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468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登快阁》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登金陵凤凰台 登快阁 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关李白和黄庭坚的文学常识;熟练背诵这两首古诗词。能力目标: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领会诗词借景抒情和运用典故表情达意的作用。情感目标:体会李诗中寄寓的忧国伤时的怀抱,以及黄诗中所表现的孤独落寞中追求自我人格。【温故知新】1、李白(701762),字( ),号( ),( )时代大诗人,与( )齐名,世称“李杜”。李白是伟大的( )诗人,风格明朗自然,雄健狂放,想象奇特,俊逸飘洒。后人称其( )。有 。登金陵凤凰台在体裁上属于( )。2、黄庭坚 (10451105),字( ),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

2、黄先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同时又和( )、( )、( )一起并称“苏门四学士”。3、名句填空:1)长安一片月,( )。子夜吴歌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3)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5)(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6)(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7) 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8)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摘抄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作名句湖北 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_湖南 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_江西 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_【

3、学习鉴赏】(一)1、“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3、“长安不见使人愁”和“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两个“愁”的含义相同吗?请简要分析。 (二)1、全诗以( )字为脉络,生发出层层诗意。诗共八句,可分四层: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 )和( )。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 )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 颔联( )。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

4、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颈联( )。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 )。由眼前江水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2、“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带有( )的意味。由于官位低下,公务冗杂,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之情,于是登上快阁,在“倚晚晴”之际,实际上是追求( )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中体现是诗人什么的精神境界?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了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了什么?【拓展】(一)2011 高考题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

5、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 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注】引领:伸颈远望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从题材上,属于_(2 分)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 分)(二) (2003 年高考)望海楼宋米芾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6、。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17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 。 (2 分)18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 、 “六朝” ,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2 分)19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2 分)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20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2 分)(三)台 城 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韦庄(

7、836910) ,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 “无情”?(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四)赤 壁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 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顗事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 ,你认为这一批

8、评成立吗?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 ,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温故知新】1、李白(701762),字( 太白 ),号(青莲居士 ),( 唐 )时代大诗人,与( 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李白是伟大的( 浪漫主义 )诗人,风格明朗自然,雄健狂放,想象奇特,俊逸飘洒。后人称其(诗仙)。有将进酒 。登金陵凤凰台在体裁上属于( 五律 )。2、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同时又和( )、( )、( )一起并称“苏门四学士”。3、名句填空:1)长安一片月,( )。子

9、夜吴歌2)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3)抽刀断水水更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5)(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6)( ),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7) 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8)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9)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摘抄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及与之有关的名作名句湖北 黄鹤楼 崔颢黄鹤楼_湖南 岳阳楼 范仲淹岳阳楼记_江西 滕王阁 王勃滕王阁序_【学习鉴赏】(一)1、“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

10、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3、“长安不见使人愁”和“倚栏杆处,正恁凝愁”,这两个“愁”的含义相同吗?请简要分析。(二)1、全诗以(“快”)字为脉络,生发出层层诗意。诗共八句,可分四层: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晚晴”)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颔联(绘景)。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颈联(抒情)。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志)。由眼前江水

11、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2、“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带有(自我嘲讽)的意味。由于官位低下,公务冗杂,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之情,于是登上快阁,在“倚晚晴”之际,实际上是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中体现是诗人什么的精神境界?诗人在深感落寞孤独的处境中,又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兀傲不群。这主要体现在。世无知音,空白拨弄朱弦,又有谁来赏识?还是像阮籍那样,到美酒中去讨生活吧。苦闷、孤寂,知音难觅,情怀难解,只有借酒浇愁, 聊宽心胸。“青眼”二字,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4、“万里归船弄

12、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了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了什么?他想摆脱纷扰现实的拘束,追求一种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他想成为自然界没有机诈之心的白鸥的盟友,过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生活,这正透露出他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不满。【拓展】(一)14、 (1 分)古体 思乡15、 (3 分)A16、 (4 分)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动作 1 分,状态 1 分,情绪 1 分,情感 1 分。 )(二)17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18空间 时间 19B2

13、0要点:(1)色彩(红、白) (2)声音(画角) (3)动态(催、起) (写出其中的两点即可)首联是主画面望海楼。为了衬托望海楼之高,先写镇江城, “云间”和“近青天”极写其高峻,这就为百尺望海危楼打下坚实的基础。楼而能飞,是因为屋檐翘起,如五色雉飞翔,“缥缈”则有仙境的意味。颔联写近景长江,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一联。诗人好象是一边喝酒,一边画画,一边吟诗,长江夹着三峡的涛声从笔底流过,杯中六朝的帆影连同酒一起喝下,不禁诗画之兴大作,一边画出片片白帆,一边吟出这句诗。 颈联写远景红日、白烟。夕阳在呜呜的画角的催促下渐渐下沉,远处幽静的江边弥漫着白烟。这里不乏有“长河落日圆”和“烟波江上使人愁”的

14、意境。(三) 答案: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 (3 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 ,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 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3 分,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四) 答案示例:许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