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2573396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探究学习水妈妈的孩子教学案例吴志华【背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敢于并善于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水妈妈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的第 8 课。这是一篇童话色彩很浓的科普性短文。以风伯伯让娃娃们寻找水妈妈的孩子为主线,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点。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七个娃娃找回水妈妈孩子时的情景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出来,让学生既了解了水的特点,感受了大自然的神

2、奇,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动词、量词和对应的名词的准确搭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本班共有学生 42 人,学习积极性比较高,部分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有初步的质疑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已较熟练地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识字不再是难点,他们可以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愿意相互沟通,大家的合作意识也比较强。平时,学生已养成了自觉回家预习课文的习惯,上课发言积极,课堂学习气氛浓厚。根据教材和学情,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围绕小组探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新的识字方法。【过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

3、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识字教学是一年级教学的主旋律,课堂上教师应始终将识字放在首位,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但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方法,没有必要逐字全面地分析、讲解,而是要注重生字的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造字规律,以便形成和巩固识字能力。在研讨课上,我根据生字的特点将那些有共同特征的生字集合在一起,采用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进行识字教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记忆这些生字,我同时出示了“雾” “露” “霜” “雪”四张识字卡片,清晰而又响亮地向所有的学1习小组抛出了一个问题:“瞧,这些水妈妈的孩子长得可相似了,你能认出他们吗?请小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一起学学这四

4、个形近字。看看它们字形上的相同点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区分它们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按耐不住,在小组内争先恐后地交流起来,整个教室顿时沸腾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感染着我,我走下讲台,俯身倾听小组交流的情况。一个小组的成员说:“这四个字的结构相同,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话还没说完,旁边一个胖墩墩的小男孩插嘴道:“没错,它们都是带有雨字头的字。 ”我微微点头,来到另一个小组,正巧听到一个善于动脑的小女孩兴奋地告诉组员她的发现:“你们看, 雾这个字的读音和下面那个家务的务的读音一样呢!”“你们看,露珠的露下面是个马路的路 ,读音也是一样的。 ”长着一双咪咪眼的瘦高个男生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识字卡片。坐在座位

5、上,戴着一副小眼镜的女孩皱了皱眉头,指着桌上剩下的两张识字卡片说:“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马上,组员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究。十分钟后,教室又恢复了安静,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小组探讨的收获。作为引导者的我,适时总结:表示读音的这部分,我们称它为声旁,表示字意的这部分,我们称它为形旁,这样的字,我们统称它们是“形声字” 。中国的汉字,大多数都是形声字,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字,会使我们更轻松地掌握更多的汉字。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给他们提供时间与空间,放手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学生的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也使他们相互增强了学生字的自信。学生之

6、间相互的取长补短,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生字教学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为“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自主合作”的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发言的愿望强烈,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跃。【反思】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低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探究和创造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激发和调动这些潜能,保护学生创新的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尽量想办法创设好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强烈欲望。孩子们的兴趣有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与自己关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把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情纳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引起其极大的兴趣,

7、与其产生共鸣。本课是一篇科普童话,写了娃娃们寻找水妈妈的孩子的情形。在上述案例2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水妈妈的孩子真多呀,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只有爱动脑筋的孩子,才能找到他们。这些水妈妈的孩子长得都有点像,你能认出他们吗?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二、确定恰当的探究任务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目标作指导,在开展探究和做评价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了探究目标,学生在学习时才不会迷失方向,零碎、发散的思维才能得以集中。设计和制定每一课的探究目标和任务,师生必须要对探究的主题进行界定。一定的任务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和归宿。课堂上提出的探究任务要适

8、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足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本课的生字中,大部分是雨字头的,因此在学习水妈妈孩子的名字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观察这些字,从字型上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任务可以讨论,探究才能顺利展开。在探究中,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重视对学生的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了解学情,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思维方式来确定探究内容,而应让学生分享学习的决策权,引导他们按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目标。三、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在课堂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摒弃烦琐的分析讲解和穷追猛打似的提问,注重加强学生自学探究,给时间

9、、给机会、给指导,教师努力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大胆放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读、自悟、自我表现。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合作学习“雾” “露” “霜” “雪”这些带有“雨字头”的生字,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想想部首与字之间的关系。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在小组讨论学习中,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愉悦,变被动为主动。而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也使他们相互增强了学生字的自信,识字过程成为学生间愉快的学习分享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

10、究意识。四、鼓励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合作探索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3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间展开研讨和交流,使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同时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畅所欲言,既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

11、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会与同学合作,正确评价他人与自己。对那些不善于动脑筋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他们通过认真听,并体验同学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享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儿童内心的需要,教师牵着学生问,牵着学生学,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的一个个指令。探究性学习努力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读、自悟、自求、自得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探究中,能把学、思、疑、

12、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学生能在开放的课堂中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从而品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探究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探究水平肯定会提高。4生活化 个性化 自主化只有一个儿子教学案例吴志华【背景】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利用“三步预习法”进行自主预习。课堂上,我努力落实“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动起来”的新理念,采用“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同时运用小组捆绑式评价的方法,把竞争引入课堂,真正

1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一个儿子是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文中讲述的是三个儿子面对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不同的表现:第一个儿子只顾翻跟头;第二个儿子只顾唱歌;第三个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三个儿子得到妈妈的评价也不同: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力气大;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嗓子好;第三个妈妈却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文章通过一个老人目睹三个妈妈和三个儿子的情景,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的话,告诉我们能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简短的寓言,但浅显的文字中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教学时,我们不必给孩子们讲多少孝

14、敬父母的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说文章内容,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个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二年级的学生年纪尚小,对于本课的寓意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我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口头表达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课文学习中要多利用本文的语言,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本课揭示的道理。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根据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情感需要,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5文。 (这是教学重点)2. 引导学生质疑课题,抓住关键词句感受

15、三个儿子的形象,体悟为妈妈分担、有孝心的才是好儿子。 (这是教学难点)3. 联系生活体验,在“第三个儿子提水桶”设置情境说话,师生对话,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我围绕着“读通课文,提出问题” 、 “师生探究、解决问题”两大版块展开教学。【过程】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重难点部分,我以“词句中品读、情境中朗读、语境中说话”展开教学。1.划关键句,角色中朗读你们看到的三个儿子是怎样的呢?请默读课文并划出描绘儿子的句子来说一说。学生能够在 1、4 小节中找到妈妈评价儿子、儿子行为表现的句子。 (板书:运动好、唱得好、没什么出奇)老师顺势引导, “哪个小朋友也会翻跟头的呀,你来读读!你的歌也

16、唱得很好听,你也来读读!”学生转换为文中的儿子,带着自豪、得意的语气读出“真好看!真好听!”有了这样出色的儿子,妈妈会怎样对别人说儿子呀!学生又学着自己妈妈的口吻读第一节的有关句子,夸赞自己的儿子。学生在角色转化中学会感情朗读,老师也在“儿子们”投入表现时点拨有本领的儿子是妈妈的好儿子。2.抓重点词,语境中说话第三个儿子似乎没什么本领,因为连他妈妈也说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没什么可讲的” 。这时,老师询问学生“没什么特别的”也就是,请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学生纷纷说道, “他不会唱歌也不伶俐。 ”“他很平凡,很一般。 ”“他没有任何特长,很普通。 ”这样普通的孩子跑到妈妈跟前,二话不说,学生马上跟读第四节“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往前走了。 ”此时,老师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水桶沉甸甸?”学生立刻联系第 2 小节,齐声读道“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手都痛了,腰也累得直不起来。 ”。这时,老师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结合实际谈谈自己中午提汤桶、提水桶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