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452300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散文的阅读技巧与案例解析凡是优秀的散文作品,在情理擅扬的艺术画幅中,无不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和对生命现象、生活态度、人生真谛的诠释。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把握作家主体思维的个性化,致力于探究作品展现的主体个性美。具体来说,要注意从两个方面来把握:意在把握主体情感的真实性;意在把握主体情感的深层性。散文教学的几种能力的培养:1、整体感知能力培养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会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主要内容,关注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穿透的人生哲理。了解渲染、衬托、铺垫、象征、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前后呼应等表现手法,学会鉴赏、评价文章的优劣得失等。理清

2、文章思路: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点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要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

3、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眼往往有极强的概括力。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往往是在全文的中心段中出现。找出文中的中心段,也容易点出文眼。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中,有的在篇末。抓感情的凝聚点,作者的感情总是会在文中一处凝聚在一点,尤其是散文,这一点是感情的铺展,找到了这一点,就是找到了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反映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作者这一心情,从篇首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一句中,已微露出来了。作者的感情也正凝聚在这一点上,它是全篇的文眼。2、散文教学中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

4、指导,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把握其韵律,体悟其意象,注意语音停顿、感情重音、高低强弱、轻重缓急、逻辑重音,感受语气、节奏、情感、韵味,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如荷塘月色中的第一段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的 带就值得玩味,一则与全文宁静气氛相一致,同时也道出自己的淡淡忧愁,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文章呈现的这种主客观情境 ,蕴含轻柔随意双重意味。爱子即将入睡,妻子正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容不得发出任何响动。3、散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 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 等修辞手

5、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 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 、洗、 笼,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荷塘月色的教学案例解析一、教学目标:揣摩散文语言,感悟散文意境,理解作者感情变化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二、教学重点:第一课时:分析作者情感变化,探讨作品主题第二课时:鉴赏散文语言特色,了解并运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修辞和方法三、教学难点:散文语言的赏析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和提问为主,结构板书,学生自己朗读和思考问题。六、教学过程及内

6、容:、导入新课导语:我想大家以前都读过很多文章,所以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学过那些和荷花、莲花有关的文章,包括诗词文等等?屈原则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溪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昌龄采莲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很好,也许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中国

7、的文人其实比较喜欢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山水花草上,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他们中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许多财富,当然也为在座的各位带来了不少负担。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与荷花有关的文章,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大家记得初中学过朱自清的哪些文章吗?背影 春当然有的同学阅读面比较宽,还看过绿 匆匆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等, 荷塘月色也是它的代表作。朱自清大家都比教了解了吧,你们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呢?朱自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西门豹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韦,是皮条,物性柔韧;弦,绷紧,性刚劲。朱自清取字佩弦,有明显的勉励意义。是现代著名散文家散文集背

8、影 、诗人新诗毁灭 、学者大学教授、民主战士。北大毕业,27岁,任清华教授和中文系主任。45 年参加李公朴闻一多追悼大会,48 年参加抗议美国扶植日本,拒绝领受美国救济的面粉。因为贫病交加去世,对当时来讲,一个知识分子,在自己最平常的生活中保持着民族气节,所以他们才是中国的良心。、散文分为两种,一种是叙事散文,写人叙事为主,时空顺序记叙;一种是抒情散文,以事物描写为主,主要抒发情怀,用联想将事物连缀在一起。这篇文章属于后者,对,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而一般写景抒情散文都拥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景物的变换,就是游踪,这是明线;一条是暗线,随着景物转换,而相应的情感的变化。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读一下课文,大

9、家在这些同学阅读的时候,用心体会散文的语言,和文字间流露的感情,找到荷塘月色中的明线和暗线,就是散步足迹的变化,和相应的情感变化。注意,这是夜色中的散步,读的时候要舒缓,请同学朗读。12、34、56、789这些同学读得非常好,大家看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呢?告诉我。、找明线和暗线。通过听他们的朗读,给同学几分钟时间大家试着先把明线找出来,就是看看作者的散步的足迹是怎么转换的。离家去荷塘游荷塘回家没错,先走出家门,来到荷塘,然后欣赏荷塘,就是 456 段,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你们要背诵的部分,主要细致描写了荷塘的景色,大家看朱自清是怎么描写荷塘的,他都描写了哪些景物,按顺序说出来。叶子白花月光

10、灌木杨柳远山,语言非常美。接下来是联想,其实这个时候应该是朱自清离开荷塘,边往回走的时候,眼中没有荷塘,脑海里对荷塘的美景仍然恋恋不忘,就浮想联翩,想到了古人和江南,正想着,一抬头到了家门口。所以,有一种划分段落的方式,就是三段式,这三段应该 123456789,非常简单,也有一种方法是将最后一段和 78 两段化开,独立出来,分成四段。我直接说出来,是因为划分段落本身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为作者当时写作的时候也没有按照这样的结构才写的。尤其是对于抒情性散文,这种结构划分不是最重要的,而散文的语言才是最重要的。整篇文章写得是很美的,朱自清是不是故意在炫耀文笔呢,大家在这些美丽的文字下面能

11、找到作者隐藏的感情吗?自己找一找,伴随着游踪的变换,作者感情是怎么变化的。不静求静得静出静大家找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可以看到整篇文章,或者说朱自清的感情都是围绕这宁静与否,这个中心布局的。、散文的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形散神不散” ,那你们现在能不能找到这个“神”呢?你们找找这篇文章的文眼?对于抒情散文就是指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变化中的基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对,不宁静是这篇文章的总体的基调。而这篇文章的感情可以概括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朱自清的文笔就是这样的,你们从学过的一些课文中,比如背影中,也能发现,虽然是朴素的清新的,有的甚至是冲淡的文字,却往往蕴含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

12、就是,蕴含着忧愁,从开始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后面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流露出短暂的喜悦,第三段,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是,朱自清的表到它们的文字又非常舒缓,非常美,根本没有太过于激动的感情,所以,无论是喜悦和忧愁都是“淡淡”的, (可淡淡的后面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力和无奈。 )这和他的为人有关,中和,平和,语言习惯也常常这样。、主题探究。 “不宁静”的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但是对于不宁静的缘由和内涵历来都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时代政治说,朱自清借荷塘来逃避当时的现实社会,表达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这有点任意拔高了, “他对政治的敏

13、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的来得细致传神,他辨不清政党的好坏,常常不知道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什么样的文件上。 ”他只是有种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这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 ;另一种是孤独说,这和他的妻子有关。文章中开头和结尾两次出现了他的妻子,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结尾“我”回家的时候, “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经睡熟好久了。 ”对于惜墨如金的朱自清来说,这样安排不是没有道理的,这种描写本身似乎就有一种隔膜,非常落寞的,这是他的妻子不能理解他,因而他只能独自散步,去欣赏月下的荷塘,不免感到曲高,尤其是和寡的孤独。第三种是生活压力说。当时朱自清 已经有六个儿女了,而且他的父子、母子、婆媳

14、之间的矛盾也很多,他的身体也不好,总之,后来他自己叙述这段生活时说:“我的体力也太不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 ”他不能抛开一切,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对于一个一般人来说已经非常痛苦,何况是一个敏感的对精神生活要求极高的知识分子呢。所以,他是非常痛苦的。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参考将这几种观点折衷一下,它这样解释不宁静的原因:“荷塘月色流露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其实,昔人已逝,文章的主题除了朱自清恐怕没有谁能够说清,所以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探究他为

15、什么不宁静了,我们更应该关注他表达的感情,以及表达这种心情的方式和手段。而对一篇散文来说,赏析它的语言,才是最重要的。、那你们觉得通过欣赏荷塘月色,朱自清到底能不能得到真正的宁静,最终摆脱烦恼呢?(讨论)能的话,陈述你的理由;如果不能得到宁静,就告诉我为什么。没错,当时作者的生存背景是非常残酷的,首先是时代,这篇文章写作于1927 年,那年大革命失败(北伐) ,知识分子对政治的期望破产,政局的动荡更加直接打击了这些处于社会前沿的人,朱自清并不是一个对政治热心的人,但是,他毫无疑问是个爱国的人,而知识分子本身就走在时代的潮头浪尖,他们敏感的感到时代的焦虑,对中国的现实非常悲痛和愤怒,这是一个原因

16、吧,但政治原因不是唯一的。还有他的生活,他当时已经有了六个儿女,家庭负担非常中,而且“清官难断家务事” ,他的父子、母子、婆媳之间的矛盾也很多,他的身体也不好,总之,后来他自己叙述这段生活时说:“我的体力也太不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活,也不忍丢下了走自己的路。 ”所以,他是非常烦恼的,国与家的烦恼,怎么能让他宁静呢。采莲赋这段原先是被删掉的,你们说删掉它应不应该呢?对于六朝采莲节日的热闹场面的描绘和对江南的向往,似乎是非常美好的,可见作者的一种“超脱” ,但是实际上这种对自由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是一种奢望,因为向往本身就否定了实现的可能。大家学过历史,知道六朝是一个朝代更迭非常频繁的年代,战乱,灾祸,也许和朱自清的时代有种相似,可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尚且能追求有这样热闹美好的生活,不去理那些苛捐杂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