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231133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填报志愿经验 以就业为导向规划大学生活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年苦读,瞬间选择。 ”说的是高考前后的选择对人生的走向有着不同寻常的影响。目前正是挑大学、填志愿、选专业的关键时节,三位上海交大的同学就如何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能力性格、兴趣爱好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谈了各自看法。就业情况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填报志愿是以学校为目标的。我一心向往交通大学,这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我希望毕业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高中里我选修的是物理,基于这个原因,填报专业时我很想选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专业。经过咨询后我发现,这方面的专业对一个女生来说太辛苦,于是又改报了比较热门的经管类专业,但因为成绩不够

2、理想,我被调剂到电子信息与电力工程学院。总的来说就是,想学一门技术活,将来工作无忧。 虽然是被调剂,但进来之后学到现在,我一点也不懊悔。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我越来越觉得被调剂是“歪打正着” 。电院的专业如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都是很有前景的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都很好。 对于四年大学生活,进校之前我就有过一些设想。我觉得首先是要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最好能精通一门技艺,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其次,在四年的时间里,要广交朋友、参加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大学的同学无论哪个专业都有很多佼佼者,值得我去学习。扩充人脉对自己的未来也很重要。另外,尤其要学好英文,加强口语水平,这对以后的就业会很有帮助。 (范静雯

3、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选学校选工作,目标都要早瞄准 填报志愿我最先考虑的是学校的牌子,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就业时用人单位对于学校的认可度。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们常提起的几所名校为考虑对象,专业是第二位的。 那时很多条路摆在我面前,到了该好好打算一番的时候,父母的意见可作参考,但最终还是要自己慎重考虑: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第一志愿越早确定越好。如果在高三紧张复习的同时还要想该填报什么志愿,这对学习的负面影响还是蛮大的。另一方面,确定第一志愿后能对学习起到激励的作用。目标摆在前方,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向前,争取达到我的目标。 报考专业时我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首要是兴趣。应试教育下学了十几年,如果

4、到了大学还不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呢?其次是“避热”。跟风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高考时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要预见就业时的一番“拼杀 ”。去年财经类专业在上海非常热门,我对此兴趣不大,正好避开了热门。第三个因素是所报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也就是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在就业市场的饱和度如何。 每位同学对大学四年都会有或清晰或模糊的想法,我也仔细想过自己的规划。大一以扩大各方面的阅读量为主,弥补知识欠缺,同时认真完成课程学习,争取每门成绩在 85 分以上;留出一定时间参加课外活动,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大二将重点放在确定具体专业发展方向上,阅读更多书籍,保证一个月三本的阅读量。暑假去传播

5、公司实习。在本专业传播学之外,需要突出一个特长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所以我想选择学习英语二专。大三时确定一家自己想进的公司,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密切关注公司发展方向,知晓其人才需求情况。大四时争取进好公司实习。 (宋庄雯 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系) 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当初填报志愿我是这么想的:要进一个名牌大学,要进有发展潜力的学院,要读适合自己的专业。高中很少想过自己会往哪个方面发展,但在我的头脑里,以理工科见长的交大是我的首选。在交大可以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享受一流的学习环境,认识一流的学习牛人。 我选择的联合学院是全英语授课的。作为一名 21 世纪的大学生,只看得懂英语还不够的,更要听得懂、说得出。这个学习环境对我这样的英语不太好的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个学院有机会出国,我还是很想出去多看看,长长见识。出国了对以后的发展会有帮助。 虽然老师家长一直提醒说要为以后做些打算,我还是想得比较简单:好好学习,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增加实力和经验,为以后出国做好充分准备。 (吴小宇 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