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8013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8寡人之于国也课后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寡人之于国也一、)鸡豚(罟(洿池(遗憾(树(家畜(孝悌(白(绸缎(饿莩(顺(虐政(析:A 项,“洿”应读“B 项,“宅”应读“C 项,“悌”应读“答案: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兵:武器。:遗憾。夺其时 夺:抢夺。:开仓救济百姓。解析:C 项“夺”,强行改变。答案: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项“耳”,表感叹语气,相当于“矣”;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B 项“然”,代词,这样;的样子。C 项“如”,动词,像;连词,如果。D 项“则”,都是连词,那么。答案:”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王好战,请以战喻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

2、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A./B./C./ D./解析:A 项分类最为合理。介词,用;介词,凭借;介词,按照;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如“可以”“得以”“加以”等。答案: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孟子将朝王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孟子堂兄弟,跟孟子学习)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

3、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

4、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 ,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注:地丑德齐,意为“地相等,德相齐”。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可以风风:吹风,受风。:相等。:痛恨。:不足,少。解析:C 项,齿:年龄。答案:情提供,全都能表明孟子的治国主张的一项是()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辅世长民莫

5、如德欲有谋焉,则就之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A.B.C. D.解析:是景子的言论。说的是当今君王的普遍行为。答案:恰当的一项是()子将朝王,它与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样,均是以首句做标题。“孟子将朝王”也是行文的线索。于孟子采用了一波三折、层层推进的说理方法,且融叙事与说理为一体。不仅是人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不能“有其一以慢其二”。解析:C 项,“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在文中没提及。答案:1)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2)辅世长民莫如德。(3)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解析:第一个

6、句子:“以”,拿;“岂”,难道;“美”,好。第二个句子:“辅世”,指辅佐君王;“长民”,指管理百姓。第三个句子:“焉”,兼词,“于之”;“臣”,意动用法;“王”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或“统一天下”。答案:(1)齐国人没有一个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2)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3)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参考译文:孟子正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说:“我本该来看望您的,但是有畏寒的病,不能吹风。您如果来朝见,我将临朝听政,不知能否让我见见您呢?”孟子回话道:“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7、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家去吊丧,公孙丑说:“昨天推说有病,今日却去吊丧,也许不合适吧?”孟子说:“昨天有疾,今天好了,怎么不能去吊丧?”齐王派人来询问病情,医生也来了。孟仲子应付来人说:“昨天有王的诏令,他不巧有点小病,不能到朝廷去。今天病好了点,急匆匆赶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不知道现在到了没有?”孟仲子随即派了几个人到路上去拦截孟子,告诉他:“请您一定不要回家,赶快到朝廷去!”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家去歇宿。景子说:“在家有父子,在外有君臣,这是人世间最重大的伦理关系。父子关系以慈爱为主,君臣关系以恭敬为主。我看到了齐王对您敬重,却没看到您怎么敬重齐王。”孟子说:“咳!这是什么话!齐国人没有一个

8、拿仁义的道理去说给齐王听的,难道是认为仁义不好吗?(只是)他们心里在想这个君王哪值得同他去谈仁义!那么, (对齐王的)不恭敬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至于我,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在齐王面前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一个像我这样敬重齐王的。”景子说:“不,不是说的这个。礼的规定说:父亲召唤,儿子不能用“诺”应答,(而要恭敬地用“唯”应答);君王宣召,臣子不等车子驾好就动身。您本来准备去朝见,听了君王的召令却不去了,这恐怕与礼的规定不大符合吧。”孟子说:“难道能这么说吗?曾子说过:晋国、楚国的财富,没法比得上。不过,它们凭借财富,我凭借我的仁德;它们凭借爵位,我凭借我的道义,我欠缺什么呢?难道这话没有道理而曾子随

9、便说说的吗?这或许是另有一种道理吧。天下普遍看重的东西有三样:爵位、年纪、道德。在朝廷里,没有比爵位更尊贵的,在乡里,没有比年龄更尊贵的,辅助君王、管理百姓,没有比道德更尊贵的。 (他)哪能有了其中一种(爵位)而轻视另两种(年龄、道德)呢?所以想要有大作为的君王,必定有他不能召见的臣子,要有事情商议,那就(亲自)前去请教。如果他不像这样(诚心实意)地崇尚道德、喜爱仁义,就不值得同他一起干事。所以汤王对于伊尹,(首先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统一了天下;桓公对于管仲,(首先也是)向他学习,然后才把他当作臣子,所以不费力气就称霸诸侯。现在天下(大的诸侯国)土地相等,德行相似,

10、谁也超不过谁。(之所以如此)没有别的原因,是因为(君王)喜欢任用听从他们使唤的人做臣子,而不喜欢任用教导他们的人做臣子。汤王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随意召见。管仲尚且不能随意召见,何况不愿做管仲的人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12 题。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

11、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

12、。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节选自列女传)释错误的一项是()去:离开。:教化。母方绩 绩:纺织。:衣服。解析:D 项,“衣”,此处作动词用,使有衣服穿。答案:部能够体现孟母善教的一组是()徙舍学宫之傍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妇辞孟母而求去孟子谢,遂留其妇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A.B.C. D.解析:孟子妻子因孟子不高兴而请求离去,不能体现孟母善教。是孟母迁居到市场附

13、近后孩子游戏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孟母善教。答案:)要是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解析:C 项理解错误,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内室,孟子也不是离家外出,而只是没有进入内室。答案:1)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实词和句式。“立名”,树立名声;“广识”,增长见识;“是以”,因此。“所食”,生活的技艺,指纺织等;“不为则为”,不是就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1)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2)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参考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