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274032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各方力量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凝聚各方力量 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来自鼓楼街道中山社区的张春玲,这里讲述的是我们社区工作中亲身经历、历时一年的,一起化解背街小巷整治遗留问题的案例。事情发生在 2012 年 6 月。在前一年 5 月,我们海曙区对中山社区内的三个小区进行了立面、平改坡整治,整个小区面貌变好了、变美了,居民们很高兴。但由于客观原因,府桥街 73、75 号的两个楼道平顶未纳入平改坡改造。2012 年 6 月,这两个楼道的居民们因未见到动静,纷纷前来询问相关情况,在社区敲墙、砸东西,强烈要求区里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平顶进行维修,威胁说要拉横幅、叫媒体以及上网曝光,并扬言如果得不到

2、满意的答复,将会去市、区信访部门进行反映。根据我们了解,这两个楼道建于 1996 年,总共有 12 户居民,两隔壁都是店面房。当时,有关方面考虑到墙体的承重不够,就没有将这两个楼道列入平改坡计划。但事实上呢,这个平顶已年久失修,每次雨后,水就会渗入到七楼的住户家中,像水帘洞,同时殃及到楼下的住户。听到居民的反映以后,我们充分认识到事件有潜在的隐患,必须运用危机介入模式,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整合社区资源,借助街道、区城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及时处理。工作中,我们围绕妥善化解危机,防止发生过激行为的总体目标。首先稳定 12 户居民的情绪,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引发更大的

3、群体性上访事件;同时引导和谐促进员和骨干居民走正确的维权道路。一是掌握信息 在社区我们不厌其烦地热情接待来访群众、三番五次地到居民加中走访、多次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认真采集居民的意见、建议,侧重了解这个楼道居民的基本情况、平顶的质量问题、一般居民的情绪和集中反映的问题,尤其是重点人员的情绪及动向。二是稳定情绪 连续保持与居民进行面对面、近距离沟通,既就事论事,也拉拉家常,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他们情绪激动,甚至愤怒时,及时进行说明、解释和安慰,同时表明社区维护居民利益的态度,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将情绪化的过激行为消化在萌芽状态。三是输入希望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但居民对于把整治方

4、案调整仍有疑虑,这时我们及时帮助居民输入新的希望,引导他们推荐代表,有组织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多次与居民、街道领导、项目办工作人员到平顶进行实地查看,现场办公。对于居民的诉求,相关部门积极地做出承诺,给了居民一个肯定的答复。四是提供支持 9 月 16 日、24 日,我们陪同居民代表到街道、区城管局项目办,反映居民强烈要求平顶维修的意愿。10 月份,社区先后召开了两次居民沟通会,分别邀请了区城管局项目办、街道人大、街道城管科等相关人员参加,认真听取并采纳居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详细协商解决方案。为了保证平顶维修项目的落实,我们通过街道和人大代表共同呼吁,向城管局递交书面的申请报告,并提供详尽资料

5、和照片。在街道和区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维修项目于 2013 年 4 月份正式实施。为确保维修质量,在维修过程中,邀请了 2 名居民代表对平顶维修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维修工作于 2013 年 6 月完成,在居民们确认彻底维修完毕后纷纷来社区感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了,居民们满意了,一起群体上访事件的危机也就这样化解了。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危机也随时有可能发生,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真心诚意地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及时介入并正确用化解危机的方法和程序,凝聚各方力量,尽最大努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就一定能妥善化解一起起危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