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38870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教材阅读方法系列训练类别年级教学方法 操作过程通过认读来理解词语(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2)放到句子中会认读词语。(3)在新的语境中认读词语。(4)在认读中大体了解词语意思。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 1(1)在老师指导下,读读句子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在老师指导下,用近义词进行替换或用反义词进行转换。(3)在老师指导下,用替换的近义词或转换的反义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 一年级借助动作演示、观看实物或图片理解词语(1)读读教师出示的词语。(2)看老师或同学演示动作或出示相关的实物图片。(3)在老师指导下,借助动作演示、实物或图片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理解词语 2(

2、1)读读句子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给加点的词语替换成近义词或转换成反义词。(3)用替换的近义词或转换的反义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4)然后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意思相近的词语 1(1)查字典说说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意思。(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3)读读填入词语后的句子,看看词语填对了没有。正确地选择解释条1(1)想想词语的大概意思。(2)查字典,看看加点字有几种解释。(3)根据词语意思从注解条里给加点字选出合适的解释。二年级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1)读读句子,圈出句子中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理解圈出的词语。(3)在老师指导下,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借助近义词、反

3、义词理解词语 3(1)找出要理解的词语。(2)想想这个词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是什么。(3)用这个同义词替换(或转换的反义词)到具体的语句中。(4)连起来说说这个语句的意思。词语理解三年级正确选择解释条 2(1)想想词语的大概意思。(2)查字典,理解加点字的几种解释。(3)根据词语意思从注解条里给加点字选出合适的解释。(4)把选出的注释条放到词语中说一说,想想对不对。联系上下文理解 2(1)找出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找出能说明这个词语意思的句子。(3)想一想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 3(1)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常用词语,直接联系上下文理解。先理解词素再

4、联系上下文理解。先查词典理解词语本意,再联系上下文理解。(2)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3)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理解 1(1)圈出不理解的或句中的关键词语。(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用近义词替换或反义词转换的方法理解;用解词素、查词典的方法理解;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用结合语境、创设情境的方法理解。(3)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用合适的方法理解(1)划出文中的重点语句,圈出关键词语。(2)判断和选择合适的解释方法: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意思十分明显,可以直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是陌生的,可以先查字典理解词素再

5、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完全生疏的,必须查字典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3)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1)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2)再结合具体的语境想想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褒义、贬义去体会) 。(4)用了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体会表现句子含义或人物特点所起的作用。 )辨别意思相近的词语 2(1)换词比较,先说出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2)可以从词义表达的适用范围、词与词的搭配习惯和表达程度等方面加以辨析。(3)说出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的原因。从理解词素入手理解词语(1)分解词语的词素(2)用查字典等方法确定相

6、关词素的意思。(3)将各词素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4)联系具体的语境,说出词语的意思。四年级在语言环境中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1)通过查词典的方法确定词语的本义。(2)结合句子的语境说出词语的引申义。(3)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会)用不同的方法理解 2(1)圈出不理解的或句中的关键词语。(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用近义词替换或反义词转换的方法理解;用解词素、查词典的方法理解;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用结合语境、创设情境的方法理解。(3)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词语和句子的意思。(4)对所用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最适切的理解方法。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1)通过查字(词)典或

7、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褒义、贬义去体会) 。(3)体会表现句子含义或人物特点所起的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1)通过查字(词)典或运用已有知识理解词语的本意。(2)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体会用词的准确。注意用词的使用范围(1)弄清词语的本义及词语使用范围。(2)比较与近义词的意思及使用范围的差别。(3)联系上下文确定使用范围。理解多义词(1)确定词语有几种意思。(2)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3)领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辨析意思相近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3(1)换词比较,先说出两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8、2)可以从词义表达的适用范围、表达程度、词语搭配要求、感情色彩进行辨析。(3)说出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用那个词语的原因。(4)用了这个词语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五年级品析感悟词语(1)选择“近义词调换、用与不用的比较、词的感情色彩、查字典”等方法解释词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表述词语的意思。(3)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到,说出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年级通过读通长句子来理解句子(1)读正确长句子中的生字新词。(2)按一定的停顿正确朗读长句子。(3)在老师提示下,用自己的话说说长句子的意思。句二年级抓住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来理解句子(1)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2)用学过的办法理解句

9、子中的重点词语或不理解的词语。(3)放到句子中,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4)读出对句子的理解。先提问后解疑再理解句子(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或不理解的地方提提问题。(2)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问题。(3)连起来说说句子意思。(4)读出对句子的理解。学习比喻句 1(1)认识比喻句。(2)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3)有感情地读好比喻句。(4)根据提示学写简单的比喻句。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1(先再最后、一边一边、凡是都、不仅而且、如果就、既也、不是而是、每当就、为了、虽然但是)(1)认识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2)想想句子前后的意思及关系。(3)仿照例句用上关联词语造句或学习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4)连

10、起来读一读,看看句子意思是否表达清楚、 正确。认识反问句 1(1)读一读,找一找,看看哪一句中带有“难道、怎么”等这些疑问词。(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3)试着读出反问的语气。三年级学习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句子(1)先看看这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2)根据先后顺序在括号里标上序号。(3)连起来读一读,看看是否符合先后顺序。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1)了解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先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再理解句子的意思。先对句子的内容提出问题,然后由自己来回答问题。先了解句子的内容,再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a.内容多加以提炼。b.描写具体要加以概括。c.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要了解它的含义

11、。d.联系上下文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2)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句子。(3)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和句子的含义。学习比喻句 2(1)会圈划比喻句。(2)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3)体会比喻句的作用。(4)学写恰当的比喻句。子理解四年级学习拟人句、排比句 1(1)会圈划拟人句、排比句。(2)学习体会拟人句、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学习反问句 2(理解反问句的意思;体会反问句的作用)(1)读一读反问句。(2)想一想句子的意思。(3)用“强调”或“突出”这些词说一说反问句的作用。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1)认识句子之间的几种关系:补充说明;因果关系;转接关系;顺接关系。(2)读一读前半句和后半句。(3)想一想

12、前后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4)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起来说说前后句子的意思。(5)再去读一读。(6)会学着写一写。正确使用恰当的关联词(根据提示把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1)把所要填空的语句多读几遍,判断句子的关系。(2)根据句子的关系确定恰当的关联词语。(3)将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后读一读,想一想所填的关联词语是否表达正确句子的关系。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1)读清楚陈述句的含义。(2)在句中加上“难道” “不是”等词语。(3)把陈述句的“。 ”改成“?”(4)再读一读改后的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1(1)读清楚反问句的含义。(2)在句中删去“难道” “不是”等词语。(3)把反问句的“?”改

13、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陈述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先理解句子中几个重点词语的意思。(2)找一找与句子有关的课文内容。(3) 结合重点词语和课文的有关内容想一想句子的意思。(4)体会句子所表达的含义。体会比喻句的作用3(1)总体想想句子主要写什么。(2)看看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3)想想句子中用了这样的比喻好在哪里。 (对句子表达及文章中心的作用)正确判断一般的比喻句(1)找出句中的比喻词。(2)确定本体和喻体。(3)说出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五年级理解关联词语的作用 3(1)知道固定搭配的关联词语的意义。(2)读读句子有几层意思,再想想这几层意思之间的关系。(3)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

14、填空。学习拟人句、排比句 2(1)圈划拟人句、排比句。(2)说出拟人句、排比句的意思。(3)体会拟人句、排比句在课文中的作用。(3)仿照例句,学写拟人句、排比句。根据提示把无条件关系的复句写完整(1)确定无条件关系复句的关联词语:不管也(2)读懂关联复句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意思。(3)联系关联复句前半句或后半句的意思写出内容相照应的另外半句。(4)连起来读读关联复句,想想所写的内容意思是否正确、清楚。给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把所要填空的语句多读几遍,判断句子的关系。(2)根据句子的关系确定恰当的关联词语。(3)将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后读一读,想一想所填的关联词语是否表达正确句子的关系。陈述句改为

15、反问句2(1)读清楚陈述句的含义。(2)在句中加上“难道” “不是”等词语。(3)把陈述句的“。 ”改成“?”(4)再读一读改后的反问句,想想意思与陈述句是否一样,表达的语气是否加强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2(1)读清楚反问句的含义。(2)在句中删去“难道” “不是”等词语。(3)把反问句的“?”改成“。 ”(4)再读一读改后的陈述句,想想意思与反问句是否一样,表达的语气是否减弱了。围绕课题提提问题1(1)认真读课题,想想心中有什么疑问。(2)说说自己心中的疑问。(3)在老师指导下,把问题说清楚。(4)带着问题读课文。(5)在老师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一年级对不理解的词语提提问题 1(1)自读课文划

16、出不理解的词语。(2)围绕划出的词语提提问题。(3)问问老师或同学尝试解决问题。围绕课题提提问题2(1)能读了课题提提自己心中的疑问,并能把问题说清楚。(2)学习倾听别人提问,不提相同的问题。(3)在老师帮助下学习给所提的问题排序。(4)带着问题读课文。(5)在老师指导下,按先后顺序解决问题。 质二年级圈划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提问 2(1)自读课文,圈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打上小问号。(2)根据圈划的词语、句子、标点等内容,尝试提出问题。(3)在教师指导下联系上下文尝试解决问题。学习围绕课题多角度提问 3(1)能根据课题从“是什么” 、 “怎么样” 、 “为什么”等不同角度提问。(2)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试着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3)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正自己的答案。根据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标点提问(1)在预习中圈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标点。(2)根据圈划的内容尝试提出问题。(3)与同伴一起梳理提出的问题。(4)带着重点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