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67203 上传时间:2017-08-0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李亚帆 20120005 政治经济学,一、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概述,(一)中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由来“国民收入倍增计划”(Income Doubling Program)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于日本。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的发展,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制定并实施了该项计划。“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造就了日本的黄金时代。以此为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 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这一表述被学术界和媒体层面称为“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二)居民收入倍增的提出背

2、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幸福” 逐渐成为人们的新目标和新追求,而经相关调查收入对于公众幸福感影响最大。在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中,提高工资水平被排在首位。收入倍增目标的提出,无疑是对民众追求幸福感的有力回应,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 (1)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成为民众共同诉求。(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有赖于居民收入的快速提升。(3)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迫切需要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三)对居民收入倍增的解读,(1)居民收入倍增不是每个人收入都翻一倍 联系报告所提“人民生活水平全

3、面提高”目标中关于“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的要求看,这个倍增应该是让低收入者收入增长得更多一些,中等收入者平均增长,而高收入者则应该增长得慢一些。这样在整体倍增的同时,又合理调整了收入分配关系。 (2)居民收入倍增是扣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倍增居民收入倍增是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因为国内生产总值翻番是按不变价计算的,与之同步翻番的居民收入当然也是按不变价计算, 只有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才能够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3)居民收入倍增预示着居民收入比重将得到提高,这个倍增是从宏观层面作出的增长安排,其中要求GDP 翻一番,不是要求人均GDP 翻一番,而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相应安排倍增,

4、由于我国的总人口到2020 年间仍会处于增长状态,这意味着在翻番的GDP总量中将拿出更多的份额用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这预示着居民收入比重将因此得到提高。,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现状以及其结构分析寻找居民收入倍增着力点,(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较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实现飞跃式发展。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来看,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国家财政收支以及对外经济都取得了较大成就。GDP总量和人均GDP呈现不断上升趋势,GDP总量从1978年的3645亿增长到2011年473104亿元,按1978年价格计算,GDP增长22倍多,大部分年份实现年均8%以上的高

5、速增长,人均GDP从381.23元增加到35197.79元,按1978年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6倍多,按照世界银行人均国民收入划分标准,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其次,国家财政收支大幅度增加,运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财政收入从78年1132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87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由1980年的571.7亿元增加到2011年8.97万亿,财政支出从1122亿元增加到109248亿元,财政收支实现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在近三十来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进出口总额从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3.6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实际利用外资由198

6、3年22.3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1177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FDI目的地,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4247.8亿美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愈发凸显,投资、消费和出口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暴、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科技创新严重不足等五大问题都使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隐患,这也是新一届领导人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现状,1、地区差距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东中西部城镇人均年收入为29226元、19868元、19868元,中西部地区为

7、东部地区的68%,而2005年,分别为14585元、9393元、9418元,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64.4%和64.5%。省际收入差距则更为明显,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省份与贵州、宁夏、甘肃等中西部省份之间的差距比上述地区差距更大。,2、不同阶层间的差距,即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按照国家统计局城乡居民入户调查数据显示,城镇最高收入家庭和最低收入家庭之间收入差距逐年增加,2011年,城镇最高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为58842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为6876.1元,最高、最低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达29.4倍,而2002年为22.1倍,2006年为27倍。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8、最高收入人群与最低收入人群所占社会财富比例差距悬殊,2009年,最高10%收入群体收入份额为30.1%,最低10%收入群体收入份额为1.7%,前者是后者的17.6倍,而1984年该差距仅为5.7倍。,3、不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同行业间的收入也存在差距。2011年全国平均工资为41323元,其中最高的金融业平均工资达到88882元,是全国平均工资的2.15 倍,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为23851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7.7%。另外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43483元,而集体单位及其他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8791元和29961元;这种差距还不包括国有单位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及隐形收

9、入等。,4、我国的收入分配是倾向于政府与企业,而且自199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入高速增长。20022012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约9.5倍,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39%,而同一时期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57%,也就是说,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每年差不多都是GDP增速的两倍。而我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却低得多。,由上图可知,除了极为个别的年份,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普遍低于GDP 增长速度,更大大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居民收入占GDP 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这说明我国的收入分配是倾向于政府与企业,居民并没有充分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三)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结构分析

10、寻找着力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人均工资性收入、人均经营净收入、人均财产性收入、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晰了相关指标之后,我们开始对近十年的数据加以分析,便于分析,我们又绘制折线图,由上图可知,在2000年2011年近十年的时间里,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有了长足提高,又因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人均总收入减去税收,故其变化趋势相当一致。不仅如此,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居民收人总量正在逐年增加, 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工资性收人为主体,经营性收人比重相对较小, 财产性收人比重很小,而转移性收人比重相对较高的居民收人结构。 真正对人均总收入起决定性支撑作用的是

11、工资性收入,其次就是转移性收入。因为在近十年内他们的绝对增长都高于其他同期收入。故可以说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上涨带动了使我国城镇居民的总收入在十年内快速发展。故要使中国收入倍增计划得到圆满的实施,第一个着力点就是要大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另一个着力点,也应该体现出收入增长中注重效率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公平的原则,这样在整体倍增的同时,又合理调整了收入分配关系。所以我们也该对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展开分析。下图是不同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十年的数据。,由上图可知,近十年来高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差距不仅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中国经济快

12、速平稳的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是由高收入阶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量增长支撑,但如果要达到在2020年收入倍增的目的,光这样是难以达到期望结果的,因为低收入阶层收入如果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无论从效率还是公平上来说都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腾飞式的发展。,着力点,所以总结来说,从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来看,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着力点应该是:设法提高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此基础上应更加注意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提高。又民众最终关心的是可支配收入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故也应提出相关的税制改革方案。,三、对着力点的具体措施的相关建议从主体角度分析,1、从政府角度分析 (1)我

13、国政府应该改变以前的做法,在初次分配上向居民倾斜,来提高居民劳动报酬。 (2)我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实现家庭人口的充分就业。 (3)政府应该提高在职职工工资最低标准,建立与经济增长联动的工资增长机制,实施具有普遍影响力的增资政策措施,提高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 (4)我国政府要加强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强中央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不断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差异;二是要加强对底层收入者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他们的补贴。,5、我国应实行减税政策。2011年,美国的福布斯杂志认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居于世界第二。虽然其中的科学性引发专家的质疑,但是当年我国税收超过十万亿,增

14、幅达到30%,这却是事实。高税收会加剧中小企业倒闭。据统计,2010年,中国小企业的数量是406224 家,2011 年只剩下256319 家,减少了40%,税收的影响首当其中。中小企业的倒闭会减少居民的就业率,不利于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而且过快的税收增长挤占居民的收入,所以我国实行减税政策十分必要,减税不仅能增加居民的收入,还可以增加经济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有益。但这个减税政策并不是简单地减税而已,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各种情况。这是一场综合性的税收政策改革。,2、从企业角度分析,1、首先,工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属于劳动力市场层面上的问题,正常市场环境下,员工收入与公司盈利成正比,经

15、营效益不错的企业,才有给员工加薪的可能。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企业管理规范化,让企业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效益。2、从企业分配制度上,也可作出一定的改进,如职工持股制度。其主要是指在股份公司“内部”或“外部”设立管理职工股的管理机构,公司以某种形式赋予包括企业经理人员在内的企业职工全部或部分股份,帮助企业职工持有公司股票并以此为基础让职工参与企业“治理”的一种新的股权制度。这不仅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更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加倍努力工作,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蒸蒸日上。这样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都可以得到提高。,3、从个人角度分析,对居民而言,重点就是提高其个人素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进入大学深造、参加相关技能培训等等。使其可以从事更加复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与此同时,也可以在工作中发挥创新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不仅如此,在不影响个人休闲的情况下,如有时间,也可以寻找相关兼职,提高工资性收入。,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