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196599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患者 85 例,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乙组口服普罗帕酮,并随机观察。结果:两组均有复发,均有因副作用停药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方面,胺碘酮占的比例高。 关键词 心房颤动;胺碘酮;普罗帕酮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2、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aintaining the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F )between Amiodarone and propafenone. Methods:After conversion,eighty-five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with amiodarone, group B wi

3、th propafenone. Results:AF recurrence in som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some patients investigation had to be stoped because of side-effect in both groups, and there was 2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Both amiodarone and propafenone were effective in maintai

4、ning the sinus rhythm fo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miodarone more effective,side-effects occur in two groups,Amiodarone more. Key words Atrial fibrillation; Amiodarone; Propafenone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多主张尽可能复律并维持窦性心律,但因其发生和维持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尽管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源性心房颤动成为新的热点1,2,但药物治疗仍是目前心房颤动的首选方法。本文主要观察、

5、比较口服胺碘酮、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 2001 年 5 月2004 年 5 月急诊或住院患者 85 例,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甲组为 42 人,乙组为 43 人,两组患者均经药物或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复律后甲组口服胺碘酮 200 mg, 3 次/d,7 d 后减量,200 mg,2 次/d,再 7 d 后减量,200 3mg, 1 次/d,维持量维持。乙组口服普罗帕酮 150 mg,3 次/d 。对以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时间是开始服药后的 1、2 、3 个月,以后每隔

6、3 个月随访 1 次,观察心房颤动复发及因副作用应该停药的情况,随访时间为 24 个月。用药期间,若患者出现心悸、头昏、呼吸困难,恶心等不适,随时来院复诊。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字 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甲组 42 人中有 11 人复发,平均复发时间(7.6+1.2)个月, 乙组43 人中有 20 人复发, 平均复发时间(3.9+1.9)个月,二者复发率及复发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甲组有 3 个患者因副作用停药,其中 1 例发生甲亢,2 例心

7、动过缓。乙组有 1 例发生 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停药。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胺碘酮,普罗帕酮为临床常用的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药物。两种药物都被认为是维持心房颤动患者窦性心律有效且副作用较少的药物3。胺碘酮属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心外毒性包括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心脏方面主要是4心动过缓,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偶可发生尖端扭转室上性心动过速。普罗帕酮属 IC 类抗心律失常药,同时具有、类抗心律失常作用药物的作用,心血管的不良反应有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加重等,心外主要有眩晕、视力模糊、恶心等4。本文结果显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维持阵发性心房颤

8、动患者窦性心律方面均有作用,但都有副作用发生,在维持窦性心律的作用上,胺碘酮优于普罗帕酮,副作用发生使治疗停止的危险性胺碘酮占的比例较高,与有关报道一致3,在临床应用中应予注意。 参考文献 1Pappone C,Rosanio S,Augello G,et al.Mort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outcomes from a controlled nonrandomized longterm studyJ.JAm Coll Cardiol,2003, 42:185-197. 2胡大一,杨进刚 .导管消融不宜作为我国现阶段心心房颤动动的一线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11):1052-1054. 3Roy D,Talajic M,Dorian P,et al.Amiodrone to prevent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N Engl J Med,2003,342:913-920. 4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44-5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