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58902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随着二期课改的推广和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几乎已成了所有教师每个必用的学习法宝。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许多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热闹,其实际效率却不高。一番嘈嘈杂杂的“合作”之后,许多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那如何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组建学习小组,形成合作团体学生间的学习关系有三

2、种:竞争性的学习、合作性的学习、个人化的学习。构建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会使学生间产生对抗的作用,构建合作性的学习环境会产生促进性的相互作用,构建个人化的学习环境则学生间不产生相互作用。很显然,要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相互促进作用,首先必须构建起一个结构合理、规模适宜、积极互赖的真正的合作团队。这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1、合理确定小组规模一般而言,小组合作最常用的是 4 人小组。组内成员过少会减少互动和信息交流,削弱合作氛围。而规模过大会使协调和管理难度增加,对合作技能的要求较高。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小组的规模可以依据完成任务的条件、组员合作技能状况、所占有的时间等情况而确定。完成合作的条件越差,组

3、应越小;组越大,所需的条件越高;组员的合作技能越差,人数应越少;所占有的时间越短,组员应越少。2、科学分组建立合作小组不是简单地把几位学生就近按座位组合在一起。教师应将班内学生按成绩、性格、爱好、技能等进行分类梳理,然后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编排成合作小组。只有这样才能为组内互补互助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促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同时,为了让学生有更广泛接触和合作机会,一段时间后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轮换、重组。此外,除常用的异质小组外,有时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同质小组和自由组合小组。3、成员分工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序高效运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基础。这样可以充分发

4、挥每个人的作用,激发各人的个人责任,使得每个成员有事可做,对自己负责的那部分任务全力以赴。如可以让学生分别承担作品某一部件的加工,承担某方面的信息搜集等。这样有分有合可以保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除了按任务分工外还可进行角色分工,如轮流担任记录者、鼓励者、检查者、解说者、组长等。在分工中还要注意经常更换角色,使每个成员都轮到过各种角色,体会每个角色的工作和责任,并从中学会互相理解、体谅、支持,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二)建立成员间的积极互赖合作成员间的积极互赖关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就像踢足球,成功需要大家的配合和努力。有效的合作应先让学生明确他们是一艘船上的,每个人有双重责任:完成学习任务

5、并帮助组内所有的组员都学会这些任务(如完成一件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只有在这种积极的相互依赖中,他们才会一起热心工作,分享资料,互相提供支持和鼓励,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建立成员间积极互赖的方法有:1、信息互赖使每个人只占有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料的一部分。如制作防风衣架时,每组只给一份资料,或给每个组员不同的资料,或要求组内成员分别从制作材料、衣架形状、功能、生活中活动连接的各种方式等不同角度调查收集资料。而学生要完成设计构想,必须借助于别人的信息,才能获得全面信息。2、材料互赖每个小组只发给一份材料(或者分工收集、准备不同的材料)。而要完成任务,必须将大家的材料合在一起。在最初运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6、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在学生习惯了彼此合作后,教师可以考虑给每个学生一份学习材料,而不是每组一份,更多地借助于其他手段建立互赖。3、目标互赖教师可向学生说明每组有一个明确的小组目标,并且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组内全部成员都达到这个目标时,他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确立目标时,除了有学科知识技能要求外,还应有合作方面的目标要求。如要求每个小组只交一份设计图或一件作品,但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在上面签名,以表示了解并参与这项任务的完成,并且能够解释其设计思想或作品的结构特点、制作方法等。教师可以随机从小组中选出一个学生来作解释进行检测。4、奖励互赖当小组达到预定目标时,给每个组员额外的相同奖励。如当小

7、组内所生的设计都达到 B 级以上或所有的学生都顺利完成制作时,每个组员都可以得到两颗星的奖励,或者额外的休息时间、材料奖励等。而如果有一人没达到要求,全组人都得不到奖励,不管你个人是否完成任务。这样的奖励可打破好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的格局,推动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此外,我们还可通过组织小组间竞赛等手段增加小组内成员间的积极互赖。(三)授予学生必要的合作技能必要的合作技能是合作顺利进行、提高合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教会学生一些技能,以进行高质量的合作。卡耐基大学曾对 10,000 个名人案例记录做过分析,发现“智慧 ”、“专门技巧”只占成功因素的 15%,其余 85%取决于良

8、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人际交往技能应该同认知、情感态度等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的合作技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教授合作技能的最佳时机就是需要这些技能的时候,学生会有更迫切的需要和学习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合作技能,体会合作技能作用的机会和情境。课堂中首先应教会学生以下一些主要技能:1、说明与听取要求学生能正确清楚地向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言语简明扼要,紧扣中心;能有序发言;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能耐心作出解释;专心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尝试站在对方角度体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对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和批评,勇于接受,并表示感谢。2、帮助与求助主动关心其他成员,热心、耐心提供

9、帮助,不嘲讽讥笑;提供帮助时说清方法和理由,协助完成而不直接代替;对给予别人帮助表示乐意;遇到困难主动请教,说清求助内容与希望;态度要谦逊;对获得帮助要表示感谢。3、组织和鼓励善于分配处置各人的任务,明确个人责任,安排合作进程;关注并调控小组合作状况,对影响合作的行为及时制止;对同学讨论提出的各种意见进行整理;鼓励胆小或困难的成员发言、承担任务,并给予更多帮助;对别人的正确观点可点头、称赞以表示赞同或赞赏。4、处理冲突合作中由于各人的兴趣、性格、思维方式等的不同,难免会产生分歧和冲突。冲突可以被建设性地解决,也可以被破坏性地解决。要求学生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以平和心态冷静处理,仔细听取别人意见,考

10、虑其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对存在分歧的地方,各自明确充分地表述看法和理由,有序交流不争吵,不影响其他小组。在双方都不能说服对方时,应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执行。(四)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有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确定小组规模、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分工、促进建立互赖、协调各小组的活动、作出评价和引导全程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促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着重发挥以下组织和指引作用:1、选择恰当的任务和合适的时机有效的合作应选择恰当的任务和时机。一般而言,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可以是多维性问题、开放性问题、

11、综合性问题,使学生感到独自无法完成或较难完成,从而产生合作的需求。如设计制作多功能组合笔筒、别墅群、校园操场等。这样还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增强以后合作的自觉性。反之,如果学习任务较简单,或任务本身更适合学生独立学习,则不必采用合作学习,避免为合作而合作。2、参与和观察学生开始合作后,教师并非无事可做了。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确定了解小组达到目标任务的情况,和小组成员间有效合作的状况。为此,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各小组中,成为其中的一员,观察各层次成员的各种表现,分析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获取各种反馈信息。3、调控与引导有序高效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调控引导。教师应在全面观察分析

12、的基础上,对合作任务、合作时间、目标高低、所给条件等进行调控,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给予引导,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除了直接的言语或行为指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暗示、认可、奖励等多种手段来及时引导学生的合作,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合作热情。如对一个安静有序、分工制作的小组给予关注,或是赞扬某种合作的方法,其他小组也会努力这样去做。有时还可给予某个小组一些特别的奖励,如在一张专门的表上记录特别奖励的星数等。这对引导学生的合作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强化作用。4、提供帮助 教授合作技巧在学生合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知识上的,也有合作技能方面的。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合作进程带来影响。教师此时应及时提供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作补充说明、提供辅助材料、工具等。或是教授学生一些社交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如何发表不同意见,如何向别人提出改进建议,如何处理矛盾、争议等,或是给予其他的鼓励、支持,使学生的合作继续进行,最终获得成功体验。我想,只要我们注意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合适的环境,多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以学生为主体,正确运用促进合作的策略,一定能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