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74325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 中考语文在接轨高考的过程中,不少题型沿用高考题型,诗歌赏析题就属于这样的形式。试题选择的内容以古代诗歌为主,涉及到诗词曲等不同的体裁,诗歌的意象浅明,情感强烈,阅读难度不大。笔者研究了 2007 年全国 60 份中考语文试卷,其中有 42 份试卷在积累与运用中考查了诗歌赏析,因为诗歌赏析不仅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品味审美能力,也能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四学段目标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诗歌赏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这些能力,虽然诗歌赏析考查的形式多种

2、多样,但其中的基本解题技巧是共通的。在中考、高考复习中可以从明、绘、悟、识、赏五个方面培养阅读和鉴赏能力。 一、明诗识 诗识就是诗歌常识,赏析诗歌首先必须明了诗歌的基本常识。诗歌的基本常识中涉及到诗歌的类型,诗歌的押韵和节奏。江苏连云港市阅读的内容是杜甫的登岳阳楼,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颔联所写的景象。其中涉及“颔联”这个诗歌常识,律诗共四联八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所以,回答此题首先应有诗歌的有关基本常识,如果不能明了颔联这一诗歌常识,就会出错。因此,在复习诗歌常识时需要明了以下内容:诗歌的形式、押韵、节奏等。从广义而言,诗词曲统称为诗歌,从狭义而言,诗

3、歌就是诗。诗的种类标准不一,按照语言学家王力的划分(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 2000 版),诗从格律上看,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之为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乐府诗就是这一类,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考试中赏析的诗歌以律诗和绝句为主,也有涉及到词和曲的。从诗歌题材的角度应了解田园诗、送别诗、边塞诗;从诗歌表达形式的角度应了解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诗歌的节奏主要是从朗读的角度能读准节奏,明了断句。诗歌的押韵应明了韵脚和韵律。另外,对诗歌中运用的修辞,尤其是对偶需

4、要分清并能进一步的赏析。 二、绘诗境 诗歌首先必须要有诗歌的意境。朱光潜在诗论中说:“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可见,意境是诗歌的意象和情感的有机组合,意象是诗歌描写的形象,不管是景物还是事物,或者是事情,这就是诗歌的意象;而一定的意象之中表达了一定的情感和思想之后,就形成了诗歌的意境。在中考试题中经常会出现描绘诗境的题型。整体感知诗歌首先必须明了诗歌描绘的景物,其次能感悟诗歌的情感。湖北黄冈市的试题要求在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诗歌的题目是“春行” ,可以 “行” 为游览线索,描绘见到的景象,在

5、整个景象的构成中不可缺少的景物因素是“早莺”“ 新燕”“暖树”“ 春泥”,另外可以适当想象拓宽景物的视野,使得景象更加形象美丽。 江苏盐城市中考题要求阅读辛弃疾的词西江月,然后问了两个问题:第一问,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第二问,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试题的两问均涉及到词的意境,第一问要求考生了解诗词描写的景物特征,从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等声响中突出夏夜的静。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第二问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词的意境,以词的意象为描写的主题,借助于想象和联想拓展诗词的意境。可以这样想象:乌云骤起,月光

6、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 2 -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描绘诗境是一种考试形式,但更多的是一种阅读诗歌和鉴赏的初步方法,中考试题以引导学生阅读诗歌的简单方法进行考查,形式上是一种考试,实质上是一种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诗歌的基本技能三、悟诗情 诗歌的境界是诗歌的意象和情趣的结合,阅读诗歌首先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其次就是能体悟诗歌的情趣。借助想象进行描绘的是诗人直观自然之景物的画境,而透过画境理解领悟情趣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江苏连云港市要求学生在阅读杜

7、甫登岳阳楼后,能领悟全诗的情感,广州番禺市要求学生在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后,能体悟全诗的感情基调。这一类题型往往是在绘诗境的基础上,能级更进一层提出的要求,而这一类诗歌往往感情基调明显,在组成诗境的意象中已经明显地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一般是显性的。杜甫登岳阳楼中颈联和尾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营造的孤舟、老病、涕泗等意境,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寥、壮志难酬的情怀。这样的写景抒情诗的情感是显性的,明了的,而曹操的观沧海的感情基调则较为隐晦,但是诗人描写眼前之境的壮阔的目的就是表现出苍凉慷慨之情,想象之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的则是悲壮激昂之情。“诗言志”

8、 ,所以诗歌常常借诗境来抒发诗情,只有领悟了诗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懂了诗歌。 四、识诗理 诗歌的情和理是分不开的,有的诗歌有着情趣,有的诗歌有着理趣。此处的理趣不仅仅只是个阐释的哲理,也指诗歌暗含的隐喻,以及诗歌内在的规律。浙江丽水市要求赏读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其中一问是“ 诗的三、四句语带双关,明说天气晴雨不定,暗指什么?”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不能忽略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一句,因为在此句中可以阅读出这首竹枝词是女子对郎的思念,在理解了这层意思后,天气的晴雨不定暗指什么才能明了。“晴”与“情”谐音双关,暗指感情的不定,其实这是江

9、边女子对江上唱歌郎的暗恋,但是又不知道郎是否有意于自己,因此借“东边日出西边雨”这样晴雨不定的自然现象来抒发恋情无法确定这样的情感。可见,在赏析诗词时,理清诗序,明了诗理,辨识诗歌的内在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凝练的语言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赏析过程中既能欣赏诗歌的理趣,又能思考生活,提炼思想,陶冶情操。四川成都市试题是赏析陆游的游山西村,其中一问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陆游的游山西村具有宋诗典型的理趣特征,而颔联极尽能事地进行了概括。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山路在何方?顿生茫茫之感,但在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继续前行,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这不

10、仅是诗人置身山阴小道上的情景,更是人世间沧桑巨变、世事消长的人生理趣。欣赏此句怎不触景感怀、探问生活万象呢? 诗歌的理趣可从两方面掌握,一是理清诗歌内在的规律,理解并分析诗歌的机理之趣;一是联系现实生活,探寻诗歌蕴涵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感悟,欣赏诗歌的意在诗外的哲思之趣。 五、赏诗趣 诗歌的玩味很浓,从韩愈和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经典,这中间无不让诗歌欣赏带有了很强的趣味性。诗歌赏析题常常也有类似的考题,江苏南通市要求阅读卢梅坡的雪梅,其中在“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句中留空,要- 3 -求从“差、欠、逊、少” 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中的空白处。这是要求学生能

11、锤炼语言,让诗歌的语言更加形象,后句中“雪”是“ 输”“梅”,那前一句应该“梅”是“逊”“ 雪”,从中可以联想到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因为“输”和“逊”都是“差” 的意思,但是其中拟人化地将 “雪”和“梅”内在较劲的形象显现出来,更为生动。 江苏宿迁市要求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后进行思考: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最具有表现力?为什么?这是从诗歌的词藻的角度来进行赏析,其趣味性完全在用词上,如“低”这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花多,枝头缀满了灿烂的花朵,形象地再现了“千朵万朵”的花团锦簇的盛开景象。 广州市中考题将李清照武陵春和李煜虞美人进行比较阅读。试题是:下

12、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这都是词,但两个词句从内容而言,李清照表达的是个人的内心哀愁,李煜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哀愁,形式上李清照是以“蚱蜢舟”“载不动 ”夸张的手法来表现内心的“许多愁”,而李煜则采用了“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的比喻来表达内心的 “愁” 的“几多”,这样的赏析既能让学生理解诗词,又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组织语言,形成多样化的答案。 诗歌赏析题型灵活多样,必然能养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习惯,诗歌的情趣、理趣,只有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才能形成

13、并影响学生的审美观。诗歌是美的,诗歌是感性和灵性的结合,诗歌是意象和情趣的融合,在感性中理解,在灵性中体悟,在情感中升华,学生就能在赏读经典诗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美化性灵,提升综合素养。 - 4 -中考总复习古诗文背诵集锦 七年级上册 论语六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 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14、,其不善者而改之。”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

15、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竭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七年级下册: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16、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迢迢牵牛星(南朝梁萧统编文选收录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渡荆门送别(唐李白)远渡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