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8247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 杨文苑 一、学习目标:1、掌握阅读议论性文章的基本方法,抓住中心,归纳要点,理清思路,选择重难点深入研究。2、学习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3、 体会讽刺性强、幽默的语言特点。4、学会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等,批判地继承,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二、课时安排: 1 课时三、课前自主学习内容:1、杂文: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一般采用议论的表达方法它短小、活 泼、锋利、隽永,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凡是有关社会生活、事件动态、日常工作、学习的杂感、杂谈、杂论、随笔、短评、札记,都可以归入杂文一类。其特点是:迅速及时,生动形象,寓理深刻,篇幅短小,写法灵活,诙谐幽默。且介亭杂文:

2、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黑暗现实。 来源:学科网2、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 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 年留学日本,1909 年回国,1918 年发表狂人日记。主要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最杰出的创作是杂文,其杂文“象

3、投枪 ,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3、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 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来源:本文以小见大,对于批判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为之折 服。在本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 )是贴切的,而且每一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 “孱头”“昏蛋”“废物” 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

4、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 鸦片”“ 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 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都十分贴切,丝丝入扣。本文运用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衬,使文章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标题是“拿来主义” ,但一开头却提出“闭关主义”,接着大谈“送去主义” ,好像是绕了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在历数“送去主义” 的不足取之后,再提出“拿来主义” ,就显得顺理成章,很有气势。对“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的批判就成了阐述“拿来主义”的铺垫。而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正好与“ 拿来主义”形成鲜 明对照。四拓展欣赏中

5、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来源: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来源: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

6、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 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 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 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来源: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 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 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九月二十五日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