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31032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 【 西方哲学名著品读系列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的(从主体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皮亚杰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主要探讨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可靠性等问题,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几乎是所有哲学家都要涉及到的。到了近代,认识论则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根据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英国形成了经验论学派,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后天经验。但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又存在着分歧,洛克和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经验论

2、,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休谟则是怀疑主义经验论。在欧洲大陆形成了唯理论,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知识的源泉,才能够提供可靠的真理,而理性认识并不依赖于经验。有笛卡儿的二元论唯理论,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传统的认识论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的探讨很笼统,没有经过试验验证,是一种粗糙的认识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修正了传统认识论的这一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探讨了人的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并研究了认识发生的成因。无疑,这是认识论历史上的一次飞跃。人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了成熟的

3、认识,是从幼儿阶段逐渐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上,认识建构的方式、人的认识能力都是不同的。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水平(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的幼儿没有任何自我意识,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或者说,没有我与非我的区别。这个时期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感知活动之中的。这种感知活动完全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把一切事物都与之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我们观察的结论,作为幼儿本身则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中心化。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还没有把不同的活动协调起来,每个活动都形成一个孤立的整体,不同的活动之间缺少联系。到了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左右,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主体的活动被联系起来,被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他意识到自己是空间中诸种客体中的一个。虽然这还只是在实物水平上进行的,这表明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原来的自身身体的中心化,并且具有了主动性。主体活动的协调,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分化的根源。前运演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是儿童能够运动概念符号来进行思维和描述世界。儿童对于主体内部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初步不完全的逻辑结构;对于外部客体的协调则导致了因果观念的出现,表现为儿童总是问“为什么”。儿童的思维是定向的,不具有可逆性,不能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也没有守恒的概念。比如,如果不是同时看见的三对棍子,而是在一个场合看见 A 小于 B,另一个场合看见 B 小于 C,他不能

5、由此推论出 A小于 C,只有把它们同时摆在一起他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他的思维还具有直观的特点。具体运演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进行逻辑运演,虽然是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上一阶段相比,一个重大的进展是可逆性的出现和守恒概念的建立。他处理问题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能够把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能够进行预见和回顾。表现为他不是在犯了错误以后再进行纠正,而是能够对错误预先进行纠正。在空间感知方面,整体不再是一个不连续项的集合体,而是完整而连续的客体,按照临近性原则或者结合,或者分离。其逻辑运演的特点是还没有与具体的内容相分开,即还没有形成纯粹形式的逻

6、辑运演,因而具有“具体化”的特征。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这时儿童能够进行纯粹的逻辑运演,而无需借助于具体的事物,能够进行纯逻辑的运算,即能够处理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考虑符号和命题的具体对象。运演也具有了超时间性,不再是处理处于前后关系中的具体事物,而只处理抽象的因果关系。儿童达到了直接理解物理经验的水平。思维完全从自己的身体活动中解放出来,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了。在认识发生的这个过程中,后天的经验的确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先天获得的适应能力是认识之所以能够发生的内在根源。适应能力由自我调节和同化两个方面构成。调节能力存在于包括染色体在内的机体的所有水平上。这是认识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由

7、于这种调节作用的存在,在认识发生的不同阶段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部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同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化的存在使主体能够对于刺激做出反应。同化能够把外部的活动内化为内在的逻辑形式,能够对内外行为进行组织,把经验内容同化为思想的形式。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认识过程不断得到发展,生产了新的结构,以与外部环境产生同步性的适应。可见,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心理结构不断转化的产物,由最初的简单结构逐渐转变为越来越复杂的结构。而且认识也不是作为一般过程而发生的,而是具体的。即:在认识发生的不同阶段上所产生的认知能力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既包含水平上具体内容的不同,也包括构成方面的不同,因而

8、应当分别建立具体的认识论来进行研究。比如,可以建立起逻辑认识论、物理认识论、数学认识论等,以研究相应认识能力的发展机理和过程。这样,发生认识论就克服了传统认识论只注重高级的认识水平,即只注重认识的某些后果,而不注重认识过程本身的毛病,从而深化了认识论的研究。通过皮亚杰的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明白,人类的认识、甚至于某个观念,都有其出现的时间,也有其出现的机理和过程。一般地说,儿童的认知能力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儿童在某个阶段上只能理解一定的现象和知识,这是与他的认知能力相对应的。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外部世界,但儿童对于这个世界的态度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同样的信息他会

9、有完全不同的解释。我们自己或许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世界与青年时代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儿童也会说“爱情”这两个字,然而他对于爱情却并不理解,至少与成人所理解的意义相去甚远。这就启示我们,对于儿童的教育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把所有的知识都灌输进去,而应当采取分阶段、由低到高的方式,否则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儿童也是一种伤害,因为儿童在某个阶段只能掌握与这个阶段的认知能力相对应的知识。有的人让儿童在两岁就认识五千个汉字,在幼儿园就做奥林匹克数学题,无疑是违反认识发生原理的,结果恐怕是拔苗助长。再者,对于这么大的儿童来说,他学会了五千个汉字,会做奥林匹克数学,又有什么用处呢?【原载严春友

10、西方哲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及对传统2014 年 04 月 21 日 16:43 来 源 : 原 载 哲 学 研 究 1984 年 第 4 期 作 者 : 顾 伟 铭 字 号打 印 纠 错 分 享 推 荐 浏览量在 西 方 哲 学 史 上 , 关 子 认 识 的 发 生 和 发 展 何 题 , 厉 来 存 在 两 大 基 本 派 别 , 即 经 验 论 感 觉 论 和 先 验 论 天 赋 论 。 大 略 说 来 , 前 者 认 为 , 人 的 所 有 认 识 信 息 均 来自 客 体 , 主 体 有 如 镜 子 或 白 板 , 客 体 将

11、其 印 迹 烙 在 主 体 上 。 认 识 就 在 于 主 体 接 受客 体 传 递 来 的 刺 激 , 从 而 获 得 感 觉 经 验 , 形 成 观 念 , 知 识 则 在 于 观 念 的 分 析 或 联合 。 而 按 照 传 统 先 验 论 的 看 法 , 主 体 先 天 地 具 有 一 些 观 念 、 形 式 和 范 畴 , 认 识是 对 它 们 的 回 忆 柏 拉 图 , 或 是 它 们 的 逻 辑 展 开 笛 卡 儿 , 要 不 就 是 主 体 将 它 们 强 加于 客 体 康 德 。 此 外 , 传 统 经 验 论 和 先 验 论 所 处 的 历 史 条 件 有 一 共 同 局

12、限 性 , 即缺 乏 生 物 学 和 心 理 学 的 有 力 支 持 和 实 际 验 证 。皮 亚 杰 的 发 生 认 识 论 学 说 之 所 以 值 得 研 究 , 正 出 于 上 述 基 本 考 虑 。 在 现 代 西方 思 潮 中 ,有 不 少 流 派 试 图 对 传 统 经 验 论 与 先 验 论 之 争 作 厉 史 总 结 。 举 例 来 说 , 行 为 主 义 心 理 学 基 本 上 回 到 了 拉 美 特 利 的 观 点 , 把 人 视 为 机 器 , 把 传 统 经 验 论的 认 识 路 线 简 缩 为 S R 公 式 , (S 代 表 stumiti 即 刺 激 , R 代

13、表 reflexion 即 反应 ), 因 而 在 发 展 认 识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方 面 没 能 做 出 实 质 性 贡 献 。 逻 辑 实 证 主 义 声 称 拒斥 一 切 形 而 上 学 , 最 忠 实 于 经 验 , 但 它 处 理 认 识 论 问 题 一 如 处 理 本 体 论 问 题 , 把 上 述 争 论 归 结 为 逻 辑 上 是 否 精 确 或 是 否 有 意 义 。 这 种 方 法 无 助 于 问 题 的 真 正 解 决 。皮 亚 杰 的 发 生 认 识 论 学 说 则 依 据 生 物 学 和 发 生 心 理 学 , 用 建 构 观 点 批 判 总 结 了 经验 论

14、 和 先 验 论 之 争 , 提 出 了 一 些 关 于 认 识 之 发 生 、 发 展 的 值 得 注 意 的 看 法 。一皮 亚 杰 说 , 他 的 发 生 认 识 论 有 双 重 意 图 : 1.建 立 一 个 可 以 提 供 经 验 验 证 的 方法 , 2.追 溯 认 识 本 身 的 起 源 。 这 一 指 导 思 想 使 他 的 发 生 认 识 论 学 说 具 有 显 著 特 征 , 即 它 始 终 以 生 物 学 和 心 理 学 为 依 据 。 他 认 为 , 这 两 门 学 科 与 哲 学 的 结 合 , 是 解决 认 识 论 问 题 之 可 靠 的 、 能 在 严 格 的 科

15、 学 基 础 上 推 进 问 题 的 捷 径 。 他 明 确 反 对 在 英美 认 识 论 哲 学 中 居 支 配 地 位 的 语 义 分 析 学 和 逻 辑 实 证 主 义 , 认 为 它 们 使 认 识 的 发展 脱 离 心 理 发 展 是 错 误 的 。 他 宣 称 自 己 “ 从 一 开 始 就 求 助 于 从 洛 克 、 休 漠 到 斯 宾塞 这 些 古 典 经 验 论 的 创 始 人 所 创 立 的 伟 大 传 统 ”, “发 生 认 识 论 本 身 是 经 验 论 创始 人 的 工 作 的 一 种 发 展 ” ( 发 生 认 识 论 原 理 , 商 务 印 书 馆 1981 年

16、版 , 第12 一 13 页 。 以 下 凡 引 该 书 只 注 页 码 ) , 肯 定 他 们 开 创 了 在 心 理 发 展 的 基 础 上 研究 认 识 的 道 路 。 皮 亚 杰 以 一 个 动 物 学 家 开 始 自 己 的 科 学 生 涯 。 1918 年 他 在 博 士论 文 中 考 察 了 瓦 莱 阿 尔 卑 斯 区 软 体 动 物 的 分 布 状 况 。 这 些 研 究 不 仅 使 他 从 动 物界 在 结 构 上 的 类 似 受 到 启 发 , 从 而 促 使 他 日 后 从 研 究 儿 童 心 理 出 发 去 揭 示 成 人 思维 的 秘 密 , 而 且 对 他 日 后 在 心 理 学 研 究 中 进 行 材 料 分 类 有 所 助 益 。 皮 亚 杰 坚 信 , “ 认 识 论 问 题 必 须 从 生 物 学 方 面 加 以 考 虑 , 因 为 心 理 发 生 只 有 在 它 的 机 体 根 源 被揭 露 以 后 才 能 为 人 所 理 解 。 ” ( 第 58 页 ) 他 把 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