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93619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汪清县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11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吉林省汪清县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 11 月月考试题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60 分)1、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分封制2、如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两图的差别主要是A.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 B.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和吏部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

2、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中央集权 B. 专制皇权 C. 检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4、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B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C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2 -5、 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了罗马统治者( )注重保护私有制 重视维护平民利益 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A

3、. B. C. D. 6、 “除十将军外,其余官职基本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每个人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这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 )A. 轮番而治 B. 主权在民 C. 权力制约 D. 法律至上7、公元前 536 年,郑国把刑书铸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 449 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于 12 块铜牌之上。这表明了( )A. 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 中西方很早就有法治文明交流C. 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D. 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8、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

4、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B. 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C. 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D. 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9、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束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 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C. 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 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10、依据美国 1787 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美国与法国的政治制度

5、的差异是( )A. 实行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B.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 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 D. 总统有权任命政府各部门官员11、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 3 -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近代美国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举措是( )A. 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议会主权 B. 实行联邦制政体C. 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D. 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12、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 、 “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这个国家应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13、1862 年,俾斯麦发表“铁

6、血演说” ,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 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 帝国国会普选产生C. 帝国国会立法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 D. 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14、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解放之战即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即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 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 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

7、5、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扩张16、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 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17、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于 1936 年和 1945 年分别在西安与重庆进行了谈判,对于这两次国共谈判叙述正确的是( )- 4 -A. 两次谈判国共两党的目的一致,但谈判的结果不同B. 两次谈判的结果说明了国共两党合则两

8、利,分则两伤C. 两次谈判中美国对国共两党谈判的态度与政策相同D. 两次谈判国民党都是为了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18、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将领范汉杰被俘后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范汉杰的言论所涉及的战役是( )A. 百团大战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19、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

9、段”的标志应该是(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 国民革命运动 D. 南昌起义20、一场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的人们在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这种成千上万人的思想大变动,在一般情况往往多少年也难以达到,也不是几个刊物或几次讲话的影响所能相比的。该材料最有可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爱国运动 B. 辛亥革命C. 抵制日货运动 D. 新文化运动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40 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

10、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5 -材料三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 1689 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据大国崛起解说词(1)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 (6 分)(2)观察上面三幅

11、图,说明每一幅图反映当时中国政治政体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归纳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 (6 分)(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特点和表现。 (4 分)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 6 -材料二 从这时候起(注:指 1920 年前后) ,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 ,

12、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1)你同意材料一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8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 1920 年前后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4 分)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六十多年来,人民英雄纪念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 7 -精神象征。下面是选自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图一 1839 年 图二 1919 年图三 1937-1945 年 图四 1949 年 4 月 21 日材料二 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国的现代化是

13、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1)写出材料一中四幅图所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8 分)(2)指出材料一中 图二和图四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4 分)- 8 -选择题答案1-5 AABDC 6-10 ACABB 11-15 DCDBB 16-20 BBBDA材料题答案1(1)“天下变局”指: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2 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 分)(2)特征:图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4、 (君主专制) ; 图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图三:人民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 分)趋势:从专制走向民主(3 分)(3)特点:采用和平渐进的方式;议会高于王权。 (2 分)表现:建立君主立宪制。 (2 分)【答案】2(1)观点(不答理由不给分)成功: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失败(不答理由不给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8 分)(2)成果: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一大,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中国近代化。 (4 分)【答案】3(1)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抗日战争 渡江战役(8 分)(2)图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图四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