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5357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地图版)(加号的为重点复习内容)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目的:筹备建国任务。(2)时间 :1949年9月。( 3)地点:北平 。(4)内容: 国名 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宋宋 庆龄等为副主席;首都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作 为新中国的首都; 国旗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国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

2、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5)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二、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标志)(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成立条件: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同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4)开国大典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 最重要 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最伟大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国际: 冲破了帝国主 义的东方战线; 大大增加

3、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直接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四、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195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驻西藏)。(2)解放方式:和平解放。(3)意义: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大团结。第2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一、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国际)(1)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2)司令员:彭德怀。( 3)目的:保家卫国。(4)出兵原因: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5)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 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6)战斗英雄:黄继光(用用自己身躯堵敌人碉堡,战役);邱少云(为不暴露目标,甘

4、愿被烈火吞噬)。(学习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7)意义: 巩固政 权; 打击 侵略者;为中国赢得了稳 定的国际环境。(8)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中,把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 军战士誉为“最可爱的人”。二、镇压发革命运动(国内)(1)必要性(原因):新中国面临重大威胁。( 2)时间:1950年底 -1951年底.(3)作用(影响):经过近一年的斗争,反革命 势力被肃清,新生的革命政权得到巩固。三、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主人)(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1)必要性(原因):为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满足亿万 农民要求分配土地的迫切愿望。(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5、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1950年)(3)时间:1950年1953年。(4 )实施地区:新解放区。(5)目的: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6)意义: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 发展(解放生产力); 这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也 为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 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1)过渡时期:指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第 2 页 共 12 页(2)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 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总

6、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逐步 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 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二、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内容(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成就: 重工 业方面建成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重要项目近600个,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交通方面1957年,武 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7、为社会主义工业 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加 强政治建设 和法制建设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制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 宪法。(4)内容: 规 定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5)意义: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初步基础,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四、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时间

8、:1953年1956年(2)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3)措施(形式):农业改造走集体化道路,参加 农业 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改造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公私合营(具体政策:赎买政策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4)意义: 标 志着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第2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内容:分析矛盾,经济建设 (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3)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9、运动(1)1958年,中共中央确定并 颁布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2)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3)表现(影响):由于忽视客观规律(缺点),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济连续3年出 现严重困难。(4)教训: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5)大跃进运动(强调:快)含义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表现 工业上:首先是要求钢产量翻一番,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农业上:对 粮食覅产量估 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结果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

10、)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59年1961年, 强调一大二公(共 产风)(影响:经济困难)(7)纠正:从1960年起,中共中央在 农村坚决纠正“ 共产风”等“左”倾错误;在城市压缩生产项目,确保重点工程,控制城镇人口,支援农业生产。(8)好转:到1965年,国民经济 得到逐步恢复和发展。三、艰苦创业的好榜样(1)先进人物:石油工业王进喜(铁人),人民的好战士 雷锋,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2)精神:艰苦奋斗。第 3 页 共 12 页第3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1)发动原因:毛泽东对国内政策形式作出错误判断;个人崇拜; 左倾错误严重发展。(2)开始的标志:1

1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发 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决定(3)矛头指向: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共中央 总书记邓小平(4)性质:一场由国家领导人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5)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也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民主和法制糟到严重践踏的典型事例。(6)一月风暴:1967年1月,在张 春桥、姚文元策划下,上海造反派 头目王洪文等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领导权。(7)文革期间老一辈革命家和人民的抗争:二月逆流(1967年2月)和四五运动(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

12、强大抗议运动)(8)林彪叛逃事件(九一三事件):林彪因迫不及待地图谋提前“接班”,甚至还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阴谋败露后,林彪乘飞机仓皇外逃,于1971年9月 3日,在蒙古温都尔汗坠机身亡。(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9)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 团。(10)影响(后果):严重践踏了国家的民主和法治; 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11)吸取教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逐步健全民主和法制制度;要 坚持实事求是;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僵化。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课 伟大

13、的历史转折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序幕:1978年5月,光明日 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一文揭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在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2)意义: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 “两个凡是”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起点)(1)时间:1978年12月。(2)地点:北京。(3)内容:思想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原则;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1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了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组织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4)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一次解决了“ 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开辟有中国特色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三、拨乱反正(1)时间:19791982年(2)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3)意义:这使党和政府赢得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信任,

15、 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政治基础,促 进了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化。四、党中央对毛泽东的科学评价(评价=地位+功过)(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胜利完成)(1)地位: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 伟大的物 产阶级革命家、 战略家金额理论家。(2)功过:虽然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负有主要责任,犯了严重错误,但是毛泽东的错误始终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农民使用)目的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 进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包产到户的典型1978年底,

16、安徽凤阳小岗村农 民首先实行分田,包 产到户,自负盈亏。第 4 页 共 12 页推广1982年以后,以“ 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全面展开。到1984 年, 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消失。结果 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意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经济状况,促 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 展; 乡镇企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迅速发展;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二、国有企业改革第一阶段(全面展开):(1)时间:19851993年。(2)重点:国有企 业改革。( 3)中心 环节:增强企业活力。(4)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与 经营权适当分离。(5)措施: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各种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