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564391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模历史考后教研会发言稿: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中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谨代表林州一中历史组,将我们指导学生复习的一些做法向大家进行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第一部分 近年高考试题评价及预测近年历史高考命题规律、学生失误与复习对策一、命题特点:所有题目基本上都有背景材料,材料内容大都远离教材。一是材料解读铺满试卷,材料内容大都远离教材,但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二是对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与材料信息的考查贯穿始终;三是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大大淡化,直接考查知识为主的试题分值下降到20以下;四是综合题更加强调独立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其开放性日益突出。突出体现了“ 以能力考查为主导” 和“材料第一,论从史出” 的命题原则。二、考生典型失误分析

2、(1) 、阅读能力欠佳 考生的阅读能力,即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不足,是近年高考失分的首要原因。这在综合题和选择题中都比较突出,考生平均约50%的失分和这一因素有关与试题材料的阅读难度有关。2主要是文言文和世界史文献材料的译文。 与试题远离教材的程度有关。考生对陌生的历史事物和历史叙述,往往是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这在世界史部分较为突出。 与考生的知识面狭窄有关。考生无法将已有知识和试题内容建立有效联系。与考生阅读速度和理解力不足有关。示例1 2010年全国(课标)文综卷第25题: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

3、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0.11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0.48C.制度法令统一 0.28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0.13本题考生失分率达87%,区分度为0.13(2).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全面,主干知识掌握不牢固。高考试题注重对基本历史知识即主干知识的考查,而很多考生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了解不够全面,对重要历史问题认识不到位,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尤其对历史事物之间某些隐性的、内在的联系缺乏了解和认识。由这一因素导致的失分约占15% 。 示例 2012年全国(课标)文综卷第33题: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

4、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3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0.36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本题考生失分率是64%。 (3).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 对教材涉及的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也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根据对6年高考试卷的抽样分析统计,该因素约占失分总量的10% 上下,这在选择题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示例 2010年海南卷第3题: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由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0.36B.租佃关系盛行 0.24C.土地的高度集中 0.27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0.13本题考生失分率

5、是73%,区分度为0.08。(4).历史思维能力欠缺 判断、归纳、比较、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不足,仍然是近年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占失分总量的15%左右。4这在综合题里表现尤为突出,综合题里有1/3的失分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有的选择题这方面的失分有时也比较严重。 (5). 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将已有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联系,或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认识、分析、判断、说明问题的能力即知识迁移的能力与高考要求存在差距,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失分原因。 这与高考试题远离教材的程度密切相关,目前与这一因素有关的失分不少于15%。如全国卷选修一的改革题,几乎从不直接考教材内容,解题的关键,就是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将所

6、学分析评价改革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问题中。示例 2012年全国(课标)文综卷第35题: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 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0.38 5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6).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缺陷新课标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但高考命题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认识和把握,必做题涉及选修教材甚至初中教材的内容,已经不是个别和偶然现象。不少试题,直观上看只是孤立地考查某个考点,其实则考查了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甚至整体和过程,考生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

7、展的基本脉络,不会概括重大历史事件的阶段特征,就无法对试题作出正确判断和解答。教学能否注意弥补教材缺陷,已成为关系考生答题得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示例 2010年新高考卷第34题: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0.26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0.07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0.14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0.53本题考生答错率47%,区分度0.31。(7).学科素养贫乏6文史知识和史学

8、素养贫乏导致失分,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情况。自2007年以来,旨在考查文史常识和史学思想方法的选择题,每年在试卷中至少各有一题基本成为定例,并且还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渗透,其失分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示例 2009年宁夏辽宁卷第35题: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 ”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0.32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0.42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0.11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0.14本

9、题考生失分率是68%,区分度为0.21。(8).缺乏答题技巧的总结和提升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忽视试题设问的解读,不能准确把握试题的考查意图,导致解答思路偏离主题。二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差。 有些材料文字多、信息量大的主观题,往往包含了答案的全部要点或基本要点,只要从材料中抓出关键词,用心归纳,提炼信息,就能得到基本分。不会审题,不能准确把握题意。不会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不会多角度分析和论证问题;7思维混乱,逻辑欠缺,层次不清;主观题不按问题的分值组织答案;不能准确地运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答案,不能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组织答案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三、对教学的反思 (1)

10、. 观念落后,目标偏离根据历史考纲和教材,可归入高考范围的知识点有600之多。国家考试中心的高考命题大力淡化知识考查,6年命制的12套试卷所涉及的考点不足30%,且重复考查的比率越来越高。近两年文综卷试题重复涉及以往考点的比率都超过1/3 ,同时有70%以上试卷分值的题目及参考答案都未直接涉及教材知识。然而我们的教学却总是摆脱不了教材的束缚,这与高考目标相距甚远。(2).内容僵化,知识陈旧以本为本,拘泥于教材的体系、结构、篇幅和详略,受制于必须与选修、正文与注释、大字与小字。教科书的缺陷(模块分割、时空错位、线索杂乱、顾此失彼、支离破碎)自然就决定了教学的不足。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宁可多补充内容

11、,也不敢删减、压缩内容,一味追求多多益善,这种教学上的“多”其实则变成了“少” 。(3).方法保守,效率低下高中教学习惯于传统的讲讲练练,沉湎于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知识记忆多,理解内容少;训练考试多,评价反思少;时间投入多,学习效率低。高考复习不自觉地陷8入歧途且不能自拔,高考复习的低效甚至无效劳动大量存在。第二部分高三复习方案及历史复习策略林州一中高考情况:近两年清华北大每年12人,2012年省文科状元于成亮、榜眼郝孟原均出自林州一中。一、复习对策(1)历史复习坚持四轮复习方案用一段歌词来概括:一轮:“横扫一大片” ;二轮:“枪挑一条线” ;三轮:“身轻好似云中燕” ;四轮:“我有豪气冲云天

12、” 。一轮复习(年前):“横扫一大片”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阶段,是整个高三第一学期。即第一轮复习,时间为8个月左右。需要打破现行教材的体系,不分必修选修,整合成逻辑严密的学科体系。把选修内容融入必修教材,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大大节省教学时间。一是不少选修内容都是在必做题里出现的,二来绝大多数选做题均未直接涉及选修教材的内容,因此作上述处理也能减少许多无效劳动。二轮复习:(年后4月15号):“枪挑一条线”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二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五十天。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关键的时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9期是形成体系的系统复习阶段。 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

13、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部分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如:1、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来源多元化,力量壮大,早期维新思想萌发。2、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3、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新文化运动。这个阶段的复习,检验手段就是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这次考试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检验学生复习效果,又可以提醒学生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把它戏称为一次“小高考” 。三轮复习:(4月中旬至5月20日):“身轻好似云中燕”第三阶段从二模结束至高考前,时间大约40天。历经八九次考试,俗称“九九归真” 。这是强化训练阶段。要鼓励学生在千锤百练中提高自己,做题应先易后难,选

14、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四轮轮复习:(5月20日至6月5日):“我有豪气冲云天”考前调整:参阅王金战中国英才家庭造进行考前指导。随着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在此时,每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高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指导学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10二在高效课堂改革中提升历史教学水平1、扎实推进历史高效效课堂改革,向课堂要效益,一

15、节历史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以下硬指标:一节课提问人数不得少于50人次;学生讨论不少于3次;思维碰撞不少于2次;精辟阐述不少于3次;笑声不少于30次。这样,大部分知识在课堂上已经消化完了。我们有句口号:“向课堂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课堂应当是高产责任田。 ”2、抓好课前五分钟小考和下课前的十分钟检测。课前五分钟小考是针对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对新课的预习内容的简单测试。形式灵活多样:每个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前后黑板上演示,其他学生在预先印发的五分钟小考卷上进行,老师则现场提问,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出题,限时做完。之后都要进行交替批改。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黑板上学生答得是否正确,经两人互批后仍不能纠

16、正过来的,由下边本组学生上台纠正,如果还纠正不到位,有其他组学生纠正,不过要给该学生所在高效课堂小组扣分,给改正的学生及小组加分。最后由班干部进行点评,这样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如果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则有老师点评。这样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复习和预习,另一方面,方便老师进一步指导教学。更主要的是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下课前十分钟的测试是针对本节课的基础和重难点知识的一个检测,让老师能准确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指导下一节课的五分钟小考。它体现的是当堂训练的思想。这两项措施是我们学校长期坚持下来的,效果很好。3、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动力。教学的行为11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