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486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2课: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现象和漫画题的答题思路社会现象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正面积极的;一种是有争议的;一种是负面消极的。针对各种现象,有不同的答题策略。1. 正面积极类 第一类,一般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关,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之后,就会有话可说。它一般以谈对先进事例的看法的形式出现。回答时,注意要结合事例联系政策、提高答题高度。第一,背景原因或表示肯定。 第二,积极影响。 第三,展望。【例一】最近,国家卫生部出台了网络发言人制度,在网络上公布信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你有哪些认识?第一,网络发言人制度是政府部门为使民意得到充分的表达,促进决策落实,政府机构积极应对网络监督而建立的一种网络行政制度。网络发言人制度目

2、的是为互联网在普通民众与政府之间搭建一条政策与民意互动的新通道,及时就有关政府信息披露的帖子进行回复,以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第二,网络信息化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传达民意提供了渠道,国家卫生部出台网络发言人制度,体现了卫生部门对信息发布制度的一项改革,为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三,除了要正确认识这一制度外,还要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加以预测,对不好的结果要提前防止。2. 争议类是最常考的类型,因为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谈看法才最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回答时应注意,有争议,说明社会上不同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立场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

3、,最好能够综合各方的立场,辩证地(即从正反两个方面) 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对问题的分析要尽量深入、要有理论高度,不能泛泛而谈。 如果在考场上,遇到自己不会辩证回答的问题,也可以站在一个角度展开论述,但是要尽量与国家方针政策联系起来,因为这样也能令考官信服。但这种情况下,措辞一般不要过于绝对,以免给考官留下偏激的印象。第一,背景原因。 第二,从正反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的看待。 第三,表态或建议 【例二】“部分城市里,城管和小商贩有矛盾,城管指责说:小商贩是刁民,不理解不配合城管执法。商贩骂城管:野蛮粗暴,吃着皇粮,不体谅百姓的生计。二者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出现流血事件,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第一,“城

4、管”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城管集中负责市容环境卫生、无证违法建设、违法占路、无照经营、违章停车、拆迁工地等的管理。第二,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城管执法主要对象是无证经营的商贩,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很容易博得大家的同情。这往往被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利用大家的同情心来煽动周围群众抵制执法,这就增加了执法难度。其次,执法队员中很多是从社会招募的,人员结构十分复杂,缺少足够的能力来正确处理这些事情,很多以暴力执法形象展现在群众面前。再加上双方一直没有很好的沟通,互存成见,最终导致矛盾的激化。第三,分析不利影响,提出对策。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容。3. 消极类第三种试题与第一类试题比较类似

5、,都与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比较紧密。只不过在回答时,要拿方针政策批判、纠正这种现象。回答的最后,可以谈一下预防、纠正这种现象的方法、措施,这会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一,背景原因。 第二,不利影响。 第三,提出对策。【例三】小学生去农贸市场偷菜被抓,问起为什么偷菜。他说经常在网上的开心农场偷菜,不过瘾,想尝试一下现实生活中偷菜的感觉。对此事你怎么看?第一,小学生或中学生等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等环境因素,孩子和父母之间也常常缺乏交流,使得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可以在网络游戏里实现,有的还可以找到现实中所不能给与的。低龄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观、价值观,过早接触网络游戏很容易混淆网

6、络世界和现实的区别。第二,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由于网上的内容很容易吸引未成年人,而他们自制力差,一旦着迷,很容易上瘾而不能自拔,占用学习时间,进而对学习不感兴趣,荒废学业。第三,父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家庭和学校应进行经常性沟通,建立起有效的监控系统,控制有上网瘾的孩子的作息时间。以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或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面试漫画类试题主要考察考生通过对漫画内容的深入分析与主题的精准掌握,进而测查考生对相关社

7、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综合分析及应对能力。一、病因探微在面试中回答漫画类试题时失利原因主要在于审题偏离主旨。具体而言:漫画类试题审题本身具有较高的难度,且漫画本身具有夸张、变形、以小见大等艺术特点,从而使其讽刺意蕴的含义更复杂,更不容易把握,难度系数相对较高。拿到一幅漫画,相当多的考生不是从总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而只是抓住其中某一局部或只言片语,扯了开去,或就事论事只抓表象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离题、偏题的现象。从个人内心的想法、意愿出发,盲目地写个人的“观感”,而不去揣摩作者的意图。随心所欲,答题内容与漫画内容毫不搭边。没有站在公务员角度政府立场来分析解决问题。二、破解技巧要想从容

8、应对漫画类试题夺取高分务必要掌握以下几点:(一) 审图要学会细心审阅漫画画面,包括标题文字和写作要求。如何看清画面,分五步走:1.总观全面看全貌,抓住画面的主体,并有按部就班地进行观察。一幅漫画中往往有相对的两方“势力” 存在,有时其中一方“ 势力”在画面中是“隐形”的。要学会分析画面中有哪两方“势力”,代表这两方“ 势力 ”的分别是哪些人或事物,这两方“ 势力”的观点各是什么等。如 2009 年国考面试漫画题中在水龙头前三个人的言行就分为对立的两派。2.观察背景和人物。画面中的背景能够反映什么,人或物有什么关系,画面中的近景和远景配合怎样。观察背景和人物,要弄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物品等

9、。3.观察细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要求学生从画面中人物的一些情况进行审题,如形体、相貌、服饰等。还可以从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推测他在做什么。4.了解创作意图。一幅画总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要找准,才能准确表达。要细心体会创作者的意图:作者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说明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准漫画的创作意图。5.合理想象。可以根据画中的内容合理想象,关键是要让画面“动”起来。要借助于图画中提供的一些线索,联系实际,合理想象,写活人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想象,不能脱离画面中的意思。如 2008 年安徽公务员面试漫画题考生就要想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10、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相关表述,并以此为主导破题析题答题。(二) 答题面对漫画类试题,最有效的答题步骤应为:1.描述漫画。用简要语言概述漫画呈现的主要意思和重要细节。2.全面分析。分析漫画反映的这一现象或问题的主要影响及导致此类问题原因。3.合理解决。站在政府角度以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合理解决之,亦可联系自身。(三) 示例1.(漫画) 一个人把写着群众意见的文件放入粉碎机粉碎,谈谈你的看法。(2009 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第一步:概述漫画内容。第二步:暴露问题:对群众的意见的置之不理,甚至“粉碎”,这也暴露出如今一些政府官员的错误的行政行为致使民意不畅。

11、第三步:指出民意重要性: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其实都是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信任与支持。第四步:分析出现此类问题原因。第五步:提出解决之策。从监督制度和教育培养等方面着手。2.(漫画) 关于发展经济与环保问题。【解析】第一步:漫画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第二步:造成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认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统一关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第三步:要站在政府角度和全局的高度,以党的十七大报告相关精神为指导解决此问题:要两者并重不可偏废。计划组织类答题技巧组织计划题答题要点其实并不难,但是对于没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讲是比较难的,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考生虽然难度不大,但是要想回

12、答绝对出彩也非易事。首先我们要认清楚组织计划考察一个人的什么能力?很简单,说直白一点就是办事能力。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当然国家不是招录我们直接去当领导的,我们要解决具体问题,而这一类题目就很好地考察这一能力。不少考生在公务员面试培训中背了一些模板,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这显然是很机械的,有时候甚至是灾难,面试考官听多了当然会很烦,因为每道题的答法千差万别,灵活多样。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五点:第一,首先:拿到工作评论先好事就要对其意义大加赞扬,表现得神情愉悦,比如家电下乡、学习会议等;不好的事就要适当收敛严肃表情,比如一些灾难性事件和事故。这个评论就是问题的外衣,我们要做适当的包装,这是很必要的

13、。第二,记着:请示工作说方案然后就是要对领导信任表示感谢,向领导提出初步的工作方案。记着,在和领导沟通中,要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和问答题,比如你不能对领导说:你看这是咋办啊?应该说出自己的 A、B 两套方案,征求领导意见,然后领导裁决之后自己再遵照执行。工作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第三,牢记:执行工作抓重点计划做好之后,执行过程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这样领导才能放心把事情交给你办。不可否认,任何一个工作都是很多个环节和细节组成,我们办事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的结果是忙活了半天,事情也未必办好。所以说在答题过程一定要突出重点,让考官知道你这人办事有重点,同时在思考的过程

14、中一定要找出做好一个事情的重点是什么。比如组织献血活动,重点就是宣传工作,打消大家的疑虑;比如灾难性工作,重点就是救人第一。这个是很关键的。第四,切记:考虑问题要周全一个工作都是很多个环节和细节组成,考虑不周到当然会很糟糕。有这个小故事:小王和小张是大学同学,一起到某单位工作,结果小王提升很快,小张心里不爽,找到领导评理说:“我觉得和小王没什么差别,为啥他上去了,我还原地踏步呢?”,领导笑笑说:“这样小张,楼下有个水果摊,你帮我问问苹果多少钱一斤”,小王说好,下去问过汇报说 1.8 元一斤啊。这时候领导说,你把小王叫来,让他也下去问同样的问题。小王回来汇报说:“苹果 1.8 元一斤,10 斤以

15、上优惠价 1.5 元一斤,他还卖桔子 2.2 一斤,香蕉 2.4 一斤,要的多了都可以优惠,领导你看怎么买呢。”,这时候,领导对小张说,你明白了你们两个之间的差别了吧?具体工作也是如此,组织计划类题目一定要考虑周全。第五,谨记:汇报工作说结果事情办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汇报领导,不能领导布置下来的工作石沉大海。但是汇报工作又不能走套路,全是客套话,答什么样题目都一样,那当然就没意思了。不同的工作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展销会,当然要汇报签了多少单,卖了多少钱?领导都喜欢要事情的结果,不是非常在意办事的过程。压力危机类试题答题技巧一、试题概述压力类试题中的压力来源十分广泛。特殊时期或事件(如经济危机、

16、企业改制、工程移民等)导致群众的过激行为、长期积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个人价值观与现实的冲突、他人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对抗、人际关系突然紧张等等。如何化解危机,缓解压力,这就需要考生有敏捷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深入考察了个人的价值观和职业信仰。压力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你单位突然被上访人员围攻,你怎么办;考查迅速而灵巧地转移角度、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的能力,如:领导让你保管的重要文件不见了,而一个小时后领导就要用这份文件,你怎么办。考生须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思维反应要敏捷,情绪要稳定,考虑问题要周到。二、技巧点拨 压力类试题核心就是分清轻重缓急。轻重是原则问题,缓急是办事灵活性问题。 考生可以用以下几步应对压力类试题:1. 在激烈的情景中保持冷静,稳定情绪。2. 不同情景分类处理:(1)个人工作不利的压力情景,能补救的事件先及时补救,挽回损失,事后承担责任。(2)与人沟通类型的压力情景,要通过系列措施进行安抚和沟通。提出对方满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记录、汇报问题,或协调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