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7805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五教案:1.4 数列求和的若干常用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位相减法、逆序相加法、组合化归法,递推法等。本文就此总结如下,供参考。一、分组求和法所谓分组法求和就是:对一类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数列,若将这类数列适当拆开,可分为几个等差、等比或常见的数列,然后分别求和,再将其合并。例 1数列 前 n 项和 12列b n满)(,3)证明数列a n为等比数列;( )求数列b n的前 n 项和 析:()由 12,121式相减得: 1 0.,2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 , 1111 2,23423012,两边分别相加得: ,2112101 )2()()()()

2、2( 110 = .1情提供 已知等差数列 ,前 10 项的和为 145,求:解析:首先由 34529010 则:62321)(3)(3)(1421 二、裂项求和法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 (裂项) 如:(1) 1)(1 (2)12()2() )2()()(1。例 3. 在数列a n中, 11又 12数列b n的前 n 2121 )(82 数列b n的前 n 项和)1()43()2()(8 1n 8例4设a n是正数组成的数列,其前 n,并且对所有自然数n,a 等差中项等

3、于S (1)写出数列a n的前三项;(2) 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写出推证过程);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令 211na(n N),求:b 1+1)略;(2) (3)令c n=则c n= 212121 = 1n2b1+c1+ 1评析:一般地,若数列 公差不为 0,首项也不为 0,则求和: 则 1)(列求和: 、 错位相减法设数列 列 数列 和可用错位相减法。例 ,0,数列 a,公比也为 a 的等比数列,令)(, 求数列 和 析: 2(14-得: )112( 6已知数列 321情提供()略;()令 ).(3求数列 n )略;()解:由 ,32n得)2(43212 将式减去式,得 (32)3(

4、112 以 1(1合化归法例 )12(531 。解析: (3)42)( a而连续自然数可表示为组合数的形式,于是,数列的求和便转化为组合数的求和问题了。 213 21361)(,)(nn 6)( 2123324 324 361 )2(12)1()( !)(26!)(转化为连续自然数乘积的数列求和问题,均可考虑组合化归法。五、 逆序相加法例 d,且首项为 的等差数列,求和: 10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因为 101 01 101 010012)( 2)()(2 nn 评析:此类问题还可变换为探索题形:已知数列 和 n,是否存在等差数列 21对一切自然数 n 都成立。六、 递推法例 6. 已知数列 和 21,成等比数列,且 1a,求数列 的前 项和 。解析:由题意: 12),1(1212)()2(11题的常规方法是先求通项公式,然后求和,但逆向思维,直接求出数列和 一种最佳解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