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93617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榆树市2018届高三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7 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分 I 卷和 II 卷两部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 共 60 分)1、下列各项生物进化的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B.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与加强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下列健康人的 4 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是( )尿液 胃液 汗液 唾液A B C D3某校共有学生人数 1600 人,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是 6.8%,780 名女生中有患者 23 人,携带者 52 人,则男生中色

2、盲的人数约为( )A120 B109 C64 D564.蚕豆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是(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细胞质基质A. B. C. D.5、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DNA 和或 RNAA B C D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7.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8下列与实

3、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研磨时加入无水 Ca2CO3后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9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的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和的颜色分别是- 2 -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10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C肾小球肾

4、炎导致蛋白尿 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11给兔注射 C6H1218O6,在兔体内最先发现含有 18O 的物质是下列的哪一种 ( )A丙酮酸 BH 2O CCO 2 D乳酸12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 点与 B 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 C3、C 5、ATP 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升 升 升 升 B降 降 降降C降 升 升 升 D升 升 降 降13 人体组织液中的 O2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2 B5 C3 D614杂合子黄色子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 120 粒种子,理论推算纯合子黄色豌豆

5、种子的数目为 ( ) (A)30 粒(B)60 粒(C)90 粒(D)120 粒15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16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含有两个四分体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姐妹染色单体C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 3 -17.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 A感受器B传入神经纤维C

6、传出神经纤维D效应器18. 结合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DNA 或 RNA 的核苷酸序列中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19.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可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 Y 染色体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21下列有

7、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的色素呈黄色C连续阴天的夏季,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温室作物产量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 ATP 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22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只发生在人的胚胎时期B分化过程中,细胞器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改变C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是细胞发生分裂、分化的过程23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现 ( )A青蛙的上皮细胞 B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C大白鼠的肝脏细胞 D人皮肤生发层细胞24.用 35 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

8、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 35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4 -)A0 条 B20 条C大于 0 小于 20 条 D以上都有可能25、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中的基因 2 由基因 1 变异而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图中 4 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2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

9、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27.下图是一个既有甲病(基因 A、a)又有乙病(基因 B、b)的系谱图。已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5 无致病基因。则 1 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A5 / 6 B1 / 2 C2 / 3 D1 / 328、人体中,由 A、T、C、G 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 )A4 种 B5 种 C6 种 D7 种29.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氨基酸,有的不是,若将其中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化合物,则其中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目、游离的羧基数目、肽键数目、生成的水分子数目依次是:- 5 -30如下图所示,在 U 形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在

10、 a 侧加入细胞色素 c(相对分子质量1.3 万道尔顿的蛋白质)的水溶液(红色) 。b 侧加入清水,并使 a、 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是 ( )A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无色Bab 两液面高度一致,b 侧为红色Ca 液面低于 b 液面,b 侧为红色Da 液面高于 b 液面,b 侧为无色第 II 卷 ( 非选择题 共 40 分)31 (10 分)假设 A、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 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 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品种 AABB、aabb 经过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11、为_,其原理是_。(2)若经过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 1 552 株,则其中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在理论上有_株。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经过过程,子代中 AAbb 与 aabb 的数量比是_。(3)过程常采用_技术得到 Ab 个体。与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的优势是_。(4)与过程比较,过程的明显优势是_。其育种原理是_。32、 (11.分)右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 A 代表 ,B 代表 ,C 代表 。(2)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 Na+和 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

12、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代谢气体 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6 -33、 (12 分)下列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 B 与 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GAA,GAG): (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_;_。过程发生的时间是_,场所是_。(2) 链碱基组成为_, 链碱基组成为_。(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性遗传病。(4)8 基因型是_,6 和7 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要保证9 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5)若图

13、中正常基因片段中 CTT 突变成 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突变? 34(7分).桦尺蠖的体色受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科学家研究发现在19世纪时,曼彻斯特地区SS基因型个体占4%,ss基因型个体占94%,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煤烟污染了环境,s的基因频率降低,S的基因频率提高。请回答(1)19世纪时,桦尺蠖种群中S和s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2)工业革命后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降低的原因是 。(3)上述凋查研究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但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由此说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 7 -高三生物试题答案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1 2 3 4 5 6 7 8 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