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3272623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交通局年度生态建设工作总结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20*年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县府办关于印发20*年度生态县建设工作目标与责任分解的通知要求,专题研究部署生态建设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生态交通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深入开展“四边三化一整治”行动20*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大力开展了以“四边三化一整治”和“三改一拆”等为重点的公路环境大整治工作。投入人力2900余人次,投入挖掘机、装载机、登高车等设备638台班,加班加点210余人次。积极开展以种植绿化,清理垃圾、清理违法建筑、清理违法和无序广告,整治公路沿线占道经营行为,全力消除

2、国省道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实现我县公路两侧生态文明,路域优美“畅、洁、绿、美、安”的公路环境。公路边“三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果,其中上松线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全省公路边“三化”示范路。通过多措并举,提升和加快了我县公路“绿色长廊”建设的档次和进程,也为打造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内涵的生态型公路建设迈进了坚实的一大步。在整治工作中,成立了局、公路段主要领导组成的专项领导小组。并建立了4个拆违清理组,1个保洁组,1个宣传组,1个联络组,1个督查组,充分动员,细分各组整治区域和整治任务数或相关工作任务,倒排计划,强化督查,确保了整治工作有条不紊,按时完成。积极向上级争取公路边“三化”专项经费,上

3、半年从省公路部门争取到近200万元的“三化”经费,为我县公路边“三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向县委,县府领导汇报“三化”工作落实及实施情况,尤其绿化资金缺口问题第 2 页,以谋求县财政的支持。通过努力,770余万绿化完善计划方案获县批复,列入本年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缓解了资金需求。年初,结合国省道边坡复绿任务,计划对我县330国道武义段8处面积19100m2,省道上松线武义段14处面积85883m2、永武线武义段6处面积1145m2的绿化进行完善提升,总共进行约120*0m2的绿化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梯次种植,从内向外、由低到高立体绿化,提高绿化体量和绿化效果,达到美化和景观化的要求。至7月

4、底共完成国道330武义段,省道上松线,永武线新增和补植乔木10523株,灌木61606平方米,绿化修剪658公里,绿化拨草29856平方,完成投资额353万元。清理边沟52万多米,清理公路路肩堆积物92处近10.2万平方米,拆除公路违章建筑11处980平方米,拆除公路沿线非公路标牌700余块,整治马路市场11个。9月至11月集中清理公路沿线违法建筑,彻底拆除或清除国省道公路沿线建筑控制区内的马路市场、违法建筑、违法搭建、废弃建筑物、地面构筑物和桥下违法堆积物及设施;清洁或粉刷保留的建筑和沿线建筑物立面。清理违法和无序非公路标志标牌。紧密联系当地乡镇,村以及各相关部门,做到思想认识统一,步调一致

5、,协同配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到各乡镇街道参与动员,共同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将各分组的划分区域,各组组长和成员的联系电话印发给各乡镇和相关部门,随时联系配合。在工作中,各乡镇工作组和我局工作组不分你我,有的乡镇还将人员汇总后再细分小组,确保每处整治点都有多方人员,达到集中整治的目的。共完成清理沿线乱堆乱放的堆积物和废弃物307处,清理或整治规范沿线违章和破损广告牌911个,拆除沿线违章建筑乱搭乱建432处,共1650宗。并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国省道绿化的新增补植进一步完善,新增上松线王大路地段右侧区第 3 页块绿化,上松线客运西站段,上松线与王岭线叉路口区块绿化,上松线下杨一村至二

6、村左侧区块,上松线玉堂源至桃村段两侧特色景观绿化。总计补植新增115615平方米绿化,县道补植新增1220颗乔木,2790平方米灌木。在12月上旬完成国省道沿线全部停靠站的更新,完成二条县道沿线破损停靠站的修复。同时加大“四边三化一整治”和“三改一拆”宣传力度,通过走村串户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在县城解放街大型电子屏幕上24小时滚动播放“三化一整治”宣传片。通过电视频道宣传月计30分钟,广播宣传节目月计20分钟。并完善了路政宣传网络,确定农村路政宣传员、信息员18位,发送手机短信80条。为推动公路“三化一整治”工作,建设美丽公路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加强营运车辆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维修

7、机构监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会同环保、公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机动车检验标志管理的通告,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着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引导公众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及时更新老旧车辆,提升车辆档次。 20*年工作总结20*年,市供销联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市政府第三、第四次全会、全省供销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提出实现“四个三倍”、加快推进幸福江山建设目标,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三个年”活动为总抓手,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基层经营服务综合体和为农服务平台建设及全市“清洁家园”运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抓好

8、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解困和信访维稳等工作,多项工作获得上级社和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年,我社被省供销第 4 页社评为20*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秀奖、为农服务先进单位、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先进单位、20*年度全省供销社“保障供给、支援春耕服务月活动先进单位”;被衢州市供销社评为20*年度综合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年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优秀奖,我社报送的江山市纺织有限公司破产维稳案例分析在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举行的“江山市信访工作典型案例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该“案例”同时被评为“衢州市20*年度信访工作典型案例”。一、主要工作

9、指标完成情况20*年,全社实现总经营收入155011万元,同比增长20.26%,其中:日用消费品销售21605万元,同比增长95.01%;农资销售810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17447万元,助农增收3663万元。汇总利润65万元,同比增长38.3%,净资产收益率6.7%,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5%。新建经营服务综合体3个,新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合作社总数达33家。二、工作措施与成效(一)加强学习,转变作风,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机关干部学习会、党员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原原本本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10、全会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下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等文件资料,要求全社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将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供销社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供销社事业的改革与科学发展。下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开展“三比三争”活动的通知,在全社上下组织开展“企业比业绩,争当发展先锋、支第 5 页部比服务,争当堡垒先锋、干部比作风,争当实干先锋”活动。按照市委关于“三走进”和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要求,我社及时调整和完善机关工作人员挂联企业制度,扎实开展“基层大走访”和“企业服务月活动”。活动中,全社干部职工真正带着问题

11、、课题深入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村,因地制宜地帮助挂联单位提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措施与对策。全社党员干部共开展蹲点调研89次,基层结亲18户,排查各类问题34个,有效帮助企业、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7个。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开展旅游业“二次创业”大讨论,找准定位,积极谋划服务旅游业发展良策。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和市委“十个不准”精神。及时对本社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汇总,酝酿出台贯彻落实实施细则和措施办法。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严明纪律的措施等实施细则,从改进会风、文风,规范“三公”经费支出等为切入点,对照制度自查自纠,自我约束,自我监

12、督。(二)立足三农,夯实基础,切实做好为农服务1、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文件精神。一是理顺供销社与供销(集团)总公司的管理体制。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江政发20*53号)精神,及时完成供销(集团)总公司设立、社有资产过户等基础性工作,真正实现社企分开。二是推进市供销(集团)总公司的运作和管理。公开招聘总公司工作人员2名,加强和规范市供销(集团)总公司的运营管理,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江山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管理办法,研究起草了江山市供销社社有资产整合初步设想(草案)。3月中旬,经市政第 6 页府同意,我社按有关规定成功将市供销(集团)总公司投资市

13、烟花公司60%股权对外公开转让,有效实现社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增值。2、大力推进以“基层经营服务综合体”为核心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我社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新网工程”建设着手,积极构建面向“三农”的集农资、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购销为一体的流通网络体系,以峡口供销社、毅涵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凤林综合服务社为龙头,打造综合性、多功能的经营服务综合体3家,有力地推进了基层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抓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在努力抓合作社培育的同时,以质量提升为重点,积极指导合作社强化内在质量的锤炼与提升,引导其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对规模大、效益高、运作规范、服务“三

14、农”效果明显的合作社给予参股支持、重点培育。到目前止,我社共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7家,衢州市级示范社2家,江山市级示范社13家,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和助农增收能力。二是努力探索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渠道。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供销社自身发展需要,我社积极探索农产品网上销售新渠道,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抓经营功能建设。一是强化网络带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经营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发展和完善农资、农产品、日用品等“新网工程”流通体系,推动了龙头企业将经营服务网络向乡镇村一级延伸。以“兴合农资”、“新红塔商贸”有限公司为依托,对117家农资连锁门店和206家日用品连

15、锁超市(便民店)进行统一配送。20*年,全社新发展连锁网点10个,连锁经营总额达23854万元,同比增加34.29%。二是推进“农超对接”。积极引导新红塔商贸有限公司与本社所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第 7 页农超对接”。今年,该公司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进行生鲜经营设施建设,将市“康圣果蔬”等5家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直接引入市区、乡镇超市,该公司成为浙西地区第一家将生鲜类商品引入乡镇超市的消费品连锁经营企业。目前该公司拥有生鲜类经营直营店10家,经营面积2780,经营农产品品种达200多个,全年与有关合作社签订农超对接购销合同8份,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900多万元。抓服务能力建设。今年

16、来,我社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三农”开展多种服务。一是做好“春茶培育管理和名茶采摘加工”的宣传发动。今年3月,我社与市农业局共同主办,江山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云禄茶叶专业合作社承办,在凤林镇隆重举行了“云禄杯”第三届江山绿牡丹开茶节。二是多举措推进农产品的产销衔接。6月下旬,组织所属的林山茶叶、裴家地茶叶专业合作社参加了20*中国茶博会,“大林山”牌红茶获茶博会优胜奖。8月中旬,组织市鑫皇竹荪专业合作社、“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等29家主体参加衢州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展销暨产销合作签约会,12个大类300余种农产品参加展示展销,47家客商与29家参展主体签订了65份农产品销售协议,签约金额达2.47亿元,居衢州市各县(市、区)之首。10月下旬,又组织“福赐德蜂业”“浙江茶之语”等5家农产品生产合作社,赴深圳市“华南城”农产品批发市场“衢州馆”对接农产品销售工作,为我市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去”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做好春耕备耕农资货源采购和供应服务。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