年 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试卷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教师教学 B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2人本主义心理学 A的著名代表是( C )A弗洛伊德 B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C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动机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苛勒 B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刚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被称( B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

2、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7某学生具有外向、直爽、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急躁容易冲动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8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叫( 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9主张学生的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习者原由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种学习理论所属学派为( C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认知派10个体由于群体的舆

3、论压力,在认知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样的现象称( B )A凝聚性 B从众 C社会助长作用 D士气l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一般表现为( D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相关 D动机强度适中,学习效率最高12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B )A规范 B舆论 C群体气氛 D凝聚性13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14有这样一列数字:149162536496481100,如果孤立地记忆,则有 18个记忆单位,难度很大,但如将它们看成 1,2,3,4,5,6,7,8,9,10 的平方,则有 1

4、0个有规律的记忆单位,提高了记忆的成效,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哪种策略( D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化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的功能,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B )A定势作用 B功能固着 C变式 D迁移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人的心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 意志过程 三个方面。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 ,反映了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 及时复习 的必要性。3在识记一些无意义的材料时,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并加以一定的联想和想象,以提高记忆的效果,这

5、种做法被称为 意义化 。4学生知识的应用(或解题)过程一般包括审题、 题目归类 、重现有关知识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5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一般认为它包括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三个主要方面。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7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被称为 社会助长作用 。8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 统一 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9学生学习了 m(a+b)=ma+mb后,错误地得出 lg(a+b)=lg

6、a+lgb,这在迁移心理学中称 负迁移 。10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1989 年,又在健康的涵义中增加了 道德 的健康。03 年l、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 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 D )A.胆汁质 B 粘液质 c.抑郁质 D.多血质2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 叫( B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习惯.3、有种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也新知识意义的过程.这

7、种学习理论被称为( B )A人本主义 B 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认知学派4、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飞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 B )A从众 B 社会懈怠作用 C.模仿 D.社会促进作用5、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 个因素的乘积.这种动机理论被称为( C )A自我实现理论 B 归因理论 C.期望理论 D 成就动机理论6、群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D )A规范 B.凝聚性 C群体气氛 D.舆论7、心理学中首创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A.科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8、8、将没有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意义,以促进记忆效果的提高,这在记忆心理学中被称为( A )A.记忆术 B.联想 C替换 D 系统化9、如果说一个人的智力超常,则其智商必须超过 ( B )A. 80 B. 130 C. 100 D. 9510、个人的自我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信、内疚、优越感、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等,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C )A.自我认识 B.自我调节 C.自我体验 D.自我控制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教师的教学 B.教师的教育 C.学生的学习 D.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12、教育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 )A尝试错误说 B.

9、社会学习理论问悟 C发现学习理论 D 掌握学习理论13、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 心理学中被称为( C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 自己人效应 C. 古信效应 D. 名片效应14、一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稳定性等动力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称为. ( C )A意志 B.动机 C.气质 D.能力15、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它方面的功能, 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称为( D )A定势作用 B.迁移 C.变式 D.功能固着1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10、( C )A.实物直观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想象直观1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交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18、先于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对新学习材料的简化与概括,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作用,这种学习内容的组织技术或教学策叫( B )A.比较性组织者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 固定点19、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C )A马斯洛 B 布鲁纳 C 弗洛伊德 D 布卢姆20、区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1、的时间标志是( D )A. 25秒 B. 30 秒 C. 2分钟 D.1 分钟二、填空题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及其结果)的认知,称为( 元认知 )2、根据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记忆可以(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3、个体自我意识从其内容上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心理自我 )等方面4、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 态度 )、理智朝正、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四个方面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知党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剌激零度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这样才能保证知觉效果的提高。这是利用了知觉规律中的

12、( 差异律 )6、有人在场或多人一起学习或工作,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出现增质或增量,这种现象称为( 社会助长作用 )7、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是目前影响较大、运用较广的智力测验量表,它由在操作量表和( 言语量表 )两个分量表构成.8、如识的学习过程-般经历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理解、保持、迁移和( 应用 )等 几个阶段9、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 技能和熟练 )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规范的学习四大类.10、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记忆实验研究所绘制出的遗忘曲线,反映了遗忘进程( 先快后慢 )的基本趋势,从而揭示了及时复习的必要性。11、大学生自我意识的

13、发展过程包括自我意识的分化.矛盾、( 统一 )和转化与稳定等几个阶段12、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针对心理疾患而进行的( 诊断性 )心理健康教育和针对心理潜能开发而进行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两大类1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学习的准备律、练习律和( 效果律 )三大学习规律。14、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 正迁移 )15、解题过程一般包括( 审题 )、课题归类、重现有关知伊和解题(求解)等几个基本环节16、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由(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三个方面构成.17、揭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 )

14、18、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 马斯洛 )19、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倾向,即力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20、学习者为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的基础上对学习方法与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被称为(学习策略)。04 年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A教师教学 B 教师教育 C学生学习 D 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2.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著名代表是( A )A弗洛伊德 B 布鲁纳 C马斯洛 D.布卢姆3.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位中的 ( C )A.准备律 B 练习律号悍 C效果律 D.动机律4发现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苛勒 B 加涅 C奥苏伯尔 D.布鲁纳5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较饵,这称为 ( B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 想象直观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三中 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 )A变式 B 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