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175747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探讨作者:吴仕英,丁光明,董天宏,刘俊【摘要 】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 对 128 例老年(60 岁)高血压病患者依据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室肥厚组(LVH)与不伴有左室肥厚(NLVH)组,进行 24h 动态血压(ABPM)检测。比较两组间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 (1)LVH 组与不伴有 LVH组比较,24hSBP、24hPP、dSBP、nSBP、BPF、BPL、LVMI 差异有显著性(P0.01 或 0.05) ;(2 )LVH 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占 75,而不伴有 LVH 组,以杓型

2、血压为主,占 79.41;(3 )LVH 组 LVMI 与 24hSBP、24hPP、dSBP、nSBP、SBPL 正相关(r=0.477 0.795,P0.001),与 SBPF、DBPF 负相关(r=-0.358,-0.289,P 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发生与SBP、24hPP、SBPL 和 BPF 相关。【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监测; 左室肥厚; 昼夜节律Relationship betwee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

3、h hypertension2【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Methods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was performed in 128 cases of hypertension,which were di

4、vided into LVH group or non- LVH group by the echocardiography,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ABPM and LVHResults (1 )24hSBP,dSBP ,nSBP,BPL,24hPP,BPF and LVMI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group with LVH and that in the group without LVH(P0.01 or 40为动态高血压 。 1.2.2 超声心动图检查 采用

5、 PHILIPS 公司 SD-8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完成,按常规方法测得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等指标,按Devereux 公式算出左室质量指数 LVMI。采用张维忠等推荐5的国内左心室肥厚标准:男性125g/m2,女性120g/m2。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2 检验和相关性分析,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老年高血压 LVH 组和不伴有 LVH 组昼夜血压比较 LVH 组24hSBP、24hPP 、dSBP、nSBP 、

6、SBPL 、 SBPF、 LVMI 均较不伴有 LVH 组升高,两组有显著差异;而 24hDBP、 dDBP、nDBP值比较,两组则差异无显著性,见表 1。2.2 老年高血压 LVH 组与不伴有 LVH 组血压昼夜节律比较 老年 LVH 组以非杓型高血压为主,占 75,而不伴有 LVH 组以杓型高血压为主,占 79.4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0.01。表 1 两组患者昼夜血压指标比较注:两组比较P 0.05,P 0.0162.3 LVH 组 LVMI 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分析 (1)LVMI 与24hPP、24hSBP 、dSBP、nSBP 、SBPL 的相关性,24hPP、24hSBP 、

7、dSBP、nSBP 、SBPL 随着 LVMI 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与 LVMI 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01;(2 )LVMI 与24hDBP、dDBP、nDBP、DBPL 的相关性,24hDBP、dDBP、nDBP、DBPL 随着 LVMI 的增加其数值有增加的趋势,与 LVMI 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甚密切, P0.05;(3 )LVMI 与 SBPF、DBPF 的相关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58,P0.01) ,及(-0.289,P0.01) 。见表 2。表 2 老年高血压 LVMI 和动态血压各参数的相关关系3 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8、。我们知道,高血压时,整个动脉系统均受累,其中大动脉受累的特征性改变是动脉顺应性减退,从而使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导致脉压增大。而大动脉顺应性是左心室后负荷的主要决定因素,顺应性减退导致左心室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弹力纤维容易疲劳和断裂以7及内皮细胞容易受损从而促进左心室肥厚3 。左心室肥厚是指左心室的重量增加,由于出生后不久人心肌细胞就失去分裂的能力,所以成人心肌细胞只能以肥厚来适应负荷的增加。虽然左心室肥厚初期是对心脏负荷增加的适应性改变,以平衡心肌应激的增加,但长期的负荷应激终致适应不良性肥厚。 本组资料的分析表明,高血压 LVH 组的 24hSBP、dSBP 、nSBP、24hSBPL

9、 与不伴有左室肥厚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的舒张压参数之间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刘力松4等一致,脉压、收缩压、血压负荷值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有昼夜变化,以日间活动时最高。正常人及轻度高血压患者全天呈现双峰一谷长柄状,这主要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作用的影响,也是人体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机制。ABPM 是评价血压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它能更真实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变化规律。本组老年高血压病的ABPM 资料显示,老年高血压病 LVH 组的非杓型高血压的比例均明显高于不伴有 LVH 组,差异显著,提示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

10、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有关。非杓型高血压提示血压生理节奏性波动消失,夜间血压多持续升高,使心血管系统更长时间处于高水平血压负荷,容易导致和加重左心室肥厚的形成。Framingham 心脏研究随诊 4 年,发现 LVMI 每增加850g/m2,男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增加 1.49 倍,女性增加1.57 倍5 。在所有心血管病的死亡病例中,约 47的患者存在LVH,已发生 LVH 患者 5 年病死率高达 35。而无 LVH 的高血压病患者死亡率仅为 10%15%。因此左心室肥厚是猝死、冠心病和充血性心衰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本研究相关性分析表明,左心室肥厚与 24hPP、 24

11、hSBP、dSBP、nSBP 、 SBPL 值呈显著正相关,与 SBPF、DBPF 呈显著负相关,与国内外大多数的报道一致6,7 。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应选用能够控制 24h 血压总体水平,尽可能减少血压负荷并能恢复 24h 血压昼夜节律的药物,以免靶器官受损,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能力。【参考文献】1 罗索新,陈运贞,陈家香.动态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评价.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9,24(1):17.2 张维忠,邱慧丽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探讨 5437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中国高血压杂志,1993,1 :5.3 张维忠.高血压与大动脉功能.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55.4 刘力松,华琦.脉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