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积累(三年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4824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积累(三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诗积累(三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诗积累(三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诗积累(三年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诗积累(三年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积累(三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积累(三年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积累三年级(第五册)序号 题目 作者 备注1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课内2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课内3 鹿柴 王 维 课内4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课内5 长歌行 汉乐府 课外6 寒食 韩 翃 课外7 七步诗 曹 植 课外8 出塞 王昌龄 课外9 从军行 王昌龄 课外10 绝句 杜 甫 课内11 咏柳 贺知章 课内12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课内13 小池 杨万里 课内2长歌行汉乐府qng qng yun zhng ku 青 青 园 中 葵 ,zho l di r x 朝 露 待 日 晞 。yng chn b d z 阳 春 布 德 泽 ,wn w shng gung hu 万 物 生

2、光 辉 。chng kng qi ji zh 常 恐 秋 节 至 ,kn hung hu y cu 焜 黄 华 叶 衰 。bi chun dng do hi 百 川 东 到 海 ,h sh f x gu 何 时 复 西 归 ?sho zhung b n l 少 壮 不 努 力 ,lo d t shng bi 老 大 徒 伤 悲 。题 解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3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注词释义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晞:晒干。阳春:生长茂盛。布:散布,

3、洒满。德泽:恩泽。华:同“花”。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cu。徒:白白地。古诗今译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

4、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4寒食韩Error!chn chng w ch b fi hu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hn sh dng fng y li xi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r m hn gng chun l zh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qng yn sn r w hu ji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作者背景韩翃(生卒年不详) ,字君平,唐代诗人。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一直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擅长写送别

5、题材的诗歌,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后来皇帝选拔他担任起草诏令的中书舍人,当时有两个韩翃,大臣问选谁,皇帝说要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那个韩翃,可见这首诗在当时是多么有名。注词释义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皇城中的柳树。5斜:为了押韵,此处可以按古音读作 xi。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传:赐给。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极、王逢时五人为侯,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古诗今译暮春的长安城里漫天舞着杨花,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官中的柳树。黄昏开始宫里颂赐新蜡烛,轻烟先升起在皇帝贵戚家。名句赏

6、析“春城无处不飞花。 ”这是一首寓意非常委婉的讽刺诗。在唐代以前,汉朝最为强大,所以唐人做诗都喜欢借汉来比唐,这里也是借汉代的故事来讽刺本朝。寒食三天焚火,本应第四天才可用火。但皇宫里在第三天的黄昏就将传火种的蜡烛赐给了皇帝贵戚。这件小事说明皇帝对贵戚近臣的特别恩宠,但诗人写得很委婉,而且用春城飞花的奇丽景致开头,用东风拂柳的描写自然引出皇官,好像是在称颂皇上的恩典,所以连皇帝都很喜欢。像这样不用一字指斥,就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就叫含蓄。我们仔细一琢磨,就能品味到里面暗含的讽刺意味。6七步诗曹植zh du rn du q煮 豆 燃 豆 萁 ,l ch y wi zh 漉 豉 以 为 汁 。q

7、zi f xi rn 萁 在 釜 下 燃 ,du zi f zhng q 豆 在 釜 中 泣 。bn sh tng gn shng 本 是 同 根 生 ,xing jin h ti j 相 煎 何 太 急 。作者背景曹植(192-232) ,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注词释义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萁:豆秆。7漉:过滤。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古诗今译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

8、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至,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

9、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8出塞王昌龄qn sh mng yu hn sh gun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wn l chng zhng rn wi hun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dn sh lng chng fi jing zi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b jio h m d yn shn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作者背景 王昌龄(698-757) ,唐代诗人。字少伯,亦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写七言绝句, 出塞 、 从军行是著名的代表作。注词释义龙城飞将: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

10、卢龙县。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这里指扬威北方边地的名将。9胡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但使:只要。阴山:阴山山脉。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古诗今译还是秦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生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能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名句赏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与很多边塞诗尽力描写战争生活的艰苦险恶所不同,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

11、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10从军行王昌龄qng hi chng yn n xu shn 青 海 长 云 暗 雪 山 ,g chng yo wng y mn gun 孤 成 遥 望 玉 门 关 。hung sh bi zhn chun jn ji 黄 沙 百 战 穿 金 甲 ,b p lu ln zhng b hun 不 破 楼 兰 终 不 还 。作者背景见 出塞的作者背景。注词释义青海:地名,在今青海湖。雪山:指祁连山

12、,常年积雪。玉门关:在今甘肃玉门,是唐代的边疆重镇。破:击败。楼兰:汉代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鄯善东南一带。西汉时楼11兰国王勾结匈奴,多次杀害汉朝使臣。这里借指侵扰唐朝西北地区的敌人。古诗今译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名句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守卫边疆的将士挺立在孤城上,警惕地遥望着四周。一个“孤”字衬托出形势的严峻和将士

13、的英勇。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宝,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并且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达到了十分动人的艺术境界。12第六册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3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溪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