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71122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语第一、二单元导学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课 题 1 古诗词三首 课型 展示课班 级 姓 名 使用时间主备人 刘婉颖 复核人 审核人【细化课标】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都是描山水风光的诗句。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学习目标】会认“螺、谙”等 2 个生字,会写“亭、庭”等 5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2、【学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会认“螺、谙”等 2 个生字,会写“亭、庭”等 5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3.理解诗意,能想象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课 前【学案自学】1、我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两遍。2、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 )写到( )3、诗中的那些词体现作者的孤独之情 课 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要做到人人发言,互帮互助。(教师巡视指

3、导)【班级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在展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做相应指导。各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别的组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先小组质疑解疑,如解决不了,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达标测试】一、填空1、 “相看两不厌”的“厌”的意思是(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 )修辞手法。二、把你熟悉并喜欢的景物画在下面方框里。课后【课后反思】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你在课堂上有哪些收获,今后学习上有什么打算。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3第二课时望洞庭【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古诗词,默写望洞庭 。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能想象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课 前【学案自学】1、我能背诵望洞庭 。2、 望洞庭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 ) , ( ) 。”是写远望洞庭。这两句是( )句,把( )比作( ) ,把( )比作( ) 。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中“和”是( )的意思, “未”是( )的意思,可以用成语( )来形容。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_和形象的_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3. 望洞庭一诗中

5、让我能想象到水天一色、洞庭秀美的诗句是( ) 课 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在组长带领下,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做到人人发言,互帮互助。小组分工:第一二小组合作交流第 1 小题;第三四小组合作交流第 2 小题 ;第五六小组合作交流第 3 小题。 (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第一二小组合作交流第 1 小题;第三四小组合作交流第 2 小题 ;第五六小组合作交流第 3 小题。在展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做相应指导。各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别的组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先小组质疑解疑,如解决不了,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

6、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达标测试】一、选择1、 “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读音是( )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4A、hu B、h C、h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是( )二、默写望洞庭三、本课作者刘禹锡的古诗还有_、_等课 后【课后反思】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你在课堂上有哪些学好的表现,有哪些收获,今后学习上有什么打算。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5第三课时忆江南【学习目标】会认“螺、谙”等 2 个生字,会写“亭、庭”等 5 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重难点

7、】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课 前【学案自学】1、江南好,好在 2、 “风景旧曾谙” ,曾的意思是 3、 “红胜火” ,你想到了 “绿如蓝”又写出了我体会到了 4、我现在知道“能不忆江南”的原因。能不忆江南?因为 。 (用词来回答)能不忆江南?因为 。 (仍用词来回答,语气要有变化。)能不忆江南?因为 。 (还用词来回答,情感要有进一步的变化)课 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要求:在组长带领下,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做到人人发言,互帮互助。小组分工:第一二小组合作交流第 1、

8、2小题;第三四小组合作交流第 3 小题 ;第五六小组合作交流第 4 小题。 (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小组分工:第一二小组展示第 1、2 小题;第三四小组展示第 3 小题 ;第五六小组展示第 4 小题。在展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做相应指导。各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别的组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6【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先小组质疑解疑,如解决不了,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达标测试】一、选择忆江南的作者是( )1、刘禹锡 2、白居易 3、李白二、能力拓展题选择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3)能不忆江南? ( )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对偶课 后【课后反思】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你在课堂上有哪些学好的表现,有哪些收获,今后学习上有什么打算。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7课 题 2 桂林山水 课型 展示课班 级 姓 名 使用时间主备人 刘瑞丽 复核人 审核人【细化课标】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

10、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重难点】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

11、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8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课 前【学案自学】一读一读,划一划。栽倒(do do) 画卷(jun jun) 倒映(do do)扩散(sn sn) 竹筏(f hu) 迷蒙(mng mn)二我能找出写错的词语,还能更正呢。A荡漾 船浆 危峰兀立 连锦不断( )( )B无暇 观尝 波澜状阔 奇峰罗列(

12、)( )课 中【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要做到人人发言,互帮互助。(教师巡视指导)【班级展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展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师做相应指导。各小组在展示过程中,别的组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先小组质疑解疑,如解决不了,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达标测试】一、读拼音,写词语。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9w xi pn zhn pn dn ( ) ( ) ( )lin min b dun ( ) 二、形近字组词。澜( ) 攀( ) 瑕( ) 绵( )润

13、( ) 举( ) 假( ) 棉( )三、我会选读音(划横线)1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 sh)火的香山。2这样的山围绕( ro ro )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do do)映着这样的山。3在漓江上撑起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jun jun)。课 后【课后反思】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你在课堂上有哪些学好的表现,有哪些收获,今后有什么打算。芝田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0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重点词句。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重难点】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学前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课 前【学案自学】1、读课文,填空:课文将_、_ 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将_、_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_天下。 “甲天下”的意思是_ 。2、水的特点: 山的特点: 3、我们观赏了漓江的山水,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是景象是 ,作者的感受是 。4、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