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翻译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2059720 上传时间:2018-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书艺文志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汉书艺文志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汉书艺文志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汉书艺文志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艺文志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书 艺文志序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 诗分为四, 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 ,故有辑略 ,有六艺略 ,有诸子略 ,有诗

2、赋略 ,有兵书略 ,有术数略 ,有方技略 。今删其要,以备篇辑。翻译:译从前,孔于死了,就断绝了精微要妙的言辞,七十二个弟子亡了,就违背了正道,所以, 春秋分成了五家, 诗分成了四家, 易有几家流传。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真假难分,互不相让,诸子的文辞混乱纷纷。秦始皇对这种情况感到忧虑,于是烧光文章,使人民愚昧。汉朝兴起,一改秦朝的败局,大收书籍,广开私人献书的门路。到武帝时代,书简缺失,礼坏乐崩,武帝喟然声称; “我很忧伤”于是制订收藏书的计划,设立抄写书官吏,下及诸子和传述、解说经义的书,全部充实到皇室藏书的地方。到成帝时期,因为书籍散逸得很严重,就派遣谒者陈农在全国收求失落于民间的书,诏令

3、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的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法的书,太史令尹成校天文历法、五行占扑的书,御医李柱国校医药、卫生的书。每本书校毕,刘向就分条列举这些书的编章目录,摘取旨意,抄录下来,奉献给皇帝。到刘向去世,哀帝再派刘向之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父业。刘歆于是聚合群书,奉献他所著的七略 ,所以有辑略 、 六艺略 、 诸子略、 诗赋略 、 兵书略 , 术数略 、 方技略 。我现在删去它的辑略 使书籍体例完备诸子略儒家儒家者流,溢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期、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阮, “狙述尧氏宪章文武” ,宗师体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子曰: “如有所誉,其有所试。 ”

4、唐虞之隆,殷周之盛, 仲尼之业,已试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他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众取宠后进循之,是以五经乖折,儒学富袁,此辟儒之患。翻译 :儒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帮助君主、依顺阴阳、彰明教化的司徒官中产生的。他们行文靠六经,留意在仁义,效法唐尧虞舜,遵循文王武王,尊崇并师承孔子:,借以表明白己学说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仁义是最高阶段。孔子说: “假苦我有所称赞,必然是曾经试用过的。 ”唐尧虞舜的兴隆、商朝周朝的繁盛、孔子事业的发达,都说明已经尝试见效。然而,迷惑不清的人既不能选精发微,邪僻的人又时抑时扬,违背仁义,脱离本旨,胡乱地以哗众来取宠。后学遵循它,因此五经支离破散,儒家学派

5、渐哀,这是邪僻儒生的祸患。道家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攘” , 易之“嗛嗛” , 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翻译 :课道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一一记下成败、存亡、祸福、古今的道理。然后知道抓住要点、掌握根本的史宫中产生的。他们自我保持着清静虚无、柔弱卑下的原则,这是国君的统治手段。道家符合于尧的让, 易的谦一谦反而四益,这是它的长处。至于旷放的人来推行它,便想废除礼学,兼弃仁义,说什么单凭清静虚无就可以统治阴阳家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

6、 “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翻译 :明阳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掌天文的羲和宫中产生的。恭敬地遵循天道,观测日月星辰,制定历法颁发给百姓使用,这是它的长处。至于刻板的人来推行它,便拘泥于焚忌和小技,不要人做事,听凭鬼魂种灵。法家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宫。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易曰: “先王以明罚饬法” ,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翻译 :译法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赏功罚罪、以助礼制的理宫个产生的。 易说: “先代君王严明刑罚、整饬法度” ,这是它的长处。至于苛严的人

7、来推行它,便政教风化全无,仁爱之心都丢,想单凭刑法以求得统治巩固。竟至残害至亲,得罪恩人和挚友。名家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 o 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孔子曰: “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鳖者为之,则苟钩鎃析乱而已。翻译 :谓名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掌礼仪的礼官中产生的古时候名位不同,礼仪的等级也就不一样,孔子说:“一定要纠正名分上用词不当的现象呀!用词不当,言语就不可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理成章,事情就不可能做好。 ”这是它的长处。至于吹毛求疵的人来推行它,便胡乱分析得支离破碎,淆乱了名实关系。墨家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

8、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翻译 :墨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清庙官中产生的。茅覆屋,棌为椽,这就是贵俭;尊三老,养五更,这就是兼爱;选贤士,行大射,这就是尚贤;搞宗祀,敬钜子,这就是右鬼;顺四季而行事,这就是非命;把孝昭示天下,这就是尚同。这是它的长处。至于持一隅之见的人来推行它,见俭有利,因此反对礼;推究兼爱的意义,却不知道分别亲疏。纵横家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孔子曰, “诵诗三百。位于四方,不能颥对;虽多,亦奚以为?”又曰: “使乎!使乎!”

9、言其当权事制宜, “受命而不受辞” 。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援而弃其信。翻译 : 杂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议官中产生的。它把儒、墨、名、法诸家糅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国家制度内有它的存在,君主政治中无不贯穿着它,这是它的长处。至于放荡而无基础的人来推行它,使散漫得使意向无所归。农家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程稷之官。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日货。孔子曰: “所重:民、食” ,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浡上下之序。翻译 :农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农官中产生的。他们勤于播谷、耕田、养蚕、用以丰衣足食。所以八政第一是食物,第二是财物。孔子说: “以人民

10、和食物为重” ,这是它的长处。至于鄙俗的人来推行它,认为没有侍奉帝王这回事,想让君民起种田这就淆乱了上下等级。小说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 o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于曰: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间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匆尧狂夫之议也。翻译 :小说家这个学派,大概是从那些稗宫中产生的。小说是那些衔谈巷语道听途说的人作成的。孔子说, “即使是小道理,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因为怕它阻碍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去摘它。 ”然而,小道理也没有灭绝。乡里知识肤浅的人所看到的事理,也让它聚合起来,水志不忘。如果有一言可采,那也是平

11、民和愚人的言论。后序诸予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逢出并作,各引一端,祟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仲尼有言: “礼失而求诸野。 ”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旅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木,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翻译 :诸于十家中,可以给人看的九家罢了。它们都在王道已经衰

12、微、诸侯以武相征、时君世主好恶各异的时候兴起。因此,九家学术,犹如蜂群,一时并作;他们各持一端推祟自己喜好的,靠它往来游说,以适应诸侯的要求。九家学术,言论尽管不同,却比如水火一样,相生相克,也比如仁义、敬和一样,相反相成。所以易说: “普天之下殊途同归、百虑一致。 ”现在,不同学派的人都称颂各自的优点,用尽心思,阐明宗旨;即使有缺点,汇集起它们的指要,也是六经的支流。假如这些不同学派的人逢圣君之时,又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那就全是辅弼的人材了。孔子有言在先, “朝上失礼在野求。 ”当今,离圣君既久且远,王道废、学术缺,无处再寻;那九家之说,难道不比在野强吗?假如有人能够研习六经学术,又观察九家吉沦,取长弃短鼠可以通晓多方面的谋略啦。读后感:通过对汉书艺文志的简单阅读,不仅仅是了解到了这本书中的内容,更多的是他的体系的了解。 汉书艺文志由班固撰写,是我国首部史志目录,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大型国家文献分类目录。该书记载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共六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