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407998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PINGDINGSHAN UNIVERSITY论文 (设计 )题 目: 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 院 (系 ): 师范教育学院 专业年级: 09 级小学教育 姓 名: 卢俊丽 学 号: 091160133 2011 年 6 月 9 日2试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摘 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手段以及研究结论上有联系也有区别,客观性、可重复性、可检验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具有的本质特性。意识形态性虽为社会科学所特有,而且其中还有很强的价值因素的作用,但它并不必然与科学对立,社会科学也是科学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键词:社会科学;客观性;可重复性;可检验性自然科学是科学无人异议,社

2、会科学的科学性何以可能,却有不少人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有不少学者甚至认为社会科学应为“社会学科”则更加准确,因为绝大部分社会科学不是科学。我们今天怀疑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几乎都是在用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作衡量标尺。且不谈这种衡量本身是否恰当,就算是恰当的,似乎也不能轻易地得出“社会科学非科学论”的结论。一、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果真不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吗?先谈客观性。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为研究对象,二者的差别是显然的。有人否定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参与其中,社会现象本身多系主观性所为,缺乏客观性,因而是非科学的。那么什么

3、是客观性?客观性的含义到底是指那种无人介入的、纯自然的客观性,还是指那些存在于人活动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笔者以为应是后者。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阐述了历史与人的关系问题,认为现实的历史中,人既是他们本身的历史剧的作者,又是剧中人。而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在总结他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思想时,曾用一段精彩绝伦的文字来阐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论证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但是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不自觉的、盲目的行为,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互相作用中反之,

4、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这样,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3冲突,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这样,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 ”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恩格斯肯定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同时也肯定了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应该说,对社会历史规律性的探究,马、

5、恩是从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辩证思考而得出的。从普遍性的角度看,社会历史和自然界一样都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动力背后的“动力” ,在这客观动力的推动下社会历史的规律性得以表现出来。从特殊性的角度看,在被客观性左右的社会历史中,处处都有人的活动,这是它与自然现象最大的差别。社会生活的主体是有目的、有激情的人,个人的行为总要受到各种思想动机的支配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使得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非常突出,必然性很难寻觅。但纵观历史长河,我们发现不管怎样英明非凡的帝王将相,都没有留下万世一系的王朝,这恰恰说明了历史的发展有着它自身的规律。而在这规律中,人的身影是不能抹去的。因为人的活动本身都是社会客观必

6、然性链条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人虽然是“历史的剧作者” ,但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因为他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要按“剧”中的“情节”来扮演自己的历史角色。而这“剧情”就是社会一般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一些客观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科学的目的就是去发现这些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在肯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区别之后,又要看到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的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着共同的基础人、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这种统一在具体的实践中使得自然与人类社会处在一种互动状态。一方面,人的目的实现出来,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界中,自然界被人化、社会化;另一方面

7、,人在把自己的目的、愿望要求和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同时,人和社会也被自然化,二者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中。在迎接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社会实践中的配合与联系在相当程度上已非常普遍。以现代科学的重要功能生产力功能为例,二者在社会化生产活动中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然科学在改进劳动工具、拓展劳动对象、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发4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协调生产力诸要素、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却不能不依靠社会科学。美国学者 C法利纳和 M凯利在分析因管理不善、市场条件不利而导致的技术革新失败时指出:“社会科学在使自然科学的投资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8、把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国家资源来开发应该成为完整的革新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生产力系统的一个功能部分。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生产力强调系统、重视知识、越来越重视“软件”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科学在生产力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作为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自然界和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已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发展状态中,既然我们并不因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处在被人化的状态中而怀疑自然科学的客观性,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以自然化的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呢?次谈可重复性。将社会科学拒之科学之外的第二个论据

9、便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自然现象是可以重复的,这样便能达到其对规律性认识的要求,而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现象是不能重复的,怎能达到对规律的把握?这一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似乎也很切中要害。现代西方历史哲学极力否认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在历史中一切都是“一次性”的,不存在重复性。如英国著名的“证伪主义者”波普尔认为,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 ,社会运动不存在与“原型相同的重复” ,所以“历史没有规律” 。说到重复性,不禁让人想起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意为:重复只是相对的。社会现象的重复当然不可能在自然科学家的实验室里,但它们不是不可重复,而只是重复

10、的程度上有所区别。的确,每一个历史事件本身都是独一无二的,同样的时间、地点、条件、人物不可能被再一次复制,然而当我们回溯古今中外的社会历史,却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历史往往会有惊人的相似。中国古典名著资治通鉴就是在点评历史成败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以古鉴今” ,提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因此,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社会现象和社会事件并非不可重复,但它是一种不完全的重复,不完全重复不等于完全不重复。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件各具特色,而正是由于其中的必然性又使历5史事件有某种规律可寻。社会历史的不完全重复性的确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认

11、识的难度,但却并不能得出历史发展没有规律,社会科学不具有科学属性的结论。社会科学,由于研究条件和方法的不同,它所揭示的规律在人们认识上的反映较为宏观,但也有向精细化方向走的趋势,尽管我们可以说它也许永远达不到自然科学的程度。二、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而非实验来检验的社会科学难道永远不能达到“思维的此岸”而徘徊于“思维的彼岸”?否认社会科学是科学的再一个论据就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实验进行,而社会科学则无法通过实验来获得或检验它的每一个结论,所以称其为科学勉为其难。的确,社会科学的发现或理论的真理性检验无法通过重复的实验进行,而只能在应用于社会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来检验。虽然社会实践不等于

12、科学实验,但科学实验却是一种基本的实践形式,二者有着众多的共同性,二者都是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活动,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找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都需经过实践(实验)、认识、实践(实验)的多次反复,其间甚至还要借助于逻辑证明的作用作为实践(实验)的补充。无论社会实践还是科学实验都不同于人脑内部进行的意识思维活动,都是一种超越主观领域、指向外部客体的一种物质性活动。它既具有现实性,也具有客观实在性。二者都是人在自觉目的的指导下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对于检验社会科学的社会实践来说。它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每一次实践都是通过一定形式和功能的活动而寻求主体和客体。人与世界关系和谐统一,无数次

13、寻求过程,也是无数次的调整、修正、深化和发展的过程,这和能够重复进行的科学实验的功能和目的是一样的。在无数次的寻求过程中,社会科学的规律也就凸现出来了。科学实验是在生产活动和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分化出来的,因此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只不过较之一般的社会实践它具有更多的探索性、准备性、尝试性和学习性。其目的在于增大成功的把握,提高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减少失败的可能,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复杂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达到对于客观规律的比较深入、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从而使关于自然界的真理从“思维的彼岸”而进入“思维的此岸” 。科学实验的这些特点满足了探6索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需要。而关于人类社

14、会的真理,由于它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它不能在典型环境中展开和发展,又由于“人”介入其中。偶然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多些,它的科学性在被揭示过程中显得更艰难些。社会科学的这种既被偶然性干扰,但同时又被必然性牢牢决定的特性,恰恰是它的特殊性的最大体现,更是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偶然性不是社会科学成为“科学”的障碍,因为偶然性“在其展开过程中为必然性开辟出道路” 。在社会实践的一次又一次的体验下,向历史深处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必然性在我们面前展现得越来越清晰,社会科学也终将由“思维的彼岸”而被带入“思维的此岸” 。三、社会科学研究结论的意识形态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与科学性必然相对立吗?人们否认社会科

15、学的科学性的再一个“充分”理由便是:社会科学理论在探索和应用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因此它的结论总是受到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价值观念的影响,而难以做到“价值中立” 。既然它连公正性都难以时刻保证,又何谈科学性呢?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观点,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用恩格斯的话说即“概念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 本身 “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科学理论反映的逻辑关系,是社会现实中的客观关系的理论再现。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与此对应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就具有真理性、科学性。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颠倒

16、的、歪曲的和虚幻的反映。与此对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当然是一种非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科学理论当然具有意识形态性,但意识形态本身是个中性概念,并不必然和科学对立。当它参与社会实践时,就必然地显露出它促进的或是促退的功能。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除了具有与社会意识共同的本质特征,即社会的全部精神生活过程是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社会存在)的反映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它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并存的二重特性。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以理论形式表达出的一种实践要求,在社会运用过程中,都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意识形态中这种实践因素与理论因素的互相依存,也就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意识形态本身就可能具有真理性的7一面。真正的社会科学从不曲意逢迎任何阶级的意志和要求,客观性和真理性乃是它们的首要的根本追求。同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也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