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68345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两篇(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

2、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列夫斯特一直比得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送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

3、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 ”他一字一顿的说,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 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

4、力的反法西斯标语。20.海尔曼医生面对文中的小偷和情敌,他对“天职”是怎样理解的?面对法西斯分子,他对“天职”又是怎样理解的?21.小说的前两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主人公海尔曼医生仁慈、宽容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22. 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23. 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二)熬住就是一切 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

5、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 ,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 ,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

6、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

7、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 90 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

8、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 ”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 。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采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2从第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3把第段中的“龟兔赛跑 ”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 ”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

9、作用是。5把第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三)海中救援几年前,在荷兰一个渔村里,一个年轻男孩教会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由于整个村庄都靠渔业维生,自愿紧急救援队成为重要的组织。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海上的暴风吹翻了一条渔船,在紧要关头,船员们发出 S?O?S 的信号。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讯,村民们也都聚集在小镇广场上望着海港。当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时,村民们也毫不懈怠地在海边举起灯笼,照亮他们回家的路。过了一个小时,当救援船穿过迷雾出现时,欢欣鼓舞的村民们跑上前去迎接。当他们精疲力尽地抵达沙滩后,自愿救援队的队长说,救援船无法载走所有的人,留下了一个,要是再多装一个,救援船就会

10、翻覆,所有的人都活不了。忙乱中,队长要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去搭救最后留下的那个人。16 岁的汉斯也应声而出。他的母亲抓着他的手臂说:“求求你不要去,你的父亲 10 年前在船难中丧生,你的哥哥保罗 3 个礼拜前就出海了,现在音讯全无。汉斯,你是我唯一的依靠呀!”汉斯回答:“妈,我必须去。如果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总有别人去!那会怎么样? 妈,这是我的责任。当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轮流扮演我们的角色。 ”汉斯吻了他的母亲,加入队伍,消失在黑暗中。又过了一个小时,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最后,救援船驶过迷雾,汉斯正站在船头。队长把手围成筒状,向汉斯叫道:“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

11、回答:“有!我们找到他了。告诉我妈,他是我哥保罗 !”1.第段中“一个年轻男孩教会”的是2.第段中“救援的划艇与汹涌的海浪搏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有:(1)_(2)_(3)_3.第段中的“应声而出”的表达作用是_4.第段中“扮演我们的角色”中的“角色”是指_5.第段中“汉斯吻了他的母亲”中的“吻”一词表现了:_(1)_(2)_6.第段中,为什么“对汉斯的母亲来说,比永久还久”?Anser:(一)20.作为医生面对患者,救死扶伤是应尽的职责;作为战士面对法西斯分子,消灭敌人是应尽的职责。21.勇敢、正义22.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表达出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二)1熬住就是一切;举例论证。2在漫

12、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3示例:不好。因为“龟兔赛跑 ”中的“龟”虽然跑得慢,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很好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而“守株待兔”中的“宋人(农夫) ”虽然也在坚持,但异想天开,坐享其成,一味死守,与中心论点不符。 (言之有理即可)4承上启下(过渡) 。5去掉不好,因为“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 ,使人生竞技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使论证更严密。同时“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 住” ,又进一步强调了中心论点:“熬煮就是一切” 。如果去掉,论述显得不够严密,中心论点就显得太片面、太绝对。 (意思接近即可)(三)1.全世界懂得无私奉献的报偿2.(1)突出汉斯的精神(2) 救援工作的困难(3)反映母亲担心的原因3.突出汉斯参加救援的坚决4.自愿救援队员5.(1)安慰母亲,不要为他担心(2)突出汉斯去救援的决心6.突出母亲担心汉斯回不来,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