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75390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公告课题名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 061920865 号课题类别: “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学科分类:教育信息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课题负责人:刘金 小学高级教师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浙江路小学主要成员:崔慧梅、宋春霞、闫春兰、王莉、徐晓、杨敬华、李新凤、李颖、龚秀锦、李莉、刘婕、杨敏杰、孙焕、张雅萍、贺秀芳、刘汝海、宋春颖.目 录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1二、研究结果与应用 .1A.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模式探索 .1(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 .21.

2、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2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实效 .3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3(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材重点 .3(2)运用信息技术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4(二)将信息技术融入探究学习中,提高探究学习效率 .4(三)采取任务驱动,多向交互反馈,营造合作学习的有效机制 .5(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五)发挥互联网资讯平台优势,形成学习共同体 .6(六)关注学习个体,开发在线学习课程,打造个性化学习的新模式 .7B. 利用新技术合理有效地推进课堂教学方

3、式的变革 .8(一)新兴的信息技术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 .8(二)新兴的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91. 与传统形式相衔接 实现课堂的信息化 .92. 新课堂生成架构 拓展多种交流形式 .103. 倡导资源型教学应用 拓宽备课的内涵及外延 .10三、研究取得的成果与影响 .11 成果 .11 影响 .111以课改科研为契机,砺炼出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112围绕课题研究,提倡有效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23加大信息技术基础设备的投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24将科研纳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发展 .13四、改进与完善 .15参考文献 .16.现代信

4、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公告天津市塘沽区浙江路小学一、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 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2)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与资源,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使学习过程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此信息技术必须与教学过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诸多环节相互整合,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本课题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各个环节的有效结合作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

5、数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模式。而信息化教学下的学习方式也是本课题研讨的主要目标。2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成员均为我校一线数学教师,学科骨干,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又是地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是我校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素养属科研型教师。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经验总结、问卷调查、对比观察,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从教学实际出发,将科研与实际的数学教学结合,形成系统的计划,在实践中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再将成果应用到实践,使课题的实践研究形成良性循环。重视案例与经验总结的成果积累,将课题研究与资源建设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应用与推广价值。二、研究结果与应用策略A.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

6、模式探索一直以来,学生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 “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实现有效的.学习。而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与资源,创设有效学习的新形态,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使学习过程更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从而达到预期的实效目标。以下我们从日常的教学和学习出发,列举了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有效学习的一些好的做法和模式。(一)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实效性1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

7、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

8、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信息呈现方式,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实效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架构的有效形成,必须要通过有梯度、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练习巩固才能最终实现。传统课本、黑板、练习卷等呈现方式受载体制约,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展示和练习,而要想实现练习梯度化、多角度、不同层次的覆盖面就会有很大的困难。而借助信息技术却可以轻松突破瓶颈,实现这一切。利用多媒

9、体技术省时、容量大、拓宽思路的特点为师生提供大量信息,来达到强化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课堂上相关例题、练习的梯度化、多角度、多层次的呈现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多媒体更是专长,.其优势所在。这可以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例题与练习,更多地关注题目中的梯度、内在关联、有意识地诱导学生从更多的角度认知,题目的层次化还可有效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3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现代教学媒体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教学效果。(1)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材重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效应用多媒体画面呈现规律,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突出教学重点,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建构与内化。(2)运用信息技术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在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有思维障碍,若用常规的教学手段教学,不易向学生表述清楚。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