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732535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科学技术部二 O 一二年五月目 录一、形势与需求 .1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2(一)总体思路 .2(二)发展目标 .2三、主要任务 .2(一)畜禽健康养殖模式与优质安全生产 .2(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4(三)安全高效新型饲料开发 .5(四)草地生态与草地畜牧业 .6四、保障措施 .6(一)加强畜牧业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 .6(二)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 .7(三)强化畜牧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7(四)加快畜牧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7(五)加强基地、人才统筹,推动畜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

2、力建设 .8(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80本规划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和“ 十二五 ”农业与农 村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畜禽养殖、重大疫病防控、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草地畜牧业为重点,提出“ 十二五”我国优质畜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形势与需求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食品安全、节能减排、劳动力就业、国 际贸易等国家经济政治各个方面,是引领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未来 20 年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预计到 2030 年,畜牧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3、比重将超过种植业,成为我国农业中的主导产业。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但饲料资源短缺、人畜争粮矛盾日益凸出,养殖业成为我国第一大污染产业;草原生态遭受到空前的破坏,有近 90%的草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同时,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和二噁英、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重大畜产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WTO 各成员国纷纷制订了针对动物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和 标准, 实施 绿色贸易壁垒。世界各国在动物福利、动物食品安全、优质和高效生产方面争相开展研究工作,以争取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占据主动地位。针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迫切需要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集成应用等方面加大技术研究,为实现我

4、国优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在畜禽健康养殖与安全生产、饲料资源开发和高效利用、重大疫病防治、草地畜牧业四个板块,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产业化集成与示范三个层次开展研究,重点解决优质高效畜牧业发展中的前沿、关键和共性的技术问题,全面提升我国畜牧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发展目标针对我国优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重大科技术需求,研发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专项核心技术;突破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品牌产品和设施装备;建设在国际前沿领域和国际化标准制订中有显著创新能力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团队;通过技术集成支撑产业技术升级,建立现代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培植一批规模大

5、、效益高、 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养殖业龙头企业。三、主要任务(一)畜禽健康养殖模式与优质安全生产1. 动物产品品质形成与调控机制研究解析肉、蛋、奶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和表征方法;揭示饲料营养物质转化为畜禽产品成分的关键代谢规律与遗传机制;建立改善畜禽产品品质的系统整合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开发优质特色畜禽产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畜禽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2重点开发猪、家禽、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研究动物福利技术;研究提高畜禽抗应激能力、改善畜禽健康水平、提质减排等的营养调控技术;研究饲料等投入品和养殖场舍外来生物安全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健康养殖全程工艺标准建立与应用; 研究提出不同生

6、态区域、养殖规模的健康养殖模式、设备和工艺。3. 现代奶业发展科技工程重点开展奶牛群体遗传改良与高效扩繁技术研究;奶牛营养调控措施及高效饲养技术研究;优质高产饲草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奶牛主要疾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生鲜乳与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技术研究;新型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4. 畜禽养殖环境控制与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畜禽舍主要环境因子对畜禽生理等方面的影响规律和控制技术; 研究畜禽场舍气体环境中微生物、粉 尘等产生分布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畜禽养殖节能及热泵技术;研究畜禽养殖气液固废弃物、污染物减排及控制技术和关键设备;研究提出畜禽健康养殖舒适环境调控技术、 动物

7、舒适环境评价技术标准和规程。5. 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饲料质量安全速测、监控和评价技术,建立饲料质量安全评价和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诊断试剂盒;研究针对出口基地动物产品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主要畜产品质量溯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并开发相应的产品平台。6. 优质特色畜禽产品生产综合技术及产业化开发3集成开发中国特色的特色风味、营养保健功能及商品价值的肉、蛋产品综合生产技术、产业化模式;开发 20 个以上特色畜禽优质产品,特色畜禽产品生产综合企业经济效益较常规产品提高 2 倍以上。(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1.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生物学基础研究病原的遗传变异规律与毒

8、力增强的机制,研究病原- 宿主细胞互作的生化与结构生物学基础、病原躲避宿主防御系统与诱导免疫抑制的机制,探索宿主抗感染的应答机制,解析病原优势保护性抗原表位与宿主识别的分子机制。2. 新发动物传染病控制的基础研究研究新发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新发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和基因功能,分析病原的致病特征与发病机制,解析病原的抗原特征与免疫机制,挖掘病原的疫苗和药物设计靶标。3. 动物病原分子诊断技术与鉴别检测方法的研究利用现代新技术建立动物病原敏感、特异、高通量的分子诊断技术与免疫学诊断技术,研发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的诊断试剂盒,重点研发疫苗免疫与野毒感染鉴别诊断

9、技术。4. 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围绕重大动物疫病,开展流行病学等研究,筛选流行菌(毒)株并建立资源库;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研发动物疫病4疫苗免疫防控技术;开展免疫抑制与免疫失败控制技术、多病原混合感染与协同致病控制技术研究,建立疫苗免疫质量评价技术。5. 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病原生态分布规律,评价病原的物种 间传播能力;开发适用于不同物种的监控技术及产品和免疫的防控技术与产品,研究跨种间传播的阻断技术、防控的战略储备性技术;研究动物病原感染人的分子信号与预警技术。6. 外来与新发动物疫病预警及防控关键技

10、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外来疫病疫病流行预测方法,开发预警预报与风险评估技术,研发应 急防控技术及产品;针对突发的动物疫病疫情和我国当前严重流行的消化、呼吸系统疾病,开展流行病学与病原学研究,开发应急防控技术与产品;开发外来动物疫病的储备性管控技术。(三)安全高效新型饲料开发1.饲用抗生素的关键作用靶点及其替代机理研究饲用抗生素对畜禽肠道微生物、内分泌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机制,研究饲用抗生素的作用靶点,建立饲用抗生素危害的防范技术理论和方法,开展饲用抗生素替代技术的机理研究。2.安全高效新型饲料添加剂创制进行生态型饲料添加剂产品设计与改造,研究新型寡糖类等生态型饲料添加剂关键制备技术和相关靶动物的生物评价

11、技术以及饲5用抗生素替代技术;研究生态型添加剂在畜禽饲料中的作用效果及增效技术,建立相关配套使用技术的评价体系。3. 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展新型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安全生态环保饲料生产技术研究;功能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不同地区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特点及其高效应用技术以及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类型日粮动态平衡供给技术;饲料精细加工和质量安全监控技术等。(四)草地生态与草地畜牧业1.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理论基础开展天然草地资源管理与合理利用机制、草类植物重要性状形成与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草地有害生物的成灾规律和生态调控机理,草地健康与功能评价技术、不同草畜系统

12、耦合机理和界面过程的系统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草-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机理。2. 草地畜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草畜优化配置与平衡调控技术,建立草原牧区草畜平衡优化配置方案;研究牧草和非粮饲料资源开发、标准化评价、高效生产与加工,高效饲养和快速育肥等关键技术,饲料青贮技术。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畜牧业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协调以促进我国优质畜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间 的统筹协调,在基础研究、技 术创 新与示范等层次,对畜牧业科技发展进行总体战略部署和规划设计。贯彻落实纲要中科6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完善科技评估与奖励机制,科学管理,协调人财物、政策法规等各方面要素向畜

13、牧业科技研究汇聚倾斜。(二)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进一步加大国家财政对现代畜牧业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力争使畜牧业科技投入在“ 十二五” 的基础上增长 一倍。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工商、民间与外 资企业积极参与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畜牧业科技投资融资体系。优化投入结构,对畜牧业公益科研机构日常运转、科研条件建设、修缮购置等资金合理安排。(三)强化畜牧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按照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转变畜牧业科技体制机制,建立以畜牧业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基础性、公益性现代畜牧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与高新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布局区域现代畜牧业科技创新中心、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带动区域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探索建立主要畜禽在种、料、养、防、质等环节上,在从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等层次上,形成“ 鱼骨式”的协作创新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畜牧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四)加快畜牧业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积极支持现代企业与畜牧业科研院所、高校按照互利互惠、利益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现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国家项目。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校在知识流动、人才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