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2415988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导语:要学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欢迎阅读参考。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彩色的电视机屏幕上, 开学第一课的现场悬挂着大大小小的鲜红的五星,一位又一位耄耋老人在讲述着一件又一件陈年旧事,古老绵弥漫着销烟与血泪的两万五千里上,埋藏着令后世缅怀的英雄足迹。104 岁的老红军秦华礼加快了曾经在长征中与战友们在“移动的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的故事。风儿平静地拂过草地的呢喃是他们的上课铃,而子弹破空飞行的呼啸是他们的下课铃;没有纸张,

2、只有那一望无尽的雪山划地;没有钢笔,只有那漫山遍野的枯干枝条。尽管如此,秦华礼仍然肩负起红军“千里眼” “顺风耳”的重任。在草地中心毕业时,没有飞扬在碧蓝天空的博士帽,只有永恒在心中的坚定信念。胡正先在雪山上忍饥挨饿地激战 48 天,是信念不移;梁天文与杨政委同吃一碗饭,同盖一床被,是同甘共苦;贺炳炎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锯掉伤臂,是勇敢坚毅;耿飚每日与战友们只吃一颗黄豆,是百折不挠这就是长征精神!昔日蝗长征路已属于历史,而人生中的“雪山”和“恶战”却一个接一个来临,人生的长征同样需要信念和勇气。举着先辈的旗帜,他们的精神如盏盏灯火,照亮着前方的路。不忘初心,长征永远在路上。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

3、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赢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天奇迹。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正是革命取得辉煌胜利的力量之源,世界上从未有一个词像“长征”那样饱含了世间所有一切最令人感动的也是最崇高、最神圣的精神。在两万五千里里的漫漫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从自然天险、缺衣少食到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对这些致命的困难,他们从不退缩,而是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演绎了一段段动人的传奇。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一路走来,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铮铮铁骨和钢铁般的意志诠释了什么是长征精神,他们的名字如雷

4、贯耳,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他们的故事世代传颂。 “红军的硬骨头”贺炳炎将军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况下活生生的锯去了受伤的右臂;“一马当先尝百草”的炊事长张思德,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身患重病也坚持行军的十二岁小红军贺岳,硬是用他那稚嫩的双脚丈量了两万五千里里的征程。光阴荏苒,八十年一晃而过,战争的硝烟已散去,但长征的故事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出记忆,长征的精神也不会因长征的胜利而退出视野。相反,长征精神在现代化祖国建设的新征途中已经延续并升华为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灾精神、航空精神。还有那些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的各行各业的人们,我们是数不清也道不完,背妹求学的洪战辉、热心公益的磨

5、刀老人吴锦泉、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今天的我们,作为 21 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不能遇到问题就扔给父母和老师来解决,遇到困难挫折就心灰意冷,一味沉溺于安逸和享受。事实上,长征从未结束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新的长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让我们时刻铭记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指引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向前进,向前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吗?是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要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

6、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恐惧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跨的硬骨头精神,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红军北上,他们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的危险,在飞夺泸定桥的时候,每一个人只有一块木板,他们把木板架在铁链上,一步一步地爬过去,只要稍不小心,就会掉入汹涌狂澜的巨浪中。红军战士们克服了重重险阻,正是因为有这样惊人的毅力,红军长征于 1935 年 10 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可是红军八万人只剩下了三万人。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阻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是凭着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征服千

7、难万险,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上永远保留着,告诉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要学习红军的勇敢精神,敢同敌人作斗争!红军的种种英雄事迹,将会在我们的历史上永放光芒!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长征永远在路上。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习近平指出,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 80 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

8、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力量,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克服困难、赢得胜利。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

9、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习近平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弘扬伟大

10、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强调,长征胜利 80 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

11、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高中作文长征永远在路上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不屈不挠的长征精神。10月 29 日早上,湖溪高中政教处、团委组织三十名师生到横店电影城观看记录红军长征的红色经典电影勇士 。电影勇士以 1935 年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史实为原型,生动刻画出红军战士的勇士之魂、勇士之情,以战争类型片的手法展现勇士们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大智大勇,挑战生死关口的非凡经历。观影中

12、,同学们们深深被那段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跋涉,被那种坚韧不拔的红军形象、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绝不言弃的作战精神、暖心细腻的情感呈现、舍生忘死的兄弟情义、真挚朴实的爱国情感等所震撼感动,被一个个坚毅的目光,坚定的身影所感染。“什么叫英雄?什么叫舍生忘死?什么叫做爱国主义?什么叫做大无畏精神?,长征中的勇士,我们的民族英雄用他们的热血和信念告诉我们答案。 ”该校老师吕羡飞感慨道。“战士们行军时,会各自背上写着字的木牌,来让大家相互间识文断字,共同学习,在他们身上的木板上,在那些可爱可敬的红军战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 、 勇敢 、 未来 、 信念 、 坚持是的,我们也会把这部影片,这个故事,这些词,刻在自己内心的木板之上,时刻警醒着自己,今天的来之不易,明天的更要珍惜。 ”该校学生李梦沁如是说道。观影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长征永远在路上,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学习、生活中强化舍我其谁的担当情怀,把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勇士之魂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