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民俗文化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2377537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泉州民俗文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民俗文化资料(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泉州民俗文化自然崇敬酬天敬地比起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具体的天体和气象崇拜,人们对抽象的“天”崇拜出现的较晚,大约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当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后,由于现实政治生活的启发,天上诸神中也出现了至尊的“帝” ,以作为天上的最高统治者,后来又进一步人格化,演变为玉皇大帝,成为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最高神明,泉州人俗称“天公” 。泉州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 一 289 年)的元妙观(初名白云庙) ,乃奉把玉皇大帝的庙宇,俗称“天公观” 。该观屡经改建、扩建,规模甚大,清代时总面积达数千平方米,分为四进,其中第二进为三清殿,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和太清太上老君(即老子) ,第三进即祀玉皇大

2、帝的正殿。近代以来,三清殿香火冷落,而正殿香火仍颇鼎盛。正殿有尊高大的土塑玉皇大帝像,围以密帐不让人看,故人们以为玉皇大帝至尊,无人敢塑其像,皆称殿内无像。至本世纪 20 年代,青年学生破除迷信破门进入而被毁,但庙宇仍保持完整。 “文化大革命”期间,元妙观被拆毁改为工厂,今仅存三清殿东壁的残瓦败楞。泉州元妙观是福建省最早的道教宫观,在海内外颇有影响,现正筹备重建。 人们认为玉皇大帝是主宰大地万物的至尊神,因此十分虔诚地恭祀,以祈求人寿年丰,消灾纳福。泉州敬祀“天公”的日子,每年主要有除夕夜子时的“敬天公” 、正月初九的“做天公生” 、六月十五的“做半年”等,其中以正月初九的“做天公生”最为隆重

3、。人们说正月初九这天为玉皇大帝的诞日,故各家要备牲醴“敬天公” ,并于厅堂点“天公灯” ,以祈求合家平安、风调雨顺。有的地方早餐吃面线加一对蛋,以示长寿和走运。外出谋生的,大都等候做过“天公生”后才离家。在人生仪礼方面,如出生、结婚、寿辰等喜庆日子,也举行拜大、谢天的仪式。 也许是因为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对人间管理不便,所以人们就说灶神是受玉皇大帝的派遣而降临人间的,其身份相当于玉皇大帝的特派员,职责是维护各家各户的安宁和幸福,并监护各户人家的一举一动。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灶神要与其他神明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奏报民间善恶,故民间对灶神甚为敬畏,尊称为“灶君公” ,并要于诸神上

4、天述职前为之“饯行” ,称“送神” 。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人们除备办丰盛菜肴外,还以酒糟抹灶门,谓之“醉(灶君)司令” ;贴纸剪神马于灶上,以让灶神纵马上天;供品中特备麦牙糖,使灶神口甜说好话。人们还为灶神安排了个诞辰日,晋江、惠安等地定在八月初三。安溪则定在八月初一,并说灶神在这一大大清早还要上天“奏好事” ,没有休息,因此为灶神庆诞和送行就同时进了。 玉皇大帝听了灶神等神明述职后,稍作准备,过了两天,即腊月二十五日,由诸神陪同,下凡视察人间善恶。疾苦,善者表彰,恶者惩处,俗谓“天神下降”。于是世间凡人又有迎玉皇大帝之举,设香案叩拜,备极虔诚。灶神陪玉皇大帝返回天庭后,至

5、第二年正月初四才与诸神下凡“上班” ,于是各家各户又有“接神”之仪。 50 年代以来,送接灶神等神明及迎玉皇大帝之俗已极少见。 祈风乞雨风、雨等自然现象也是民间崇拜的对象。在甲骨文卜辞中,风和雨被视为天帝属下的神灵, 周礼大宗伯称之“风师雨师” ,屈原的楚辞作品特称风神为“飞廉”和“风伯” ,雨神为“蓱” 。古代泉州人对风神和雨神的崇拜甚为虔诚,各县都建有风云雷雨等神坛。为了祈求风雨,不少地方还专门建有祠庙,如清雍正五年(1727 年)建于惠安县南门外新亭尾街的龙王祠,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于泉州府治东北虎头山上的风神庙,等等,均为地方官员主持兴建的。而光绪年间(1875-1908 年)

6、建于南安县署西面的龙王庙,不仅祀龙神,还兼祀风云雷雨师。实际上,泉州人祈求风雨,并不只局限于以上场所,也不都是直接向风雨之神祈求,较多的倒是采取间接向其他神灵祈祷的形式,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如航海者祈风,务农者乞雨。 泉州祈风以宋代为盛,这与当时泉州海上贸易的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北宋末年寓居泉州近 20 年的李邴有记称:“泉之南安有精舍曰延福,其刹之胜为闽南第一,院有神祠曰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 ”宋代泉州祈风有民间祈风和官方祈风两种, 闽书卷8方域志中关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年) ,泉州巡辖官陈益随从郡守前往南安九日山延福

7、寺灵乐祠神运殿祈风的记 载,是我们目前所见明确记述官方祈风的最早记录,而民间前往灵乐祠进行海舶祈风的记载,则早在唐代已有。官方祈风以南宋为多,现存于南安九日山的 13 段宋代官方祈风的石刻中,南宋即占 11 段。南宋泉州地方官员对祈风活动的高度重视,说明当时泉州海外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曾于嘉定(1208-1224 年) 、绍定(1228-1233年)间两任泉州知州的真德秀,对其出面主持祈风把典的目的讲得十分清楚:“唯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准时与不准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呜呼!郡计之殚,至此极矣,民力

8、之耗,亦既甚矣。引领南望,日需其至,以宽倒垂之急者,唯此而已矣。神其大彰厥灵,俾波涛晏清,舳舻安行,顺风扬帆,一日千里,毕至而无梗焉,是则吏与民之大愿也。谨顿首以请。 ”至于祈风活动的时节和地点,官方和民间不尽相同,南安九日山通远王祠为宋代官方的主要定点祈风处,每岁两祈,一为夏四月的“祷回舶南风” ;一为冬十一月前后的“遣舶祈风” 。而民间祈风则较为灵活,其时节,或于夏冬,或于春冬,如前李邴所称;其地点,既有前往南安九日山通远王祠的,也有就近进行,如惠安的海商祈风,即在本邑添奇铺海滨的大蚶庙。 祈雨,泉州民间俗称“乞雨” ,其崇拜的神灵对象甚多,包括龙神以及众多的地方神,仪式有民间和官方之分。

9、以龙神为祈雨对象,与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如道教的太上洞渊请雨龙王经说,天旱诵经可召龙王普降喜雨,佛教的华严经也说,龙神能兴云布雨。就德化而言,是邑多山田,涝不为害,故少祈晴,多祈雨,凡遇旱,古代地方官员时常组织民众祈雨,设龙王神坛于城隍庙,牒告城隍,官民朝夕拜祷。至于野外那些传说有神龙潜伏其间的龙潭,更是历代百姓的祈雨之处,如位于县南 5 公里的火烽岭 龙潭、县北金鸡山瓮谷中的黯坑龙潭、香林寺前的赤脚龙潭等,其中在梅中里的左溪龙潭之上还建有龙王庙,南宋时,泉州郡守真德秀尝祷雨于此。除了龙神外,人们还向一些地方俗神祈雨,如天后妈祖(林默) 、保生大帝(吴本) 、青山王(张悃) 、通远王

10、(永春乐山隐士) 、清水祖师(陈普足) 、临水夫人(陈靖姑) 、蔡真人(蔡如金)等。甚至连异石也成为人们祈雨的对象,如永春“县治顺溪而西五里,有庙日:石鼓 ,不知肇于何时。溪之石可一二数,而所谓鼓者,与他石异,然以鸣与不鸣为雨旸之候。父老言曰:然也。 庙 剥不治。 绍兴乙亥(1155 年)大夫黄璃新之,自是祈望者日谨,而吏雨旱之祷必往焉”。 新中国成立以前,泉州农村尚有祈雨之俗。祈雨规模大小不一,小者抬出铺境保护神“铺主”和“境主” ,大者需抬出城隍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龙王爷等偶像,届时设置香案,主持人多为当地耆老绅士,参与祈雨者,均需头扎白巾,身着素服,且不得撑伞戴斗笠,任凭炎日暴晒以示

11、虔诚。嗣后,主持人即率领参加祈雨的民众,由神轿带路,前往江海湖畔,或溪边潭墘,打水捞物以卜雨晴。一路上,祈雨民众跪拜叩头,呼大跄地,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久旱无雨,田园难播,颗粒无收,百姓艰苦,乞求皇天,早降甘露。 ”或“乞雨乞雨,烂肠烂肚,皇天不顾,百姓无路,” ,其词各地大同小异,其内容均是向皇天哀诉民间苦旱惨状,祈求早降甘露。打水捞物时,如捞到小螃蟹或螺狮,只能卜小雨;只有捞到“水龟” (一种生活于水中的扁圆形小虫)才可卜大雨,说是“水龟”为龙属,以龙可兴云布雨。而在晋江,若捞到小虾,则示为无雨之兆,务必反复祈求,以感动皇天,降恩赐雨。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人民政府的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的进

12、步和气象预报事业的发展,祈风乞雨之俗已经废止。 生殖崇拜生殖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种特殊形态,作为社会现象,曾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童年时期。在我国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红山文化等原始社会遗址,均发现过陶塑、石祖等“生殖崇拜”的遗物,但因过去从未披露而鲜为人知。本世纪 80 年代先后在内蒙古阴山、广西左江、新疆天山等地发现的岩画,也都有以男根女阴,交媾、求生舞蹈及感生脚印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殖崇拜形象。对于这种社会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国华研究员指出,在初民的意识中,满足性欲与追求人口繁盛全然是不相干的两回事,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与性欲无涉,它既不是色情也不是淫荡。 “出于对作为社会

13、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的严重关切,原始人类中出现了生殖崇拜。换句话说,生殖崇拜深刻反映了一种绝对庄严的意志-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人的再生产” 。 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世界的历史现象,不少地方至今尚未绝迹,在泉州这片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也可以看到残存于民间的一些生殖崇拜的遗迹和民俗。泉州有一处被列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著名古迹,叫“石笋” ,位于泉州临漳门外(今新门外)的笋江畔,其高达三米多,由数段直径不等且石面粗糙的花岗岩石雕缀合而成,全形呈圆锥状,与竹笋相似,石笋与笋江及江上所造之石笋桥,都由此而得名。其实,坦率他讲,石笋“从其形看,与其说像笋,不如说像男性生殖器” 。而早在古代诗

14、人的题咏中,也已含蓄地指出了这一点,如明代惠安人黄吾野诗即称之“一片云根天琢成” ,此“根”字在唐人道世所撰的法苑珠林中,被用来指称生殖器官。故泉州人又称石笋为石祖,由此看来,石笋当为雅称。据当地老人介绍,石笋是于解放初移动约七八米,才位于现址。移动前,石笋下面还有个基座,是由两块花岗岩石叠在一起,近似磨盘,其中一块中间凹下,当地人称为“仙尿盆” 。俗信崇拜这石笋,可使不育妇女怀孕,也可使家畜繁衍,五谷丰登。通过膜拜石笋来促进人口的繁殖和物质生产的发展,这正是生殖崇拜所具有的两个主要功能。惑于风水之说的泉州人,对石笋的功能还加以进一步发挥。于北宋大中祥符 四年(1011 年)任泉州知州的高惠连

15、,曾因“逞私憾”而做了两件为后来社会舆论所无法原谅的事:一是把原位于泉州城南之东的府学西迁;一是把竖立于笋江之畔的石笋击断为二。人们因此把日后泉州地区“衣冠遂减畴昔”的责任追究到他的身上。由于石笋被认为是关系到泉州人仕进发达的大事,所以南宋时即被修复,故乾道五年(1169 年) ,泉州知州王十朋才有咏石笋桥的诗句云:“刺桐为城石为笋,万壑西来流不尽。 ”民间又有传说,称清源山是“山公” ,紫帽山是“山母” ,二山交会于笋江,但“山公”卑下, “山母”隆起,故堪舆家认为需建此阳物即石笋,以振乾纲。 据现有地方文献的记载,我们只知道石笋存在于高惠连任泉州知州的北宋大中祥符年间以前,其建造的具体时间

16、己无考。由于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览馆”之誉,而笋江石笋又具有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湿婆神祗的功能,因此它有可能是古婆罗门教在泉州的遗物。不过,早在北宋,已融人民间信仰,而长期以来,又主要是以信仰民俗的形态而存在于民间的。 类似笋江石笋的石祖崇拜遗迹,据在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的一位研究人员告知,以前他在进行泉州市文物普查时,于惠安、南安、石狮等地也发现多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还于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面,发现了一处女阴崇拜遗迹,其旁尚可见到崇拜者来此燃香火和烧金纸留下的余烬。福建其他地区至今尚未听说有发现原始社会时期生殖崇拜的遗迹,因此泉州这处甚为罕见的女阴崇拜遗迹的起始年代,很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生殖崇拜的实质是人口问题,它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意义,其现实意义则在于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认识某些社会弊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生殖崇拜曾经是研究者难以步入的“禁区” ,80 年代以来,生殖崇拜的研究,正成方兴未艾之势。菲菲 2007-8-23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