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743439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死亡教育到临终关怀(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死亡教育到晦临终关怀/姑息保健From death education to hospice/palliative care山东省健康教育所 孙桐一、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众所周知,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对可能对人的健康有影响的各种相关行为进行干预。因此,这一干预应该从生命的开始直至终结。所以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人的一生,自然也应当包括生和死。人终有一死,虽然这是生命的悲剧却也是无可逃脱。直面死亡更是不易,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讲,死亡更是一个为绝大多数人所忌讳的话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死亡教育是必要的,开展这项工作利大于弊。而死亡教育应当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

2、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讲更是如此。美国自上世纪60 年代开始,就将死亡教育列为学校课程,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都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而我国在这方面开始得太多、太少。(一)概念与内涵医学伦理学辞典对于死亡教育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死亡教育是就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而对人进行的教育,其主旨在于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死亡。实际上,死亡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在面对死亡(他人的和自己的) 时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其实质是帮助人们认清生命的本质,让人们接受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教育的目的并非劝导人们死亡,而是帮助人们活得更好。(二)目的、意义与作用死亡教育不仅让人们懂得如何活得健康、活得有价值、活得无痛苦,而且还要死得

3、有尊严。它会使人们增强维护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健康素养和技能,自觉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它既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又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死亡教育是破除迷信和提高素养的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生观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医学生明确死亡的本质、伦理道德,掌握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及应对方法,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死亡和濒死的恐惧程度降低或消失,并能够积极采取各种调适技能满足临终者及其家属的身心需要。有人曾总结了死亡教育的3个主要目的: 根本目的就是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与实现人的优死;引 导人们改变传统观念

4、中缺憾构成,使人们对死亡由无知进入到有知的境界;提供人们为临终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获得健康的死亡知识。开展死亡教育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点:1、促进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知死,焉知生” ,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亡,实乃谈生。死亡会使人对人生的价值及意义作深刻的检讨;会使人充分体会 “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的境界,从而珍惜生命的每一天。2、揭升人类文明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死亡文明有三个基本要求即:文明终-临终抢救要科学和适度; 文明死 -要从容、尊严地优死;文明葬-丧葬的文明化改革。文明死是死亡文明中的中心环节部分,尚存在着盲目和愚味,只有进行普遍的健康的生死观和死亡文明教育,才能促进社会崇尚科

5、学文明死亡的文明风尚。3、可以帮助临终病人。可缓解病人恐惧、焦虑的心理 死亡教育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致力于提高病人对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认识。通过死亡教育,使病人可以真实表达内心感受,得到家属的支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意义,保持平衡的状态及健全的人格。4、可帮助病人安然接受死亡现实。当病人经过医生诊断为不可逆性质时,对病人进行死亡教育及临终关怀护理,使病人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是不可抵抗的自然规律。能直言不讳地谈论有关死亡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另一方面为自己的后事做妥善安排。自始至终保持病人的尊严,从而提高生命最后阶段的质量。5、预防不

6、合理性自杀。临终病人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在他们以死亡解除痛苦的要求得不到医生及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部分病人采用服毒、自溢、坠楼、割脉等手段结束生命,令人惨不忍睹。死亡教育使人树立科学文明死亡观念,可以预防不合理性自杀。建立自身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以正确对待荣辱得失,珍惜生命,从而避免自杀行为所致的不良后果和影响。6、可以安慰死者亲属。有的临终者自己本身能够坦然面对死亡的事实,而死者亲属却难以接受死亡的事实。有人悲痛欲绝,精神痛苦更为强烈,且时间持续很长。良好的死亡教育可使死亡后亲友的心理得以平衡,给予家属以慰藉、关怀,疏导悲痛过程,减轻由于死亡引起的一系列问题。7、可提高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素质。临终

7、关怀工作者接受死亡教育,提高自身对死亡科学认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临终者及家属身心整体照护的能力。针对死亡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帮助临终者尊严地、安宁地死去,也帮助丧亲者渡过最困难的哀伤阶段。(三)发展历程1、美国 20世纪初,死亡学的概念产生,但未进行系统研究。 20世纪50 年代,美国社会推行了一次“死亡觉醒运动”( death awareness moment) , 其突出的主题是“死亡焦 虑”。 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死亡学著作死亡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开始,死亡教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设立了死亡教育课程或座谈会,成立

8、了“ 死亡教育委 员会”, 出版了 死亡的准备教案。 1967 年莱斯特编制死亡恐惧量表。 1968年,学者杰唐纳 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建学校,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 1969年,卡波勒罗斯出版了死亡学名著生死边缘 ,引起人们对癌症末期病人的重视及关怀。 1970年坦普勒编制死亡焦虑量表,引发了科学界对死亡问题的研究。 1974年全美大学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 ” 等课程的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的达1 100所。 1975年的调查表明,全美至少有41家医学院设有关死亡教育的正式训练课程。 1976年,死亡教育与咨商学会成立。 1977年,死亡教育杂志创刊; 同时,美国第

9、一个正式的死亡教育课程出现。 1985年全美有60%的大学提供至少1个学时来研讨死亡教育。其专业课程发展于80年代,现在至少有3个死亡学的硕士课程。 1987年,全美共有85%的医药学专业,有126家医学院、396个护理学院开展了死亡教育。 目前,美国有52%的医学系及78% 的护理系都设有三个必修学分的“死亡与 濒死” 的 课程。2、中国 1973 年,谢文斌先生将“On Death and Dying”译成论死亡与濒死。 1975年,护理杂志以“濒死患者护理 ”为主题发表相关文章。 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出版了第一本专著临终关怀学生命临终阶段之管理。 1991

10、年,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中心召开了“首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暨讲习班。 1991年,武汉大学的段德智教授开设了“死亡哲学” 的选修课,出版了死亡哲学,这是大陆普通高等院校首次系统地讲授并研究死亡问题。 1992年至1995年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临终关怀学术研讨会。 1994年,郑晓江教授在江西大学开设“中国死亡哲学” 的选修课。 1996年,召开了“全国死亡教育与 临终 关怀学术研讨会” 。 1997年,召开了“海峡两岸 临终关怀学 术研讨会” 。 1997年,烟台护士学校的陈元伦等编著人的优逝,这是大陆医学院校有关死亡教育的第一本教材。 目前,大陆已经有了100多所临终关怀机构,几千名工作人

11、员。 天津医科大学已招收了第一名临终关怀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中小学课程没有或者很少涉及死亡教育。高校死亡教育多附属于心理学、伦理学或社会学,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单独的死亡教育课程。(四)内容实际上,凡是与死亡相关的问题,都是死亡教育应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死亡教育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包括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医学、护理学、生物学、经济学、法律学、心理学及文学艺术等。死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1、正确的生死观的教育。包括我国传统的各种死亡观、死亡哲学。以现代的观点来说,要辩证地看待生和死。谢觉哉曾言:“生命是属于革命的,为了革命,不应爱惜生命。但 为了革命,又必须要生命的健

12、康和存在。”贝多芬也诗 云“ 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2、死亡概念的教育。死亡是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人和高等动物的可分因衰老发生的生理死亡或自然死亡和因疾病造成的病理死亡。死亡过程可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3、自杀的预防教育。死亡不一定是解脱,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要增强对生活的磨难、不幸和压力和天灾人祸的抗击能力。要相互帮助,相互体贴,同舟共济。有效进行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4、对濒死者及其亲属的教育。要为其创造一个恬淡、安谧和尽

13、可能舒适的环境;心可能满足其各种合理的要求,不让其抱憾而去;教育其正确地面对死亡,或许还会产生生命的奇迹,甚至战胜病魔。要帮助亲属克服对亲人死亡的恐惧,尽快走出悲痛。5、写遗书、立遗嘱。有人称这是引导学生直面生死,消除死亡的神秘感。不过也有的人认为此举会在无意中诱导学生寻死。死亡教育要达到前者的积极效果,消除后者的副作用,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动脑筋。6、去殡仪馆触摸尸体及观看火化过程。但对于少数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来说,则显得残酷了一些,弄不好,就会在个别人心中留下阴影,从而引发副作用。7、用教具或者用植物代替进行观察。对于幼儿园与小学的或心理素质较差的高年级学生,这种方法是非常可取的。例如,一棵禾

14、苗的“ 出生” 到 “死亡”的过程,它可以自然死亡,也可以人为地将其“ 夭折” 。这样 展示可形象地诠释这样 道理:正常死亡可创造成果,非正常死亡则颗粒无收。8、对于医学生还应包括生命本体论、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与生命价值论;死亡 伦理; 临终关怀与安 乐死等内容的教育。(五)开展青少年死亡教育应注意的事项1、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进行。青少年的身体、思维、感情、行为方式与成年人不同,因此要根据其不同年龄特点,结合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进行,这样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2、避免夸大其词。青少年的人生经历大都比较简单,这时与他们讲死亡的话题自然十分慎重,因此在死亡教育过程中不适合采用在其他健康教育工作

15、中常会用当的夸大手法。要从积极的角度入手,不要危言耸听,片面夸大,要注意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3、不能脱离心理教育单独进行。现实中,一些学生之所以轻视生命,有的是因为家庭环境,有的是因为社会压力,有的则是感情纠葛。忽视这些外在因素,仅就事论事地让学生认识死亡真相,难 以达到效果。4、要区别与其他教育对象。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制定不同的内容。专业人员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死亡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具有能够帮助大众正确对待生死的能力; 对于学生,应着重于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教导珍惜生命; 而对于患者及家属,要避免讲授深奥理论,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对于社会大众,重在宣传,减少因无知而造成的对死亡的盲目恐

16、惧。5、要注意教育方式的适宜性。考虑到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忌讳,在具体的死亡教育中,要尽可能避免以“死” 论“死”,可将其转化为人生问题,以影视、文学作品等形式,潜移默化中传递知识,贯彻完全开放的原则,容纳多种生死观念,提高公民的“死亡素质” 。(六)搞笑的墓志铭1.Reader if cash thou artIn want of anyDig 4 feet deepAnd thou wilt find a Penny-John Pennys epitaph in the Wimborne, England, cemetery“看官,您若缺钱,不妨掘地四尺,就会发现一便士。”果真如此,“便士”兄弟的玩笑可就开大了。2. Here lies Ann MannWho lived an old maidBut died an old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