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267590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_ 姓名:_ 1、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阻遏() 寒噤(jn) 仄歪(z) 孤孀(shung)B、骇人(h) 绥靖(su) 地窖(go) 愧怍(zu)C、箱箧(ji) 荒谬(mio) 掳走(l) 尴尬(g)D、蹿越(cun) 狼藉(j) 蹒跚(shn) 瓦砾(l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稀少)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C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

2、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B襄阳一中高三学生张文弛自愿捐献骨髓救助他人的事迹,真是可歌可泣。C阿迪力在汉江上走钢丝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D由于今春气温偏低,直到近期,各大商场还在络绎不绝地销售羽绒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刚发行的祝福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由少年儿童自己设计的。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南宁市社会福利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接待了来自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5、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3分)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_(摘自季羡林登黄山记 )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A B C D6、古诗文积累(共6分)树树皆秋色,_。气蒸云梦泽, 。 同学学习不努力,整天里想着上网玩游戏,我们可以用长歌行中的诗句 “

4、, ”来劝解他。 . 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_ _,_” 。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1分) 7、根据下边情境,按要求答题。(3分)刘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刘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勾画了那么多标记,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刘军听了,挺不好意思的。(1)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刘军,你应该这样说:_8、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里,每个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人与人之间是友爱的。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想说:“我爱和平,不要战争!”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八年级(2)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5、请你参与准备工作。(1) 【抒写心语】 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 (2分) (2) 【走近卫士】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如【栏目一】:战斗中的英雄。请你为这一栏目搜集一个材料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述英雄的事迹。 (2分)二、阅读理解(共4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10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6、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桃花源记 9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1)此中人语云:( ) (2)阡陌交通:(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忘路之远近 渔人甚异之 B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C寻病终 寻向所志 D便扶向路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

7、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B选文第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 ,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D “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1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 ,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14、阅读早寒江上有怀完成诗后各题。 (6分)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8、(1)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中“木落”的意思是什么?它点明诗中描绘的内容是什么季节?(2分) (2)说说你对“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的理解?(2分) (3)诗的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课内外阅读 (26分)(一) (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

9、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1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2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

10、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5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16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715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 “导语”部分是第_句(只填序号) 。主体部分是第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 (5分) 16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 , “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4分) 17第11句中,战犯汤

11、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分) (二) (12分)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

12、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

13、,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的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

14、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