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2581387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次会议(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共产党的各界会议及其内容1、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毛泽东思想:7 大4、邓小平理论:15 大5、胡锦涛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6、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 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多少大和多少届多少中全会的区别: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如 07 年的 17 大, 02 年的 16 大,97 年的 15 大。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每年党内召开一次(也可视情召开)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参加的党的会议(主要议题是总结年度工作,研究部署下年度党的工作任务和重点),这个会议就是“ 几” 中全会。

2、1978 年召开的 11 届 3 中全会,是党的 11 大以后召开的第三次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会议,称为 11 届 3 中全会。全会是每年都召开的,而你说的多少届指的是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目前是 17 届,就是我们所说的 17 大;至于多少次 指的是第 17 届党委成立召开全会的次数。例如我们听到的 16 届 3 中全会 就是第十六届党委所召开的第三次全会。全会召开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每隔五年一次(届)。而全会是从党成立之初开始的第一届。8、1921.7.23 在上海召开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1922

3、.7 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大提出“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连个资产阶级民主派,柱子民主的联合战线”10、1923.6 中共 三大 召开,决定圈地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11、1924 年 1 月 中国国民党“一大” 在广州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确立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政策12、1925 年 四大 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

4、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13、1927.4.27 至月日在当时革命的中心武汉召开中国共产党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五大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 组织和 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14、1927.8.7 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 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友情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

5、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是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折15、1928.6-1928.7 中共六大 在苏联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的塞列布若耶乡间别墅召开,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 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主要是为了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批判右倾投降主义和“ 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明确新时期革命的性质和任务而召开的。16、1935.1.15-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 )。集中力量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6、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机器危急的时刻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军,中国革命 ;是中共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7、1935.12,中共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 扩大会议( 瓦窑堡会议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18、1937.8 在陕北 洛川 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 战路线的具体体现,会议强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 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19、1938.9.29,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扩大的 六届六中 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命 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 (毛泽东论新阶段),基本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 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20、1945.4 中共 七大 召开,正式命名了“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指针21、1948.9 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明确提出了“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22、1949.3 召开的中共 七届二中全 会, 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 经济、外交方面应当才具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23、1949.9.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

8、共同纲领24、1950.6 召开的中共 七届三中全会 ,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进行恢复国民经济、证据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油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条件25、1956.9 中共 八大 召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6、1958.5 中共 八大二次会 议通过了“鼓足

9、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7、1958.12 中共召开 八届六中全会 ,着重 纠正给予向全民所有制和向共产主义过度的倾向,以及企图过早地取消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倾向,并决定开展整顿人民公社的工作28、1961.1 中共 八届九中全会 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八字方针29、1961.8.1-8.12 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 ,制定了 “十六条“标志”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30、1978.12 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会 议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提出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形成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10、。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31、1981.6 中共 十一届六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的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32、1982.9 国内共产党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33、1984.10 中共 十二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34、1987.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1、 召开,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5、1992 年 10 月 12 曰至 1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36、1993 年 11 月召开的中共 十四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37、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 高举

12、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38、1998 年 10 月召开的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 ,通 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推动解决 三农农业、农村、 农民。39、1999 年 9 月中共 十五届四中全 会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 、主要目标和指导方针。按照中共十五大提出的,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 2010 年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点和步骤。40、2002 年 11

13、月 8 日至 14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北京召开。大会髙度评价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 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41、2003.10 召开的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上,胡 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42、2004 年 9 月,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43、2005年

14、 2 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了全面论述,深刻闸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44、2006 年 10 月,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首次将 和谐列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号召全国各族人民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5、2007 年 10 月召开的 中共十七大 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