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论文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258399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信息化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业信息化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业信息化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业信息化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业信息化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信息化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息化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信息化论文 学号:2008114021 电子信息工程 刘钧源摘要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约瑟夫A.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速拉的诱导技术变革理论。以波拉特法和日本信息化指数法为基础,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采用 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5 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 2.3 倍,对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测度一、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培

2、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它既是一种信息形态,又是农业发展到某一特定阶段的过程描述。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即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研究信息化、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和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一) 生产力理论1.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这表明, “一般社会

3、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1(P217P219)“科学在直接生产上的应用将成为对生产具有决定意义的。 ”2(P355)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P274)的论断。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与生产资料构成的。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够增强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的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新的生产力,在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将

4、发挥出强大的渗透、改造和推动作用。(二) 创新理论1912 年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Joseph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创新理论” 。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过程。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指出生产技术始终处于革命性的发展变化。按照“创新理论” ,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遥感等信息技术与劳动者和土地结合成新的组合并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农业信息化,这是农业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三) 诱导技

5、术变革理论20 世纪 70 年代初,日本学者速水佑次郎和美国学者弗农拉坦(Vernon W.Ruttan)提出了资源禀赋诱导技术变革论,认为,一国农业增长选择怎样的技术进步道路,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土地资源丰富而劳动力稀缺的国家,选择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有效率的,比如美国;相反,土地资源稀缺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选择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是最佳的,比如日本。而国情决定了我国既不能照搬美国的模式,也不能仿照日本的路子。我们从速拉理论模型中所接受的重要思想或者说合理内核,是利益诱导技术变革以及与技术变革相关的制度变革。我国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体现为制度供给和启动性的投入。如自 2005

6、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七个“一号文件”都强调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表明国家政策的取向正在与农民利益趋于一致,充分体现了制度变革诱导技术变革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前提。二、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一) 构建依据构建农业信息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为出发点,在农业信息化政策、人才、服务等环境作用下,通过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媒介,到达农业信息用户,展开信息利用,最终产生实际效果。由于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许多相关数据尚未纳入国家统计体系,若按照信息化测度的一般手段或国家信息化测评体系来进行农业信息化测度,数据的获取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我们以波拉特法和日本

7、信息化指数法为基础,参照国家信息化六要素,借鉴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已有研究中的合理成分构建农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二) 构建目的1.通过对不同时期农业信息化各构成要素指标的动态纵向比较,判断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衡量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通过静态横向比较,判断各构成要素发展是否均衡,是否符合预期目标。3.通过对不同区域农业信息化综合测度指标的横向比较,找出区域之间的差距。4.通过自身比较和与其他区域的纵横比较,判断和衡量某一地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5.通过对连续性测度数据的回归分析,全面反映农业信息化各构成要素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判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

8、正确的轨道发展。6.反映农业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农业与其它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为各级政府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三) 指标及解释按照构建原则,并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获取途径及测度的难易程度,我们将指标体系设置为 6 大要素,20 项指标。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 20002004 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实际测度。由于有些统计数据是 2003 年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发布之后才纳入统计体系的,本次测度无法查找,因而对指标略有调整。三、农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鉴于所设置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典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因此采用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

9、法相结的方法来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 Delphi 法进行多次主观赋权来实现其方法的客观性。指标体系从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目标层为“农业信息化指数” 。准则层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 “农业信息化人才”和“农业信息化外部环境” 。方案层分别为各项具体指标。从最高层次指标开始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根据本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萨蒂的 19 标度方法作了适度改进,确定两两指标比较的标度及含义,以使判断定量化而形成数值判断矩阵。采用Delphi 法给判断矩阵赋值后,进行权重系数的计算,将满足相关一致性检验的相同模型的所有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

10、值取平均值,形成每个判断矩阵各自相对的权重。选择 2000 年为基期,以这一年的各指标数据作为基准数据,全国 2000 年各项指标的指数为 100,对指标原始数值进行无量纲处理,求得全国各年度各项指标的指数。通过逐项分层加权计算,最后汇总得出各年度的农业信息化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I=ni=1 mi=1pijwijwi 其中,I 代表全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n 为农业信息化水平构成要素的个数;m 表示构成第 i 个要素的指标数量;pij 为第 i 个要素的第 j 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ij 为第 i 个要素中的第 j 个指标在其中的权重 ;wi 为第 i 个要素的权重。计算后得到 2000

11、2004 年全国农业信息化指数的具体值。四、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结果分析(一) 总体评价从得到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来看,5 年间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增长了 2.3 倍,对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 各指标分析1.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随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进展较快,该指数从 2000 年到 2004年增长了 4 倍多。特别是市县级农业信息网站数量由 2000 年的 122个猛增到 2004 年的 1288 个,标志着我国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2.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户电话、电

12、视、电脑等信息终端设备拥有量不断增长,为实施“三电合一”的农业信息入户项目,建设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解决农业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国家措施得力,使得该项指标增长迅速。尤其是乡镇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数量由 2000 年的 4614 个迅速增长达到 2004年的 24225 个,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初步确立。4.农业信息化人才。农业信息化人才指数增长较快,尤其是农村信息员人数由 2000 年的 2.2 万人增长到 2004 年的 17 万人。同时,我们也发现专业农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增

13、长缓慢,制约了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5.信息化外部环境。总的来看,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外部环境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农村信息指数增长相对缓慢,甚至有所起伏(2004 年较 2003 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不习惯为信息服务付费。国家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增长趋势并不明显,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无法保持稳定增长,国家农业信息化投资比重更是起伏中略有下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上升期,大多数指标持续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信息技术还未能在农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家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信息化建设还任重道远,有待于政

14、府的强力推动和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第一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中国出版年鉴社.中国出版年鉴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2000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005.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农村住户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5.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005.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9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