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2581561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通过学习研讨,结合自己从事的工作实际,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它与国家根本利益密切联系,是影响到国家未来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等特点和作用。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类型教育也不例外。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最为紧要的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其中, “学有所教”是小康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当前,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在日益提高,

2、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二、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的新思考(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层次和类型看,尽管各个院校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中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二是中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

3、和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不十分合理,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三是社会对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支撑力不够,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与行业、企业、工程实践有机结合的社会条件,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足。除此之外,中等职业教育中还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基本沿用本科的学科体系;理论知识陈旧、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不够,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不突出等现实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中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

4、使人才培养更好地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三要是以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为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更新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操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师资队伍建设及人事制度改革问题教师是办学的核心力量,实现中等职业培养目标,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不能办成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职教育,但是,目前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理论水平偏低、师资结构不合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现状,尤其是“双师”素质教育较

5、为缺乏。目前,部分学校师资培养的重点还是放在学历提升上,而对于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还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导致中等职业教师思想意识中还是把学历提升看作第一位,把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能力锻炼看作第二位。重理论轻实践,重道轻器的传统教育观仍然在高职教育中复制和蔓延,这种现状与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职业特性和社会对中等职业的需求极不协调,中等职业教育亟待建立长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鼓励一线教师去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工程型和实践性的教学团队。优秀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有效改善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途径之一,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制定科学的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大力吸纳和积极培育企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

6、师资源库,并通过制定有效的兼职教师考核管理办法,推进兼职教师队伍的良性运转。目前,各院校正按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新一轮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定岗定编,全面实施人员聘任制度,在岗位设置及全员聘任工作完成后,实施分配制度改革。通过这次改革,期望能解决高职院校中长期存在的岗位终身制、岗位动力弱、职责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创造出让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三)科技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教学工作立身,科技创新强身。中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中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团队较少,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更少,科技资源整合不足,力量过于分散,多为

7、单打独斗,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中等职业院校的科技创新和对外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合作研发不够。二是科研申报渠道狭窄,科研经费偏低。对我们以理工科为主的中等职业院校而言,理工科类科研项目在教育厅只有产业推进项目这一类可以申报,每年也只有 34 项的分配指标,且多为指导性项目,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三是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限制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科研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发表论文数、鉴定成果数等指标,是中等职业学校科研工作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以及如何加强成果转化,关注不够。四是社会对中等职业院校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度不高,致使科研成

8、果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孵化。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意识到,伴随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中等职业院校科技工作要实现重大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人才优势,强调应用技术研发为主,强调队伍整合,以跨系部、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为纽带,建立多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承担科技项目研发的能力,具备促进技术成果的集成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源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也普遍存在知识产权意识不强等问题,高新技术成果大多数以论文论著、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等形式发布,致使大量成果处在无知识产权保护的状态之下。为此,应

9、加强知识产权意识教育,规范并严格执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要加强学校科技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等中介机构及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为社会开展科技服务的能力。三、以新思路开创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隶属关系的中等职业院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又有所不同。只有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推动力,以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如何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这一主题去思考现状,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从而开创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局面。为此,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现代职教意识,进一步提高对中等

10、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增强综合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中等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工业化的产物。现代工业企业既要有管理、科研人员,也要有现场操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想使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要有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准确无误地把图纸设计转化为产品。新型工业化进程越是加快,科技越发展,技术越升级,就越是离不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再好的技术发明,也要通过人的操作从生产线制成产品,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也要靠人来操作。

11、在一个开放的、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最充分地拥有职业技能人才的国家,才能在激烈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办学渠道,提升办学质量。要突破中等职业教育只能办专科层次的限制,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和组织遴选,让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院校开办四年制高职专业。要促进学校和企业的紧密结合,努力做到: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要改革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办法,单独命题,单独招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放低入学的门槛,以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要积极探索发展外向型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吸收各国的成功经验,引进先进的职教理念、模式和方式,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

12、革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走灵活多样的办学之路。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激励政策,形成竞争氛围,使中等职业院校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继续开展遴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以专业建设为推动力,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做好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工作,并发挥示范幅射作用,由此带动其他中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办好人民满意的中等职业教育,还应努力加强中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专业教育职业化,素质教育全程化,学籍管理弹性化,后勤保障社会化,学校管理信息化,等等。只有针对中等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就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寻求到积极的应对措施,使中等职业院校在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办学特色,在拓展办学特色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