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629997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及优化研究姓名:徐超伟 班级:人文院旅游 101 学号:22210128摘要: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个新兴力量,推动着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和优化利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旅游扶贫的试金石,乡村旅游受到各地各级旅游、农业主管部门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在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蓬勃兴起,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乡村旅游却仍处于低层次开发的初级阶段,产品的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水平还比较低,重开发轻保护、综合效益差的现象还很普遍地存在。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维分离问题日益显现,如何有效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值得深思和研究。关键词:乡村

2、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化经济 旅游效率一乡村旅游定位及前景分析1、乡村旅游的起源西班牙学者 Rosa将乡村旅游分为传统乡村旅游(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和现代乡村旅游( Modern Rural Tourism)两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现代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

3、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的乡村旅游。2.乡村旅游的新趋势起步:中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城郊休闲游,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农村精神文明程度、丰富旅游产品、增强旅游业发展的活力、满足国内外游客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官方政策:我国政府比较重视乡村发展,对于乡村旅游给予很大政策支持,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机遇。2006 年初,中

4、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五个主要的要求。为了深入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更好地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国家旅游局将 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为“2006 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 。 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将共同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十一五”期间,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 100个县、1000 个乡镇和 10000个村,使已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得到明显提升和完善,基本形成种类丰富、档次适中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特色突出、发

5、展规范的乡村旅游格局,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旅游消费的需求。总地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良好。市场需求: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缓解节假日的旅游高峰。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发展这些地区乡村旅游堪为良方妙策。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如浙江富阳的“农家乐” ,新安江的“渔家乐”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以及北京市郊利用广阔的塞上草原发展草原旅游,

6、使游客通过旅游领略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莽原意境,富有强烈的吸引力,值得借鉴。 二.乡村旅游生存模式探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

7、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8、。4.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相矛盾,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严重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5.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开发产品特色少、雷同多。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多集中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而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乡村旅

9、游的开发过分地依赖农业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此外,我国还存在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多,缺少特色产品,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现象。6.乡村旅游开发范围狭窄,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由于我国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区域多在近大、中城市的外围,甚至就在城市中开辟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在振兴偏远地区农村经济的作用非常有限。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

10、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对于农民而言,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自身存在管理和意识的不足。经营理念陈旧:在经营理念上,还停留在特别看重菜品质量、味道和价格,而对于旅游接待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特色(农家风味)、环境(绿化环境)、服务(服务水平)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经营者乐意在主体建筑上花钱,而不愿在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下功夫;乐意在量上投入,而不愿意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上花钱。主张少投入,多产出;采购质劣价低的菜品欺骗顾客,甚至克扣斤两;目光短浅的井底意识还表现在不

11、愿走出本地去做比较,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的多,团结协作,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营销渠道单一:招徕客源上,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对朋友关系的依赖也说明经营户的宣传促销意识还停留在原始的、被动的认识上。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这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者经营理念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尤其需要专业的培训、指导和政府的引导。 三.乡村旅游的涅槃重生与展望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序社区利益第一步:拟议旅游开发项目第二步:项目影响因子的识别开发指导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双向沟通第三步:社区咨询以获得支持第四步:项目可

12、行性研究专家就目标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第五步:项目修订评估专家报告第六步:筹集开发资金投资机构项目权衡第七步:项目实施乡村旅游涅槃(一)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同时还要加强文化内涵建设,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加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挖掘有利于改变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二)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对乡村

13、旅游的开发,要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避免城市化倾向。乡村旅游的投资商在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乡村本色进行保护。因而对乡村旅游开发要加强科学引导和专业指导,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然、闲情和野趣,努力展现乡村旅游的魅力。(三)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共树品牌目前全国各地城市近郊都在花大力气发展乡村旅游,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乡村旅游要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实现联合经营,以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创立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四)乡村旅游的开发要做好几个结合1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其它旅游开发相结合2.

14、 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农村扶贫相结合,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3. 乡村旅游开发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4乡村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和打造生态个性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国家要对乡村旅游业给予长期的政策、经济和技术支持6.加强社区参与和对农民的培训引导,确实增加农民的收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近郊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要让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需耗费太大的成本,容易动摇经营者的自信。对于当地

15、政府来讲,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私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特色、规模,管理不规范的旅游地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是“乡村旅游”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基本方向。 乡村旅游展望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社区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都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开展循环经济,引入文化保护和利益分配机制等途径,能够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

16、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年 05期2 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年 01期伍卓;彭小月;刍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之路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 年4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 年5 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6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年 01期7赵登华.乡村旅游要巧打“特色牌”N,经济日报,2007 年 05月28日. 8谌强.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挥春风化雨独特作用N,光明日报,2006年 11月 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