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翻译、课外阅读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2073075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虚词、翻译、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词、翻译、课外阅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文言虚词辨析,【例题】下列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多助之至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而止之曰 呼尔而与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A,B,C,D,代词 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它(们)”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之 助词 不译 汝心之固 音节助词,无实义 怅恨久之 动词 相当于“到”、“往” 辍耕之垄上,“拿”.“用”.“把” 必以分人 “凭”.“根据”.“按照”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介词 “因为”.“由于” 先帝不以臣卑鄙以 连词 表目的,相当于“来”.“用来”.“

2、以便”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表结果,相当于“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 动词 与为结合,相当于“认为” 愚以为营中之事,二、文言虚词辨析,表顺承,相当于“就”、“然后”、也可不译 表并列,相当于“并且”,也可不译而 表修饰,相当于“着”、“地”,也可不译 表转折,相当于“却”、“可是”、“但是” 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相当于 “在”、“到”。于:介词 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 “对”、“对于”、“给”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比较,可译为 “比”、“胜过”,二、文言虚词辨析,【例题】下列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策之不以其道威天下不以兵革

3、之利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而止之曰 夫环而攻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A,B,C,D,修饰关系 修饰关系,C,凭借 因为,给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指千里马,理解或翻译文言句子是每年中考语文必考的题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有:,(1)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陋室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记,(2)结构上有判断、被动、省略、倒装等特殊性的句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桃花源记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小大之狱

4、,虽不能察,必以情。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3)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等现象的句子。如:,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1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者,也、者,、,也,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莲,花之君子者也。甚矣,汝之不惠! 孔子云:“何陋之有?” ( )见渔人,( )乃大惊,( )问( )所从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例题】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缘溪/行,忘/路之远近,1文言句式,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2、文言语句

5、的朗读停顿,C,三、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1文言句式理解,3文言语句翻译,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步骤:,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留、,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补、,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删、,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换 、,例: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调、,例: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选、,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表承接 就 、便 、 那么 则 表转折 却 、可是 表假设 如果表判断语气,是、就是,译、,例: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译 、,

6、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做巴陵郡太守。,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译文:打仗,靠的是勇气。,译文:我和你们全力铲平这座险峻的大山。,译文:愁什么挖不平呢?,译文: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译文: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译文:学习了知识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直译:黄头发和小孩子垂下来的头发,都自得其乐。意译:老人和小孩,都自得其乐。,2.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应对策略,、翻译以直译为主。、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注意文言

7、文中的 特殊字词的意义。、翻译要译出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还要补充省略成分。,句子翻译,四、内容理解和欣赏评价 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对主题、语言、写作特色、背景材料、人物、事物等的赏析。,【例题】 曹刿是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加以评价。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现实生活中,有人却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简述理由。,“读懂”是理解的基础 “课外”是课内的延伸初中课外文言文复习,以“内”养“外”,1)、“迁移法”如是者六七始已。 日沃汤数次。2)一词多义,联系语境选其一后名读书之斋曰

8、“七录”。3)揣摩法联系上下文右手握管处,第一步,粗读古文,捕捉大意,以求了解。这一步只是统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文中写的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品质。,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达理解。 所谓“死”字,即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边一一标出。分析“关系”以达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主次,分析事件的原因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可重温课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可借助狭义语境,瞻前顾后,疏通“文气”;可借助题目答案(四个选项),进行比

9、较,验证选优;可借助“注释”(有的文段后边附有),解决相关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甚至还可以大胆猜测推断。,小犬复仇 龟生村民赵五家,犬生子方两月,后随母行。忽为虎噬,五呼邻里数壮夫持矛逐之。虎捷驰不可及,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以走。稚犬为棘刺挂罥,皮毛殆尽,终不肯脱。虎由此系累稍迟,追及,毙刃下。注释:(1.)龟生村:村庄名。 (2).噬:咬 (3). 棘:有刺草木的通称,1、解释加点的词:(1)虎带之以走 ( 2)持矛逐之(3)忽为虎噬 ( 4)稚犬为棘刺挂罥2、翻译划横线的句子:虎由此系累稍迟,追及,毙刃下。3、这则故事歌颂了小犬的什么精神?,联想推断:当试卷上给出加点实词时,应该联想到课文中

10、有关此词的用法和意义,将二者比较,再确定其含义。语境推断:就是结合整段选文、整个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某个实词的意思词性推断:根据词语在句子中位置,推断其词性和意义,推断的方法,( 一 ) 主仆对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曰:“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1、捕捉大意,2、排除死字-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3、筛选答题,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0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

11、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卧席。 濡(r):沾湿。逾:同“愈”,更加。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9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分)10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2分),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事物 遇事要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谢谢,敬请指导!,祝同学们中考成功!,文意分析和欣赏评价,文言文复习要点,文言实词辨析,通假字辨析 古今异义辨析 一词多义辨析 词类活用辨析,文言虚词辨析,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句式理解文言语句朗读停顿文言语句翻译,五:反思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